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锷
民国初年杰出的军事家、谋略家。原名艮寅,字松坡,1882年生于湖南宝庆一个贫寒的裁缝家庭。6岁时在当地一位名士帮助下,免费入私塾学习。12岁考中秀才,16岁考入长沙时务学堂,受到该学堂中文总教习梁启超的赏识,并建立起深厚的师生友谊。1899年7月,蔡锷东渡日本,入陆军学校学习,开始了“军事救国”的生涯。在日本,蔡锷一面如饥似渴地学习军事知识,一面苦苦地思索拯救中华的途径。1902年,他在梁启超主办《新民丛报》上发表了《军国民篇》的文章,阐述了他的救国救民主张。1902年11月,蔡锷又考入东京陆军士官学校。他思想活跃,成绩突出,与同学蒋方震,张邦准同被称为“中国士官三杰”。1904年初,蔡锷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归国,先后应聘任江西随军学堂监督、湖南教练处帮办、广西新军总参谋官兼总教练官。广西测绘学堂堂长、陆军小学总办等职。1911年初,蔡锷抵滇。在等待接任新职期间,他编写了《曾胡治兵语录》,并附以按语,阐发了他对选将、治军、作战等问题的看法,反映了他当时的军事思想。1911年7月,清廷任命蔡锷为新军第19镇第37协协统,他开始按照自己的主张和设想,进行改造和训练滇军的活动。此时,同盟会的革命活动频繁,蔡锷虽未参加同盟会,却暗中与同盟会保持联系。他向同盟会员保证:一旦发生革命,一定给予“绝对同情支持。”1911年10月30日,辛亥云南起义爆发。在革命的决定时刻,蔡锷被推为起义军临时总司令,负责拟定起义计划并指挥起义军作战,俘获云贵总督李经羲,结束了清政府对云南的统治。11月1日,起义官兵在五华山组织了“云南军都督府,”公推蔡锷为云南都督。这时,他年仅29岁。他就职后,积极更新人事,革除弊政,整顿财政,裁减军队,兴办教育,开发实业,使云南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1913年10月,蔡锷被袁世凯调到北京,任全国经界局督办。他一方面领导经界局工作,一方面热心于军事学术活动,不断上书袁世凯,为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献计献策。然而,野心勃勃的袁世凯根本不予理睬。最初,蔡锷对袁抱有幻想。当看到袁与日本帝国主义秘密签订卖国的《二十条》,使他看清了袁的反动面目。袁复辟帝制的活动,使蔡锷气愤已极,他决心以武力“为四万万人争人格”。于是,他秘密离京赴津,取道日本抵达昆明,发起了声势浩大的讨袁护国战争,推动了全国反帝制运动的发展壮大,致使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不久,蔡锷的病情恶化,于1916年11月8日逝于日本福冈,年仅34岁。蔡锷死后,孙中山赠挽联写道:“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以班超、马援这两个历史名将作比喻,高度赞颂了这位热诚爱国、叱咤风云的青年军事家。
上一篇:蒯彻
下一篇:行军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