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国本之争,朝臣分成了若干派别,互相攻击,势同水火。以阁臣沈一贯为首的浙党,掌握了朝中大权,其他齐党、楚党、宣党和昆党皆附其后,形成一派; 另一派便是代表在野士人的东林党。东林党的兴起与顾宪成有关。顾宪成,字叔时,无锡人,曾为应天乡试第一名。入仕后,因敢言直谏不为官场所容,仕途颇为不顺。其实在争国本问题上,两派没有根本分歧,都主张册立太子,但当权的阁臣为了保住自己的位子,不想过分催逼,认为多言为无事生非; 而顾宪成等人忠言直谏,力请不已,进而指责当权者迎合郑贵妃,两派便吵起来了。阁臣王锡爵愤愤地说: “当今最奇怪的,便是朝廷有什么决定,天下必然反对。”吏部文选郎中顾宪成针锋相对地说: “在我看来,是天下有什么意见,朝廷必然反对。” 两派的口头论辩,发展到互相贬逐。万历二十二年,顾宪成因推举阁臣之事罢官回家。无锡城东有东林书院旧址,顾宪成与弟弟允诚等倡议修复,然后招来志同道合者在此讲学,隐退林下的士大夫都慕名远来,一时人多得学舍也容纳不下了。书院挂着一副对联,上书: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便是东林书院的宗旨。顾宪成激昂慷慨地说:“官辇毂,志不在君父;官封疆,志不在民生;居水边林下,志不在世道,君子无取焉。”传统儒士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在他们身上得到集中体现。这些对现实不满的士人聚在一起,每年一大会,每月一小会,借讲学讽刺朝政,评论人物,无所顾忌,俨然成为舆论中心。部分朝臣把这种清议作为是非的标准,这些人便被称为东林党。东林党人的骨干分子较重名节,由于受压制,往往以为民请命相号召,具有一定的正义感和政治改革要求。
上一篇:《三大古典小说》明朝历史事件
下一篇:《中兴一线光》明朝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