卷一百二十五
刘基列传
刘基跟随明太祖征讨天下,像诸葛亮对策隆中一样为太祖朱元璋提出了先取陈友谅、次取张士诚再北上中原的战略。他随太祖出征的过程中多次预知危难,让太祖躲过了灭顶之灾。明朝建立之后,他本想饮酒乡里不问朝事,无奈他性格太过耿直,平时疾恶如仇,得罪了不少人,最后被胡惟庸下毒致死,一代贤才,死于非命。
当世诸葛
刘基,字伯温,青田(今属浙江)人。曾祖刘濠曾担任宋朝的翰林掌书官一职。刘基年幼时就聪颖非常,他的老师郑复初告诉他父亲说:“你的祖父积德很厚,你生的这个儿子一定能够光大你家的门庭。”后来,刘基成进士,被授予高安丞,在任期间廉直的名声传播远近。于是行省想把他提升上去,但他婉言谢绝了。后来他被起任为江浙儒学副提举,但他上疏检举议论御史的失职时,被当朝大臣所阻,于是他辞职回家。刘基精通经史,天下奇书无不窥览,尤其精通象纬之学。西蜀赵天泽品论江左人物时,首称刘基,认为他是当代的“诸葛亮”。当时方国珍在海上起兵,掳掠郡县,官府不能制止。行省派遣刘基为元帅府都事去讨伐他。刘基提议修筑庆元等城来阻截贼兵,使方国珍气焰消减下去。到左丞帖里帖木儿招谕方国珍时,刘基说方氏兄弟是作乱的始作俑者,不诛杀他们就不能让以后的人引以为戒。方国珍很害怕,急忙给刘基送厚礼。刘基没有接受。方国珍不得不派人坐船到北京,贿赂有关官员。于是朝廷对方国珍实行招安政策,授以官职,而责备刘基擅发威福,方氏于是愈加骄横。
没过多久,山寇此起彼伏,行省只好又调遣刘基剿捕,与行院判石抹宜孙一起到处州守卫。经略使李国凤上报他的功劳时,当权的官员们因为收受了方国珍的贿赂,只赏了他一个总管府判的虚职,不给他参与军事。刘基于是再次弃官回到青田,写作《郁离子》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当时畏惧方国珍的人争相依附刘基,刘基给他们作了合理的部署,寇兵不敢侵犯。刘基的母亲去世时,因为战事吃紧不敢说,到这时便请求回家安葬母亲。刘基到衢州(今属浙江),为守将夏毅宣谕安抚各属下城邑,再与平章邵荣等讨论收复处州(今浙江丽水),于是平定了反叛。方国珍平素畏惧刘基,写信来吊唁。刘基回信,宣示朱元璋的威德,方国珍于是开始进贡。
太祖器重
朱元璋攻下金华,平定括苍(今属浙江)后,听说刘基和宋濂在当地,赶紧派人带着聘礼去聘请他们。刚开始刘基没有答应,总制孙炎两次写信坚持邀请他,他才肯出来做事。见到朱元璋之后,上疏陈时务十八策。朱元璋看后大喜过望,建了“礼贤馆”来安置刘基等人,礼遇非常周到。
刘基两鬓有美须,身体颀长伟岸,谈论天下安危形势时,正义之色流于言表。朱元璋知道他是一个至诚之士,便把他引为心腹。每次召见刘基时,总是屏退旁人秘密与他交谈很长时间。刘基也自认为遇到了知命之主,知无不言。遇到有急难情况时,他总能勇敢站出来,很快想出计策,别人不能测知。平素有时间的时候就跟朱元璋详细地陈述什么是王道。皇帝每次都会恭敬地聆听,经常把他称为“老先生”而不叫他的名字,说:“他是我的子房(张良)。”又说:“他总是用孔子的金玉良言来引导我。”在帷幄中的谈话进行得很秘密,没有人能知道,而世上传诵最多的,是他的阴阳风角之说,但这并不是他的最突出之处。他所写的文章,气畅达而出人意表,与宋濂并列为一代文宗。
刚开始,朱元璋因为韩林儿自称是宋的后代,所以追随他。后来,中书省设御座行礼时,只有刘基一个人不拜,说:“他不过是一个无名小子,为何拜奉他?”于是去见朱元璋,告诉他天命的所在。朱元璋问他征服天下的大计,刘基分析道:“张士诚是一个满足现状、等待被捉的人,就像瓮中之鳖,不足为虑。陈友谅劫持自己的主人逼胁部下,名不正言不顺,占据着长江上游,他天天都在想着如何吞并我们。对我们威胁最大的就是他,应该先去攻打他。等到陈友谅灭亡后,张士诚势单力孤,一战就可以打败他。然后再向北方的中原进发,王业就可以成功了。”朱元璋听完之后高兴地说:“先生如果还有更好的计策,请讲出来,千万不要保留。”
