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历史事迹,评价,人物简介
汉武帝初年,在抗击匈奴奴隶主侵扰的战争中,一个为人当奴隶的青年从社会的最底层脱颖而出,成为声威显赫的大将军,他就是卫青。
从放羊娃到皇亲国戚
卫青字仲卿,西汉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其父郑季,原为平阳县吏,奉调为平阳侯曹寿供职,与平阳侯奴婢卫媪私通,生下卫青①。卫青从小随父亲生活,但因系私生子,遭到同父异母弟兄的歧视。他少年时便是一个放羊娃,长大后又被平阳公主选为骑奴,侍奉主人。卫青虽出身低微,但 “善骑射,材力绝人”,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气质。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卫青的姐姐卫子夫被汉武帝看中,选进宫去。卫青也随姐姐到了长安,开始接近武帝。元朔元年(前128年),卫子夫被立为皇后。卫青也随之摆脱了奴隶地位,初被武帝封为建章(宫名)监,继升太中大夫。
当时,西汉王朝正面临着北部匈奴奴隶主贵族军队的严重侵扰。匈奴原是聚集在我国阴山南北草原上的一个民族。秦末汉初时,匈奴冒顿单于(匈奴的最高统治者)乘刘邦、项羽相争之际,指挥三十万骑兵东灭东胡,西驱月 氏(居今甘肃境)、楼兰(居今新疆罗布泊西南),北败浑庾、居射、丁零诸部族,将其领地从阴山南北扩展到内兴安岭、大漠南北、贝加尔湖等广大地区,向南延伸到陕西渭北高原、甘肃陇东和宁夏固原以北地区。匈奴单于为了便于统治,将其领地划分为左、右二部,设左右都耆王(都耆,匈奴语 “贤”之意,故汉族称之为左、 右贤王)。 左贤王辖地东邻濊貊、朝鲜, 西至今蒙古鄂嫩河、克鲁伦河流域; 右贤王的辖地西邻月氏、羌,约有阿尔泰山附近的广大地区,东至今蒙古色楞格河以西地区。在左、右两部之间的鄂尔浑河、土拉河及其南北地区是单于的直辖区域,单于龙庭设在蒙古鄂尔浑河东岸的和硕柴达木湖附近。
匈奴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匈奴奴隶主为了掠夺人口、财物,不断向四邻民族侵扰和蚕食。其中,生产发达,物质丰富的中原汉朝,是匈奴蚕食和袭掠的主要对象。从汉高帝时起,匈奴曾多次侵扰汉境,不仅严重地威胁着汉王朝的统治,也使北部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给北方人民造成了灾难。
从汉高帝到景帝末年,汉王朝鉴于秦汉之际的长期战争,国力衰弱,无力反击匈奴入侵,遂采取和亲政策,把宗室女子嫁给匈奴首领,并每年送去大量金银财物。但这并不能满足匈奴贵族的贪欲,匈奴的军事侵扰仍连年不断。汉武帝继位后,汉朝经过五代皇帝六十年的休养生息,生产得到了恢复,国力大为增强。汉武帝决心以武力抗击匈奴,从根本上解决内地的安全问题。为此从各方面作了准备。
在政治上,采取“推恩法”。进一步削裁封国,打击豪强,巩固和强化中央集权制度。
在经济上,“重农抑商”,发展农业生产。使国家财力充裕,储粮丰足,为抗匈战争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军事上,着重发展骑兵。汉武帝认识到,要想打败匈奴,必须拥有强大的骑兵队伍。因此,他积极发展养马事业。到战争开始前,已是“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完全改变了汉初 “将相或乘牛车”的局面。此外精心训练出精于骑射的骑士,并雇佣归汉的长于驰射的匈奴人担任指导。建立了一支战斗力很强的庞大的骑兵队伍。
