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宋濂》人物故事小传
宋濂(公元1310—1381年)字景濂,号潜溪,明浦江(今浙江浦江)人。曾受业于吴莱、柳贯、黄溍。明初奉命主修《元史》。官至学士承旨、知制诰。后因长孙慎牵涉胡惟庸案,全家谪流茂州,死于夔州。善为文,明初各类典册仪制,以及元勋大臣的碑记之类,多出其手,被推为开国文臣之首。有《宋学士文集》。
〔正 史〕
宋濂,字景濂,其先金华之潜溪人,至濂乃迁浦江。幼英敏强记,就学于闻人梦吉,通《五经》,复往从吴莱学。已,游柳贯、黄溍之门,两人皆亟逊濂,自谓弗如。元至正中,荐授翰林编修,以亲老辞不行,入龙门山著书。
逾十余年,太祖取婺州,召见濂。时已改宁越府,命知府王显宗开郡学,因以濂及叶仪为《五经》师。明年三月,以李善长荐,与刘基、章溢、叶琛并征至应天,除江南儒学提举,命授太子经,寻改起居注。濂长基一岁,皆起东南,负重名。基雄迈有奇气,而濂自命儒者。基佐军中谋议,濂亦首用①文学受知,恒侍左右,备顾问。尝召讲《春秋左氏传》,濂进曰:“《春秋》乃孔子褒善贬恶之书,苟能遵行,则赏罚适中,天下可定也。”太祖御端门,口释黄石公《三略》。濂曰:“《尚书》二《典》、三《谟》,帝王大经大法毕具,愿留意讲明之。”已,论赏赍,复曰:“得天下以人心为本。人心不固,虽金帛充牣②,将焉用之。”太祖悉称善。乙巳三月,乞归省。太祖与太子并加劳赐。濂上笺谢,并奉书太子,勉以孝友敬恭、进德修业。太祖览书大悦,召太子,为语书意,赐札褒答,并令太子致书报焉。寻丁父忧。服除,召还。
洪武二年诏修元史,命充总裁官。是年八月史成,除翰林院学士。明年二月,儒士欧阳佑等采故元元统以后事迹还朝,仍命濂等续修,六越月再成,赐金帛。是月,以失朝参,降编修。四年迁国子司业,坐考祀孔子礼不以时奏,谪安远知县,旋召为礼部主事。明年迁赞善大夫。是时,帝留意文治,征召四方儒士张唯等数十人,择其年少俊异者,皆擢编修,令入禁中文华堂肄业,命濂为之师。濂傅太子先后十余年,凡一言动,皆以礼法讽劝,修归于道,至有关政教及前代兴亡事,必拱手曰:“当如是,不当如彼。”皇太子每敛容嘉纳,言必称师父云。
帝剖符封功臣,召濂议五等封爵。宿大本堂,讨论达旦,历据汉、唐故实,量其中而奏之。甘露屡降,帝问灾祥之故。对曰:“受命不于天,于其人,休符不于祥,于其仁。《春秋》书异不书祥,为是故也。”皇从子文正得罪,濂曰:“文正固当死,陛下体亲亲之谊,置诸远地则善矣。”车驾祀方丘,患心不宁,濂从容言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审③能行之,则心清而身泰矣。”帝称善者良久。尝问以帝王之学,何书为要,濂举《大学衍义》。乃命大书揭之殿两庑壁。顷之御西庑,诸大臣皆在,帝指《衍义》中司马迁论黄、老事,命濂讲析。讲毕。因曰:“汉武溺方技谬悠之学,改文、景恭俭之风,民力既敝,然后严刑督之。人主诚以礼义治心,则邪说不入,以学校治民,则祸乱不兴,刑罚非所先也。”问三代历数及封疆广狭,既备陈之,复曰:“三代治天下以仁义,故多历年所。”又问:“三代以上,所读何书?”对曰:“上古载籍未立,人不专讲诵。君人者兼治教之责,率以躬行,则众自化。”尝奉制咏鹰,令七举足即成,有“身古戒禽荒④”之言。帝忻然曰:“卿可谓善陈矣。”濂之随事纳忠,皆此类也。
六年七月迁侍讲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兼赞善大夫。命与詹同、乐韶凤修《日历》,又与吴伯宗等修《宝训》⑤。九月定散官资阶,给濂中顺大夫,欲任以政事。辞曰:“臣无他长,待罪禁近足矣。”帝益重之。八年九月,从太子及秦、晋、楚、靖江四王讲武中都。帝得舆图《濠梁古迹》一卷,遣使赐太子,题其外,令濂询访,随外言之。太子以示濂,因历历举陈,随事进说,甚有规益。
