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
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与卡尔·马克思同为近代共产主义的奠基人。生于普鲁士莱茵省巴门市。中学还未毕业,被父亲逼着去经商。在不来梅一家大贸易公司供职时,接近了激进的文学团体“青年德意志”,并开始在它的刊物《德意志电讯》上发表反对君主制、贵族特权的文章。1841年到柏林炮团服役。后来,军事问题成为他的研究领域之一,朋友们常常称他为“将军”。他经常到柏林大学听课,并进入青年黑格尔派的“博士俱乐部”。1842年3月,出版了《谢林和启示》一书,批判谢林反动的神秘主义。同年9月,服兵役期满,到英国曼彻斯特一家企业工作,经常到工厂和工人住宅区了解工人生活,研究工人阶级状况,并同英国宪章运动的活动家来往,还为《莱茵报》等报刊撰稿。1844年2月在《德法年鉴》上发表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用社会主义观点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行批判。这时的著作表明他已由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由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8月底,他前往巴黎对马克思作了10天访问。这次访问的结果是两人在推进社会主义运动中的永久合作。在巴黎和马克思合写了《神圣家族》一书,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哲学,阐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845年出版《英国工人阶级状况》。马恩第一部重要的合写著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书中谴责某些青年黑格尔派,批判否认革命的必要性的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者,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1848年德国革命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中的一次重大事件,是直接参加一次革命和展示他们作为革命策略家的灵活性的唯一机会。他们的主要工具是马克思在科隆主编的《新莱茵报》。1849年5—7月,亲自参加了德国人民的武装起义,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起义被镇压后,随革命军余部转入瑞士。后来,马恩在伦敦重新会合,改组了共产主义同盟,重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地方组织和中央委员会,并且怀着另一场革命即将来临的信心,起草了对共产主义者的策略指示。1850—1852年为总结1848年革命的经验,写了《德国农民战争》、《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两本书,并在后一本书中对武装起义问题作了重要的论述。在两位共产主义领袖的非正式的劳动分工中,恩格斯是民族问题、军事问题、国际问题和自然科学的专家。马克思也依靠恩格斯的写作能力去传播他们的共同观点。恩格斯几乎独自写出的《反杜林论》(1878),是宣传马克思主义最有力的著作,对妄图推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杜林进行了全面批判,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成为“每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籍”(《列宁选集》第2卷第422页)。1879年,同马克思合写了有名的《通告信》,批判德国党内苏黎世三人团的改良主义和投降主义。1883年3月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担负了整理和发表马克思的文献遗稿和继续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重任,并写了许多重要著作。他成为关于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最大权威。不时撰写各种题材的文章和为马克思著作的新版本写序言,还以马克思未完成的手稿和笔记为基础写成《资本论》第2卷(1885)和第3卷(1894)。他一直频繁地同德国社会民主党人和各地的追随者通信。以使马克思的形象永垂不朽。1884年写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阐明了阶级产生的过程、国家的起源和实质。1889年,亲自参加了第二国际的建立,并指导它的活动,同各种机会主义进行斗争。1891年6月,写了《1891年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批判》,驳斥了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谬论。1894年,针对德国社会民主党和法国工人党在农民问题上的错误立场,写了《法德农民问题》。恩格斯在先前也体验了马克思所受到的攻击和尊敬。他有一条维护荣誉的约法:一旦受人侮辱,立即予以回击。
上一篇:彼得大帝一世
下一篇:战骑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