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思廉》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姚思廉》人物故事小传
姚思廉(公元557—637年)字简之,唐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仕于陈、隋、唐,官至散骑常侍。太宗曾令人绘其形象列于《十八学士图》。继承父业,专精史学,先后撰成《梁书》、《陈书》,二代史实,多赖以保存。
〔正 史〕
姚思廉字简之,雍州万年人。父察,陈吏部尚书,入隋历太子内舍人、秘书丞、北绛公。学兼儒史,见重于二代。陈亡,察自吴兴始迁关中。思廉少受汉史于其父,能尽传家业,勤学寡欲,未尝言及家人产业。在陈为扬州主簿,入隋为汉王府参军,丁父忧解职。初,察在陈尝修梁、陈二史,未就,临终令思廉续成其志。丁继母忧,庐于墓侧,毁瘠加人①。服阕,补河间郡司法书佐。思廉上表陈父遗言,有诏许其续成《梁》、《陈》史。炀帝又令与起居舍人崔祖浚修《区宇图志》。
后为代王侑侍读,会义师克京城,侑府僚奔骇,唯思廉侍王,不离其侧。兵将升殿,思廉厉声谓曰:“唐公举义,本匡王室,卿等不宜无礼于王。”众服其言,于是布列阶下。高祖闻而义之,许其扶侑至顺阳阁下,泣拜而去。观者咸叹曰:“忠烈之士也。仁者有勇,此之谓乎!”
高祖受禅,授秦王文学。后太宗征徐圆朗,思廉时在洛阳,太宗尝从容言及隋亡之事,慨然叹曰:“姚思廉不惧兵刃,以明大节,求诸古人,亦何以加也”因寄物三百段以遗之,书曰:“想节义之风,故有斯赠。”寻引为文学馆学士,太宗入春宫②,迁太子洗马。
贞观初,迁著作郎、弘文馆学士。写其形像列于《十八学士图》,令文学褚亮为之赞,曰:“志苦精勤,纪言实录。临危殉义,余风励俗。”三年,又受诏与秘书监魏征同撰梁、陈二史,思廉又采谢炅等诸家《梁史》续成父书,并推究陈事,删益傅浚、顾野王所修旧史,撰成《梁书》五十卷、《陈书》三十卷。魏征虽裁其总论,其编次笔削,皆思廉之功也,赐彩绢五百段,加通直散骑常侍。
思廉以藩邸之旧,深被礼遇,政有得失,常遣密奏之,思廉亦直言无隐。太宗将幸九成宫,思廉谏曰:“离宫游幸,秦皇、汉武之事,固非尧、舜、禹、汤之所为也。”言甚切至。太宗谕曰:“朕有气疾,热便顿剧③,固非情好游赏也。”因赐帛五十匹。九年,拜散骑常侍,赐爵丰城县男。十一年卒,太宗深悼惜之。废朝一日,赠太常卿,谥曰康,赐葬地于昭陵。
《旧唐书·姚思廉传》卷七三
[注 释]
①加人:超过常人。②春宫:太子的宫。也称“春闱”。③顿剧:顿时加剧。
上一篇:《姚兴》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姚兴》人物故事小传
下一篇:《姚鼐》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姚鼐》人物故事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