智灭陈友谅
恰好这个时候陈友谅攻陷了太平(今安徽当涂),想趁势东下,一举灭掉朱元璋,气焰非常嚣张。诸将议论纷纷,有的建议投降,有的想逃跑到钟山据守。刘基只是睁大了眼睛看着他们,一句话不说。朱元璋知道他有计策,就把他召入内室请教。刘基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之情说:“那些主张投降和逃跑的人,都应该拉出去斩首。”朱元璋问道:“先生有什么妙计吗?”刘基分析说:“骄兵必败,现在贼兵骄傲了,如果我们等待他们深入之后,用伏兵攻取他们,简直轻而易举。天道往往如此,取胜之道在于后发制人、取威制敌,成就王者的事业,在此一举。”朱元璋采用他的计策,引诱陈友谅到来,然后把他打得大败而逃,并重赏了刘基。刘基推辞不受。陈友谅的兵再次攻陷了安庆(今属安徽),朱元璋想亲自带兵去征讨,问刘基可不可以去,刘基极力赞成。于是出师进攻安庆。战役从早上进行到晚上,还是拿不下。刘基给朱元璋献策说不如直攻江州(今江西九江),捣陈友谅的巢穴,让陈友谅措手不及。于是全军西上。陈友谅想不到朱元璋会使这一手,携带妻儿子女逃奔武昌,江州投降。他的龙兴守将胡美派遣儿子来请求和解,并请求不要遣散他的部队。朱元璋不想答应他,刘基从后面踩朱元璋的床,朱元璋才幡然领悟,答应了胡美。胡美投降后,于是江西诸郡几乎不战而降。
刘基书法
结字严谨而纵逸,点画爽健而富有立体感,挥运之中,意情实作而出入规矩,字里行间渗透着书卷之气。
朱元璋数次写信到刘基家问军国大事的处理方法,刘基有条理的答复都深中肯綮。不久,在赶赴京城的路上,朱元璋正好打算亲自援助安丰。刘基说:“汉、吴正在觊觎我们的空隙,最好不要采取这个行动。”朱元璋不听。陈友谅听说朱元璋正在援助安丰之后,乘机围攻了洪都(今江西南昌)。朱元璋后悔地说:“不听你的话,几乎失去洪都。”于是亲自带兵救援洪都,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一日之中接战数十次。朱元璋在胡床上坐着督战,刘基在旁边陪伴,突然跳起来大喊,催促朱元璋到另一条船上去督战。朱元璋急忙搬到别的船上去,还未坐定,敌人的大炮击中原来所坐的御船,把它击得粉碎。陈友谅在乘坐的高船见到这种情形,以为击中了朱元璋,大喜。但朱元璋坐的船更加奋进,汉军都大惊失色。当时两军在湖中相持不下,大战三天三夜还决不出胜负来。刘基请求移军到湖口去困厄敌军,采用五行中“金”、“木”相犯的日子决胜,结果陈友谅兵败逃走并被杀死。
之后朱元璋消灭张士诚,北伐中原,终于成就帝业,与刘基的谋划一致。
精通象纬
朱元璋称王后,任命刘基为太史令,他把《戊申大统历》呈上,说荧惑(火星)据守心宿,皇帝应该下诏罪己以应天符。当年大旱,刘基请皇帝亲自审理滞留的案件,于是朱元璋立即命令刘基平反冤狱,大雨随即倾盆而下。刘基顺势请求立法定制,防止无辜的人被滥杀。朱元璋正打算用刑罚管制天下,刘基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朱元璋告诉他自己做了什么梦。刘基说:“这是得人才和人心的征兆,应该立刻停止刑罚以等待。”三日之后,海宁投降。朱元璋非常高兴,让刘基赦免了全部囚犯。