组织上,注意培养提拔年轻将领。当时,武帝身边有李广、程不识、公孙贺等抗击匈奴名将,他们武艺高强,作战勇敢,但年龄偏大,又缺少指挥骑兵集团作战的能力和魄力。于是武帝注意在青年将领中培养人才。卫青和霍去病就是武帝发现并大胆提拔起来的两个年轻的将领。
此外,武帝还多次派张骞出使西域,结好远方少数民族,起了孤立匈奴、瓦解敌对阵营的作用。
到元光二年(前133年),汉王朝经过长期充分的准备,已经具备了对匈奴作战的条件。于是,武帝决心改变和亲政策,以武力反击匈奴。这一重大战略决策的决定,为卫青创造了一个施展军事才干的机会。
十年七战 戡定边陲
卫青初露锋芒是在武帝元光六年(前129年)。这年冬天,匈奴骑兵袭扰上谷(今河北怀来县东南),杀掠吏民。汉武帝以卫青为车骑将军,令其同公孙贺、公孙敖及李广各率万骑,分四路北击匈奴。这次作战,公孙敖折兵七千人,李广被俘虏(后逃脱),公孙贺也无功而返。唯卫青出上谷,直捣龙城(匈奴祭天、大会诸部落处),俘获匈奴七百余人而归。武帝见卫青 “有将帅才”,破格封其为关内侯。
此后十余年中,卫青统率汉军铁骑,同匈奴大战七次,“每出辄有功”,先后斩俘敌人五万多。其中最著名的是河南之战和漠北之战。
河南(黄河以南,今内蒙古河套地区)背靠阴山,形势险要,中抱黄河,土地肥沃,是个水草丰美的大牧场。河南距西汉首都长安约千余里,是个十分重要的战略要地。匈奴楼烦王、白羊王占领河南后,以此为基地,不断纵兵南侵,威胁着西汉首都长安的安全。因此,收复河南地区,摆脱匈奴对长安的直接威胁,加大防御纵深; 同时阻隔匈奴东西部的联系,以便尔后汉军反击作战的顺利实施,这是汉武帝对匈奴作战的第一战略目标。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匈奴军又袭扰上谷、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一带,抢夺财物,袭杀吏民。这次武帝毅然改变了过去那种随敌而动,正面抗击的作战方法。为了不受匈奴军袭扰上谷、渔阳的牵制,采取了胡骑东犯、汉骑西击的战略方针。命令卫青、李息率数万骑兵突袭河套地区,乘匈奴左贤王袭扰上谷,无法援救,右贤王部队也毫无防备之机,攻取 “河南”战略要地。卫青接受任务后,分析了当时的形势,看到,如果汉军从长安正面攻打河南匈奴军,飘忽不定的匈奴军必闻风而退,达不到消灭敌人的目的。于是决定采取迂回侧击的作战方法。他率精锐骑兵避开正面敌人,出云中(今呼和浩特市西南),尔后沿黄河西进,潜行千余里,以突然动作袭取高阙(塞名,在今内蒙杭锦后旗东北),切断了匈奴的退路。然后又沿黄河折而南下,直达陇西,突然出现在匈奴侧后方。楼烦王、白羊王措手不及,急率部队西渡黄河逃命。卫青指挥部队乘势掩杀,歼敌数千人,获牛羊百余万头,全部收复了被匈奴占领的河南地区。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意见,在河南地区建立朔方郡和五原郡,从内地移民十万人到朔方定居屯垦,以充实边防力量; 同时派苏建督率十余万人兴建朔方城,并重修秦代的旧长城,把河南建成了既可屏障首都长安,又能出击匈奴的重要基地。这次作战,卫青以巧妙的战略战术克敌制胜,收回了大片失地,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功劳巨大,被封为长平侯。