濂性诚谨,官内庭久,未尝讦人过。所居室,署曰“温树”。客问禁中语,即指示之。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翼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⑥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⑦景濂几误罪言者。”于是帝廷誉之曰:“朕闻太上为圣,其次为贤,其次为君子。宋景濂事朕十九年,未尝有一言之伪,诮一入之短,始终无二,非止君子,抑可谓贤矣。”每燕见,必设坐命坐,每旦必令侍膳,往复咨询,常夜分乃罢。濂不能饮,帝尝强之至三觞,行不成步,帝大欢乐。御制《楚辞》一章,命词臣赋《醉学士诗》。又尝调甘露于汤,手酌以饮濂曰:“此能愈疾延年,愿与卿共之。”又诏太子赐濂良马,复为制《白马歌》一章,亦命侍臣和焉。其宠待如此。九年,进学士承旨、知制诰,兼赞善如故。其明年致仕,赐《御制文集》及绮帛,问濂年几何,曰:“六十有八。”帝乃曰:“藏此绮三十二年,作百岁衣可也。”濂顿首谢。又明年,来朝。十三年,长孙慎坐胡惟庸党,帝欲置濂死。皇后太子力救,乃安置茂州。
濂状貌丰伟,美须髯,视近而明,一黍上能作数字。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为文醇深演迤⑧,与古作者并。在朝,郊社宗庙山川百神之典,朝会宴享律历衣冠之制,四裔⑨贡赋赏劳之仪,旁及元勋巨卿碑记刻石之辞,咸以委濂,屡推为开国文臣之首。士大夫造门乞文者,后先相踵。外国贡使亦知其名,数问宋先生起居无恙否。高丽、安南、日本至出兼金⑩购文集。四方学者悉称为“太史公”,不以姓氏。虽白首侍从,其勋业爵位不逮基,而一代礼乐制作,濂所裁定者居多。
其明年,卒于夔,年七十二。知事叶以从葬之莲花山下。蜀献王慕濂名,复移茔华阳城东。弘治九年,四川巡抚马俊奏:“濂真儒翊运(11),述作可师,黼黻(12)多功,辅导著绩。久死远戍,幽壤沉沦,乞加恤录。”下礼部议,复其官,春秋祭葬所,正德中,追谥文宪。
仲子璲最知名,字仲珩,善诗,尤工书法。洪武九年,以濂故,召为中书舍人。其兄子慎亦为仪礼序班。帝数试璲与慎,并教诫之。笑语濂曰:“卿为朕教太子诸王,朕亦教卿子孙矣。”濂行步艰,帝必命璲、慎扶掖之。祖孙父子,共官内庭,众以为荣。慎坐罪,璲亦连坐,并死,家属悉徙茂州。建文帝即位,追念濂兴宗旧学,召璲子怿官翰林。永乐十年,濂孙坐奸党郑公智外亲,诏特宥之。
《明史·宋濂传》卷一二八
〔注 释〕
①用:以,因。②牣:满。③审:果真。④禽荒:纵情于田猎。⑤宝训:指《祖训录》一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对诸王及大臣的训谕。⑥恶:何,怎。⑦微:非。⑧演迤:延伸,流走。⑨裔:边远民族。⑩兼金:价值倍于常金的好金。(11)翊运:辅佐国运。(12)黼黻(fu fu):花纹,文采。此指宋濂善撰文辞。
〔相关史料〕
文章之最达者,则无过宋文宪濂、杨文贞士奇、李文正东阳、王文成守仁。宋庀材甚博,持议颇当,第以敷腴朗畅为主,而乏剪裁之功,体流沿而不返,词枝蔓而不修,此其短也。若乃机轴,则自出耳。
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五
高帝尝谓宋濂:“浙东人才,唯卿与王祎耳。才思之雄,卿不如袆;学问之博,祎不如卿。”又尝与刘诚意论文,诚意谓:“宋濂第一,其次,臣不敢多让。又其次张孟兼。”
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六
洪武五年甘露①降,太祖召宋濂,赐坐。上躬②执金杓,炼汤于鼎,取甘露投之,手注于卮以赐濂,曰:“此和气所凝也,能愈疾延年,故与卿共之耳。”
焦竑《玉堂丛话》卷三
濂奏事久,称倦,上命璲、慎共扶下殿。祖子孙三世皆官内廷③,当世以为盛。复以先生艰于行步,特选良马以赐。上亲作歌,复诏群臣咸作之,以宠耀焉。
焦竑《玉堂丛话》卷三
宋潜溪太史乞归时,御制诗二句饯之云:“白下开樽话别离,知君此后迹应稀。”太史续之云:“臣身愿作衡阳雁④,一度秋风一度归。”上悦,赐白金锦币文绮,曰:“与汝作百岁衣也。”
焦竑《玉堂丛话》卷三
〔注 释〕
①甘露:甘美的雨露。在古代,甘露常被蒙上神秘色彩,以为天降甘露是吉祥的征兆。②躬:亲自。③内廷:宫禁以内。④衡阳雁:衡阳有回雁峰,相传雁至此峰不过。
上一篇:《宋孝宗赵昚》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宋孝宗赵昚》人物故事小传
下一篇:《宋真宗皇后刘氏》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宋真宗皇后刘氏》人物故事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