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四
马援列传
“大丈夫立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这是东汉老将马援年轻时的壮志豪情,而他最后也实现了自己的誓言。马援追随光武帝戎马征战一生,平交阯,击匈奴、乌桓,最后死在出征前线。
少年鸿志
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他的祖先赵奢是赵国的将军,赐爵号马服君,此后子孙都以“马”为姓。汉武帝时,马援的祖上从邯郸迁至茂陵邑。不久,马援的曾祖父马通因功受封重合侯,后因其兄马何罗谋反被杀,马援和他的父亲这两代都没能做官。马援幼年曾学《齐诗》,后来发现对古书没有什么兴趣,便想到边疆郡县种地放牧。他的哥哥马况便安慰他说:“好的工匠不把没有雕琢过的玉给人看,你可随你的爱好去做,他日必定能光芒四射。”不久,马况去世,马援服丧一年,日夜不离坟场。平日里,他恭敬地伺候嫂子。如果衣服不整齐,没有戴好帽子,马援是坚决不进屋的。后来,马援出任郡督邮。他押送囚犯到司命府。途中了解到某个囚犯的身世,很是同情,于是释放囚犯,自己逃到北地。不久,马援遇上大赦,于是留在北地放牧。当地不少人仰慕马援的为人,纷纷归附他。马援常常对他的宾客说:“大丈夫立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马援勤恳劳作,竟然也有了牛马羊几千头,谷物几万斛。他不禁感慨道:“凡是经营获取财产的,贵在能施舍赈济别人,否则只是个守财奴罢了!”他把财产全部分给兄弟朋友,自己只是穿些朴素的衣服。因此当地人更加敬重马援,他的好名声一下子就传开了。
择主而事
王莽衰败后,马援和哥哥马员一起避居凉州。不久,马援受到隗嚣的敬重,做了绥德将军。当时,公孙述在蜀称皇帝,隗嚣派马援前去查探。马援和公孙述是同乡,两人情谊深厚。马援到后,公孙述却摆起皇帝排场,他大列警卫,命人领着马援进入。见面仪式结束后,公孙述见马援不修边幅,又让马援退回馆舍,命人送去白棉纱布单衣、交让冠(为古冠礼),最后才让他出席宗庙里的百官聚会。聚会时,公孙述依礼招待官员,并打算给马援封侯并授大将军之位。马援的宾客都乐意留下,马援却说:“天下胜负未定,公孙述不能如周公吐哺(周公唯恐失去天下贤人,吃饭时数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地去接待贤士)一般礼贤下士,与贤者谋划成败,反而只知修饰边幅,这样的人又怎么留得住天下贤士?”马援向公孙述辞行,归来后对隗嚣说:“子阳(公孙述的字)不过是井底之蛙,却妄自尊大,你不如把心思放在东方,去寻找一个英主。”
建武四年(28),隗嚣派马援到洛阳见光武帝。光武帝在宣德殿接见马援,并笑着对他说:“你来往于二帝(指自己和公孙述)之间,我现在才见到你,真是惭愧啊。”马援说:“当今之世,不仅是君选臣,也是臣选君。”光武帝听后哈哈大笑。马援看到光武帝身边没有侍卫,便说:“臣与公孙述是同乡,少年时交好。之前臣前往蜀地时,公孙述让持戟侍卫列于殿阶两侧,然后才召见我。如今臣从远方而来,陛下如何知道臣不是刺客奸人,竟这样毫无戒备呢?”光武帝笑道:“你不是刺客,你只是个说客。”马援听后恭敬地说:“时处乱世,盗用皇帝称号的不可胜数。今天见到陛下恢弘大度,和高祖一样,才知道是见到了真正的帝王。”此番言谈,光武帝很认可马援,任他为待诏,派太中大夫蛮堑持符节送马援向西回陇右。马援回到陇右后,向隗嚣大力称赞光武帝。后来,隗嚣背叛光武帝。马援多次劝说无效,便上书光武帝表示愿意献计帮助光武帝讨伐隗嚣。至此,马援正式易主。
平定羌地
建武九年(33),光武帝任命马援为太中大夫,协助来歙平定凉州。自王莽末年,西羌人屡次入侵汉朝边境,金城属县也大多被羌人占据。来歙上奏说陇西受到侵犯,没有马援不能安定。于是光武帝下诏拜马援为陇西太守,负责平定西羌。马援征发步兵骑兵三千人,在临洮打败先零羌,杀敌几百人,缴获马牛羊一万多头。