匈奴贵族并不甘心在河南的失败,对朔方郡和汉朝其它边郡地区,进行了疯狂地报复性进攻。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匈奴多次袭击朔方、雁门、上郡等处。其中匈奴右贤王最为凶悍,他派兵猛烈袭掠朔方郡,企图拼死夺回这块肥美的土地。汉武帝为了巩固朔方,再次发兵反击。汉军的部署是: 卫青率骑兵三万出高阙; 游击将军苏建、强弩将军李沮、骑将军公孙贺、轻车将军李蔡等出朔方,夹击右贤王的王庭; 将军李息、张次公出右北平(郡治在今河北平泉东北),策应卫青等军的进攻,总兵力约十余万人。当时右贤王王庭设在距高阙很远的地方。右贤王骄傲轻狂,认为汉军遥远,一时不能到达,便照常饮酒作乐。不料卫青催兵疾进,马不停蹄,连续行军六、七百里,于深夜突然包围了右贤王的王庭。作战结果,大败右贤王军队,俘获匈奴官兵一万五千余人,牲畜百万头,仅右贤王与其爱妾逃脱。河南之战是卫青参加指挥的第一次战略性反击作战。这一战,大大削弱了匈奴右贤王的力量,巩固了新设置的朔方郡,同时隔断了匈奴中、西两部的联系,为日后各个击破匈奴军打下了胜利的基础。
河南之战的胜利,使汉武帝喜不自胜。卫青对右贤王作战刚结束,武帝即派人捧着大将军印赶到边塞,拜卫青为大将军,统率三军。另对卫青的三个幼儿也分别封为宜春侯、阴安侯和发干侯。卫青居功不骄,把战功归于众人,他恳切地对武帝说: “战争的胜利,都是将士奋勇作战的结果。陛下不仅对我赐予优厚封赏,而且荫及我未有尺寸之功的幼儿,这样无功受禄,让我以后怎么去激励将士们奋勇作战呢? ”①汉武帝听后觉得有理,于是又分别对公孙敖、公孙贺、李沮、李息等人赐爵加封。
此后,骠骑将军霍去病领兵实行深远作战,又取得了河西之战的胜利。这样,经过数年的激战,匈奴奴隶主贵族势力受到严重挫伤,无力再主动进犯汉境,只得退居漠北,企图积蓄力量,卷土重来。元狩四年(前119年),汉武帝为了乘胜扩张战果,毅然决定深入漠北(大漠以北),寻求同匈奴决战,彻底打败匈奴军队。出兵前,武帝从俘虏口中得知匈奴单于在东面,遂决定分兵两路出击: 命骠骑将军霍去病率“敢力战深入”的精锐骑兵五万为主攻,出代郡,与匈奴主力决战。派大将军卫青,节制李广、公孙贺、赵食其、曹襄诸将,率兵五万为助攻,出定襄,牵制匈奴兵力,配合东路霍军作战。为了保障作战的顺利进行,组织了数十万步兵和十四万匹骡马转运辎重。汉军浩浩荡荡深入漠北,开始了最大的一次战役行动。
匈奴单于探知汉军北进,急召汉降将赵信商量对策。赵信得意地说: “汉兵既度幕,人马疲,匈奴可坐收虏耳”①。单于信以为真,遂将主力部队和辎重车辆等远移漠北,企图以逸待劳,坐等汉军上钩。
卫青出塞后,捕获匈奴俘虏,得知了匈奴单于的真实驻地,遂令李广、赵食其两部合并,由东路迂回前进; 卫青率主力由正面北进。拟分进合击,消灭匈奴单于于漠北。当卫青率部经过一千多里的长途行军,穿过大沙漠,进抵赵信城附近时,发现了正列阵以待的匈奴单于部队。按原计划,这次卫青主要任务是配合霍去病作战,故携带辎重物资较多,所率部队也不如东路霍军整齐精干。但卫青面对突然变化的情况,毫不畏惧,沉着指挥。鉴于汉军长途行军,将士疲惫,不能立即投入作战,遂令兵士将武刚车(四周及顶用皮革作防护的兵车)环列成营,然后派五千骑兵去诱惑敌人。匈奴不知是计,出动万骑进击汉军。这时恰值黄昏,大风骤起,刮得飞沙走石,两军对面不能相见。卫青乘机派出两支部队,从左右两翼迂回,包围了匈奴军,斩俘敌一万余。匈奴单于见汉军来势凶猛,自料不敌,遂率亲随数百人突围而逃,汉军与匈奴骑兵一直激战到深夜,杀敌甚众。直到战斗结束时,才从一俘虏口中获悉其单于已弃军而逃。卫青当即派数百轻骑连夜追击,自己率主力紧紧跟随。汉军追击二百余里未获单于,遂乘势进占窴颜山(今蒙古杭爱山南端)的赵信城。这一仗,虽然没有捉到单于,但击溃了匈奴的主力,斩杀敌兵一万九千人,获得大批屯粮,补充了部队,凯旋漠南。与此同时,东路霍去病军也渡过大沙漠,深入二千余里,大败左贤王军队,得胜而回。这次漠北决战,汉军两路共歼敌九万余人,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一时 “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
