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嵇康》人物故事小传
嵇康(公元223—262年),字叔夜,晋谯郡铚(今安徽宿县西)人。官至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为“竹林七贤”之一。崇尚老庄,好谈性理之说,博览群籍,学不师受。其行为多放诞不拘,越名教而任自然,因此遭人谗害,被杀。能诗,善文,精于琴。著有《嵇中散集》。
〔正 史〕
嵇康字叔夜,谯国铚人也。其先姓奚,会稽上虞人,以避怨徙焉。铚有嵇山,家于其侧,因而命氏。兄喜,有当世才,历太仆、宗正。
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恬静寡欲,含垢匿瑕,宽简有大量。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该通,长好《老》《庄》。与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常修养性服食之事,弹琴咏诗,自足于怀以为神仙禀之自然,非积学所得。至于导养得理,则安期、彭祖①之伦可及,及著《养生论》。又以为君子无私,其论曰:“夫称君子者,心不措②乎是非而行不违乎道者也。何以言之?夫气静神虚者,心不存于矜尚;体亮心达者,情不系于所欲。矜尚不存乎心,故能越名教而自任自然;情不系于所欲,故能审贵贱而通物情。物情顺通,故大道无违。越名任心,故是非无措也。是故言君子则以无措为主,以通物为美;言小人则以匿情为非,以违道为阙。何者?匿情矜吝,小人之至恶。虚心无措,君子之笃行也。是以大道言及吾无身,吾又何患。无以生为贵者,是贤于贵生也,由斯而言,夫至人之用心固不存有措矣。故曰:君子行道,阙忘其为身,斯言是矣。君子之行贤也,不察于有度而后行也,任心无邪,不议于善而后正也,显情无措。不论于是而后为也,是故傲然忘贤而贤与度会③,忽然任心而心与善遇,倘然无措而事与是俱也。”其略如此。盖其胸怀所寄以高契难期,每思郢质④,所与神交者惟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河内向秀、沛国刘伶、籍兄子咸、琅邪王戎,遂为竹林之游,世所谓‘竹林七贤’也。戎自言与康居山阳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
康尝采药游山泽,会其得意,忽焉忘反。时有樵苏者遇之,咸谓为神。至汲郡山中见孙登,康遂从之游。登沉默自守,无所言说。康临去,登曰:“君性烈而才杰,其能免乎?”康又遇王烈,共入山,烈尝得石髓如饴,即自服半,余半与康,皆凝而为石。又于石室中见一卷素书,遽呼康往取,辄不复见。烈乃叹曰:“叔夜志趣非常而辄不遇,命也。”其神心所感,每遇幽逸如此。
山涛将去选官,举康自代。康乃与涛书告绝,曰:
闻足下欲以吾自代,虽事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也。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⑤以自助,故为足下陈其可否。
老子、庄周,吾之师也,亲居贱职。柳下惠、东方朔达人也,安乎卑位。吾岂敢短之哉!又仲尼兼爱,不羞执鞭。子文无欲卿相而三为令尹,是乃君子思济物之意也。所谓达能兼善而不渝,穷则自得而无闷。以此观之,故知尧舜之居世,许由之岩栖,子房之佐汉,接舆之行歌,其揆一也。仰瞻数君,可谓能遂其志者也。故君子百行,殊涂同致,循性而动,各附所安。故有处朝廷而不出,入山林而不反之论。且延陵高子臧之风,长卿慕相如之节。意气所先,亦不可夺也。
吾每读《尚子平、台孝威傅》,慨然慕之,想其为人,加少孤露⑥,母兄骄恣,不涉经学。又读《老》《庄》,重增其放。故使荣进之心日颓,任逸之情转笃。阮嗣宗口不论人过,吾每师之,而未能及。至性过人,与物无伤,惟饮酒过差耳。至为礼法之士所绳,疾之如仇雠,幸赖大将军保持之耳。吾以不如嗣宗之资而有慢弛之阙,又不识物情,闇于机宜,无万石之慎,而有好尽之累⑦,久与事接,疵衅日兴⑧,虽欲无患,其可得乎?
又闻道士遗言,饵术黄精,令人久寿,意甚信之。游山泽,观鱼鸟,心甚乐之。一行作吏,此事便废,安能舍其所乐而从其所惧哉!