不久,拜刘基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朱元璋即皇帝位之后,刘基上奏章请求创立军卫法。朱元璋开始规定处州的税粮,根据宋朝的规定,每亩增加五合,唯独让青田不增加,说:“要使伯温的家乡世世代代为他歌功颂德。”朱元璋巡视汴梁时,左丞相李善长与刘基在京居守。刘基说宋、元之所以失去天下是因为太宽纵的缘故,现在应该严明纲纪,命令御史纠察上报百官的过失,不要有所回避,宿卫宦官有过失的,都要报告皇太子依法处置。中书省都事李彬因贪纵犯法,善长一向在隐匿这件事,想要缓办此案。刘基不听他的,派人快马加鞭上报朱元璋。朱元璋当时正好在祈雨,命令立即斩了李彬。刘基因此与善长结下怨恨。
皇帝回来后,李善长诬陷刘基对太祖不敬。所有痛恨刘基的人也纷纷诬陷他。恰巧刘基因大旱上奏说:“那些死亡士卒的妻子都放在别营,有数万人,致使阴气郁结不散;工匠死后,骨骸暴露在外无人收埋;应该把投降接收的吴将吏都编入军户,这样才能致和气。”太祖采纳了他的意见,过了十来天仍然不下雨。太祖大怒。正好刘基的妻子死了,于是刘基请求回家。当时太祖正在营建中都,又锐意消灭扩廓贴木儿。刘基临走前,上奏告诫太祖说:“凤阳虽然是皇上的家乡,但不是建都的理想之地。不要轻视王保保。”不久,对西方的战事失利,扩廓竟然逃走到沙漠,成为长久的边患。当年冬天,太祖亲手写手诏赞美刘基的功勋,召他入京,赏赐非常丰厚,还追赠刘基的祖父、父亲为永嘉郡公。
死于非命
后来,太祖因李善长犯了错误迁怒于他,刘基说:“善长是功勋旧臣,可以调和诸将。”太祖说:“他多次想要害你,你还替他说好话?”刘基急忙顿首说:“这就像房屋的柱子,更换柱子的时候必须得用大木。如果换成小木,立即就会颠覆。”太祖朱元璋还是免了李善长的职,想让杨宪来做丞相。刘基素来与杨宪友善,却认为不可:“杨宪虽然有宰相的才能却没有宰相的器量。做宰相,要一碗水端平,以义理作为权衡的标准,不要让自己陷入其中,杨宪做不到这一点。”皇帝又问他汪广洋行不行。刘基说:“这个人狭隘浅薄比杨宪还要厉害。”又询问胡惟庸怎么样。刘基回答说:“如果让他去驾车,就担心他会把车辕都撕裂呢。”太祖朱元璋说:“我选用的宰相,当然都没有能超过先生的。”刘基说:“我看不得坏人坏事,对烦琐的事又不耐烦,做宰相的话只会辜负皇上的圣恩。只要圣明的君主悉心访求,天下就不怕没有人才,目前提到的几个人确实是他们不可以担当重任的。”后来,杨宪、汪广洋、胡惟庸全都败在宰相的职位上,果然不出刘基的判断。
刘基是大明王朝的开国元勋之一,但太祖大封功臣时,刘基却一再谦让不求名利,不以功臣自居,故官爵比其他功臣低,年俸禄只有两百四十石。即便如此,由于他疾恶如仇,敢于直言,刚正不阿,不久便得罪了丞相李善长、胡惟庸等人,并逐渐失去了朱元璋的信任。
洪武四年(1371),刘基告老还乡,每天只是饮酒下棋,不问政事。青田县令想要求见他却不得,便穿着便服打扮成野人村夫去探访刘基。到刘基家的时候,刘基正在洗脚,叫侄子引入茅舍,做饭给县令吃。得知来人是青田县令时,刘基惊起,自称草民,从此不再见县官。但是,刘基还是逃不掉“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命运。洪武八年(1375),丞相胡惟庸指使人诬陷刘基在家乡强占有“王气”的坟地,引起朱元璋恐慌和猜忌,被削去俸禄,致使刘基引咎离京,甚至不敢回家。后积郁成疾,胡惟庸派太医来医治,暗做手脚,刘基病情加重,太祖朱元璋遣使护送回家。不久,黯然离世,享年六十五岁。
上一篇:冯道列传
下一篇:包拯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