卫青在这次作战中,能根据敌情变化,机断指挥,当获悉当面敌人为匈奴主力时,亦敢于深入,体现了英勇果决的战斗作风; 在与敌遭遇后,先作好防御准备,稳住阵脚,继而中路诱敌,两翼包抄,终于击溃了匈奴主力。其战术运用是成功的。
汉军班师后,卫青与霍去病同被封为大司马。
一生谨慎 虚怀若谷
卫青十年征战,驰骋边关,战功累累,荣极位显。他不仅有当皇后的姐姐作靠山,而且在封侯以后,又娶了原主人平阳公主为妻子,可以说,地位够显赫,身价够尊贵的了。但卫青既不因战功卓著而轻狂,也不因身为皇亲而骄横,一生谨慎,虚怀若谷,具有一般王侯将相少有的良好品质。
卫青不滥用权力、以势压人。元朔六年(前123年),武帝命大将军卫青率领公孙敖、公孙贺、赵信、苏建、李广等将士十余万人,出定襄反击袭掠朔方的匈奴军。苏建、赵信所率三千余人,恰与单于所率军队相遇,鏖战一日,汉军损失殆尽,赵信率八百骑兵投降单于,苏建只身逃回汉营。卫青询问军正闳(音洪,姓)、长史安和议郎周霸等人: “苏建大败而归,该当何罪?”周霸说: “自大将军统兵以来,还没斩过神将,今苏建损兵折将,理应斩首,藉以树立将军的权威。”闳和安反驳说: “这次苏建以寡敌众,苦战尽日,士卒都没二心,他兵败逃回却要问斩,以后裨将作战失利,谁还敢返回汉营? ”卫青见双方意见不同,表示说: “如果用斩苏建来树立我的权威,那是违背我心愿的,况且我也不敢擅自诛杀,还是请求天子卓断吧”。卫青这位手握重兵,高居尊位的大将军,在处理一个失职将领的问题上,不滥施杀伐,谨慎从事,博得了将士们的称誉。
不宣扬荣耀,培植党羽。卫青出身低贱,竟被封侯赐爵,难免受到当时一般文人墨客的非议。当时有人曾劝他像古代名将那样,“招选择贤者”为食客幕僚,以笼络人心,树立个人声威。卫青谢绝说: “人臣奉法遵职而已,何与招士!”①反对为了个人声誉,而网罗党羽,培植势力。
虚怀若谷,不挟嫌报复。漠北之战中,卫青令李广随赵食其率部东行,原是为了支开李广,以便让曾救过自己命的公孙敖随主力击匈奴单于,给公孙敖创造一个立功封侯的机会。然而李广由于 “东道回远”,迷路失期,回军后羞愧自杀。此事卫青显然是有责任的。李广死后,其子李敢勇敢善战,代父为郎中令。李敢把父亲之死完全归罪于卫青,为了替父报仇,寻机用剑刺伤了卫青。对于此事,卫青以其权利和地位,完全可以将李敢拿获治罪。然而他并没有那样做,而是隐瞒其事,避而不提了。反映出卫青具有博大的胸怀和爱护将领的品格。
卫青自漠北之战后,再没有出征作战。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这位名震一时的军事家与世长辞了。时年五十岁左右。唐人司马贞曾这样记述卫青不平凡的一生: “君子豹变,贵贱何常。青本奴虏,忽升戎行。姊配皇极,身尚平阳。宠荣斯潜,取乱彝章。嫖姚继踵,再静边方”。
注释
① 有学者考证,卫青约生于汉景帝元年(公元前156年)。见张大可《卫青、霍去病生年试探》(甘肃《社会科学》1982年第一期)。① 原文见《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①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① 《汉书·卫青霍去病传》。
上一篇:《卫青》历史事迹,评价,人物简介
下一篇:《史万岁》历史事迹,评价,人物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