夫人之相知,贵识其天性,因而济之,禹不逼伯成子高,全其长也。仲尼不假盖于子夏,护其短也。近诸葛孔明不迫元直以入蜀,华子鱼不强幼安以卿相。此可谓能相终始,真相知者也。自卜巳审⑨,若道尽涂殚则巳耳⑩。足下无事冤之令(11)转于沟壑也。
吾新失母兄之欢,意常悽切。女年十三,男年八岁,未及成人,况复多疾,顾此悢悢(12),如何可言?今但欲守陋巷,教养子孙,时时与亲旧叙离阔,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意毕矣,岂可见黄门而称贞哉!若趣欲共登王涂,期于相致,时为欢益,一旦迫之,必发狂疾。自非重雠,不至此也。既以解足下,并以为别。
此书既行,知其不可羁屈也。
性绝巧而好锻。宅中有一柳树甚茂,乃激水圜之,每夏月,居其下以锻。东平吕安服康高致,每一相思,辄千里命驾,康友而善之。后安为兄所枉诉,以事系狱,辞相证引,遂复收康。康性慎言行,一旦缧绁,乃作《幽愤诗》曰:
嗟余薄祜(13),少遭不造(14)。哀茕靡识,越在襁褓。母兄鞠育,有慈无威。恃爱肆好,不训不师。爰及冠带,凭宠自放。抗心希古,任其所尚。托好庄老,贱物贵身。志在宗朴,养素全真。
曰予不敏,好善暗人(15)。子玉之败,屡增惟尘。大人含弘,藏垢怀耻。人之多僻,政不由己。惟此偏褊,显明臧否。感悟思愆,恒若创痏。欲寡其过,谤议沸腾。性不伤物,频致怨憎。昔惭柳惠,今愧孙登。内负宿心,外恧(16)良朋。仰慕严郑,乐道闲居。与世无营,神气晏如。
咨予不淑,婴累多虞。匪降自天,实由顽疏。理弊患结,卒致囹圄。对答鄙讯,絷此幽阻。实耻讼冤,时不我与。虽曰义直,神辱志沮。澡身沧浪,曷云能补。雍雍鸣雁,厉翼北游。顺时而动,得意忘忧。嗟我愤叹,曾莫能畴(17)。事与愿违,遘兹淹留。穷达有命,亦又何求。古人有言,善莫近名。奉时恭默,咎悔不生。万石周慎,安亲保荣。世务纷纭,只搅余情。安乐必诫,乃终利贞。煌煌灵芝,一年三秀。予独何为,有志不就。惩难思复(18),心焉内疚。庶勖(19)将来,无馨无臭。采薇山阿,散发岩岫。永啸长吟,颐神养寿。
初康居贫,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以自赡给。颖川钟会,贵公子也。精练有才辩,故往造焉。康不为之礼,而锻不辍。良久会去,康谓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会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会以此憾之。及是,言于文帝曰:“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愿以康为虑耳。”因譛康欲助毋丘俭,赖山涛不听,昔齐戮华士,鲁诛少正卯,诚以害时乱教。故圣贤去之。康、安等言论放荡,非毁典谟。帝王者所不宜容,宜因衅除之,以淳风俗。”帝既昵听信会,遂并害之。
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20),《广陵散》于今绝矣。”时年四十,海内之士,莫不痛之。帝寻悟而恨焉。初康尝游于洛西,暮宿华阳亭,引琴而弹,夜分,忽有客诣之,称是古人。与康共谈音律,辞致清辩,因索琴弹之,而为《广陵散》。声调绝伦,遂以授康,仍誓不传人,亦不言其姓字。
康善谈理,又能属文。其高情远趣,率然玄远,撰上古以来高士为之传赞,欲友其人于千载也。又作《太师箴》,亦足以明帝王之道焉。复作《声无哀乐论》,甚有条理。
《晋书·嵇康传》卷四九
〔注 释〕
①安期、彭祖:安期生与彭祖都是传说中的长寿者。②措:通“错”,夹杂。③贤与度会:贤与法相符。④郢质:指庄子所谓的郢人那种气质的知己。《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言匠石神技,得郢人而后显,后因以郢人喻知己。⑤尸祝:古代祭祀时任尸和祝的人。⑥孤露:孤苦羸弱。露,羸弱。⑦好尽之累:尽情直言,不知道忌讳的毛病。⑧疵衅日兴:得罪人的事情每天都会发生。衅,事端。⑨自卜己审:我经过考虑,并且已经决定。审,明悉。⑩若道尽涂殚则已耳:如果无路可走,那也就算了。(11)无事冤之令:不要使我受到冤屈。(12)顾此悢悢:回顾这些便感到很悲伤。悢悢,悲恨。(13)薄祜:福分浅薄。(14)少遭不适:指少时遭父丧。(15)好善喑人:喜欢品评别人的善恶得失。好,喜好。(16)恧:惭愧。(17)畴:通“俦”,同类。(18)惩难思复:面对灾难反复思考。惩难,犹惩戒、惩创。(19)勖:勖勉,勉励。(20)每靳固之:常常吝惜固辞此事。
[相关史料]
嵇康游于汲郡山中,遇道士孙登,遂与之游。康临去,登曰:“君才则高矣,保身之道不足。”
《世说新语·栖逸》
钟士季精有才理,先不识嵇康,钟要于时贤俊之士,俱往寻康。康方大树下锻,向子期为佐鼓排,康扬槌不辍,傍若无人,移时不交一言。钟起去,康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世说新语·文学》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①引。”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世说新语·容止》
嵇康与吕安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驾。安后来,值康不在,喜出户延之不入,题门上作“凤”字而去。喜不觉,犹以为欣,故作凤字凡鸟也。
《世说新语·简傲》
[注 释]
①徐:慢慢地。
上一篇:《寇谦之》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寇谦之》人物故事小传
下一篇:《张廷玉》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张廷玉》人物故事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