初战告捷后,马援又和扬武将军马成一起攻打守关羌人。羌人迫于马援的声威,带着妻子儿女和兵器转移到允吾谷。马援暗中从小路奔袭羌人军营。羌人十分吃惊,又远远迁移到唐翼谷中,结果又遭到马援的追击。当羌人领精兵聚集在北山上时,马援就面向北山布下军阵,又分派几百名骑兵绕道袭击他们的后方,乘夜放火,击鼓叫喊。最终羌人大败,落荒而逃。马援因为兵少,不敢穷追,就收集羌人的粮食畜产后收兵返回。当时马援中箭,被射穿小腿。光武帝下诏书慰劳他,赐给他牛羊几千头,马援将赏赐全部分给了宾客。
建武十三年(37),武都的参狼羌(古羌人的一支)和塞外各部落入侵汉朝边境。马援率四千多士兵拒敌。当时羌人在山上,马援的军队占据有利地形,只是夺取他们的饮水草料,却不和他们交战。羌人受困几天后,其首领只好带几十万户羌人逃出塞外。之后,各部落中有一万多人投降马援。从此,陇右趋于安定。马援善于相名马,在交阯得到骆越铜鼓,熔铸成马的式样献给光武帝。这匹铜马高三尺五寸,围四尺五寸,后被光武帝下诏放置于宣德殿,作为名马的范式。马援在陇西任上六年,平定不少西羌部落,郡中百姓得以安居乐业,羌人也因惧怕他的声威不敢再侵犯边境。
老将身死
建武二十四年(48),武陵郡(郡治在今湖南常德)五溪蛮起兵叛汉,武威将军刘尚率军征讨,结果全军覆没。马援请求出征,当时他已经62岁。光武帝体恤他年事已高,没有答应。马援于是说:“臣尚能披甲上马。”之后翻身上马,据鞍捋须,威风凛凛。于是光武帝派马援率大军4万南征。马援率大军到达武陵,大破叛军主力,叛军余众逃进深山。马援率军追击,选择了路近而险峻的进军路线,准备直插叛军身后。可汉军攻到了叛军的老巢,却遭到叛军居高临下的阻击,久攻不克。当时正值盛夏,天气酷热,瘟疫爆发,许多汉军将士包括马援在内都染上了疾病。马援病得不轻,部下在河谷的峭壁上挖好山洞,让他住进山洞躲避暑气。可叛军不时在山顶呐喊鼓噪,马援便顶着烈日出洞观察,坚持在第一线指挥。
光武帝派了年轻的中郎将马武、耿舒等人作为马援的副将从征。马援一直很担心权贵子弟不听调遣,果然在追击残敌的路线上,马援和这些少年将军产生了分歧。耿舒等人主张从道路平缓但补给线很长的大路出击,而马援主张从路程短但水势湍急的壶口道出击,最终光武帝同意了马援的意见。进军途中大军受阻,于是耿舒给他的兄长好畤侯耿弇写信,说马援进军迟缓,坐失良机。耿接到信后,将信呈给光武帝。光武帝立刻遣虎贲中郎将梁松前往前线责问马援,而此时马援已经病死在了前线。梁松与马援素有积怨,此时借机构陷,光武帝因此收去了马援的新息侯印。
不白之冤
当初马援在交阯的时候,经常食用当地的特产薏仁米。交阯多瘴气,马援认为食用薏仁米能达到身体轻捷、减少欲望的功效,还能战胜瘴疟之气。南方的薏仁米果实大,马援就想引种到北方。后来,马援班师回朝,就带了一车薏仁米回京城。当时的人们却把这车薏仁米看做是南方的奇珍异宝,权贵们都以为马援发了战争财。但是由于当时马援受宠,位高权重,所以没有人敢上报朝廷。等到马援去世后,曾与马援有过节的梁松就将此事上书光武帝,声称马援先前用车装回来的都是明珠和文犀(有纹理的犀牛角),珍贵得很。光武帝听后大怒。马援的家人很害怕,不敢把棺木埋入祖坟。他们低调地在洛阳城西买了几亩地,草草葬了马援。曾经拜在马援门下的成百上千门客和朋友也没有人敢来吊唁。
事后,马援的侄儿马严和马援的妻儿用草绳将自己绑在一起,到朝廷请罪。这时,光武帝便拿出朝中大臣的奏疏给他们看。马援的家人这才知道事情的原委,便上书陈述冤情,前后六次,言辞哀切,才得到光武帝的谅解,准许将马援迁回家族坟地安葬。汉明帝永平初年,马援的女儿被立为皇后。明帝令人在云台为光武朝功臣画像。马援功勋显著,本应在云台功臣之列,但是明帝因为马援是皇后的父亲,所以唯独没有给马援画像。
上一篇:项羽本纪
下一篇:高帝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