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青》历史事迹,评价,人物简介
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县)人。善骑射。初为骑御马直(宫廷卫兵)。
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市),国势强大,屡犯宋边境。宋军屡败,宫廷卫士亦被派前往;青往延州(今陕西延安市),任指使。
宋军屡败,士卒多畏惧不敢前。青常为先锋,临敌披发,带铜面具,出入敌阵,所向披靡,敌莫敢当。战于安远(当在今甘肃境),负重伤,闻敌至,即挺身驰往。由是,众皆奋勇争先。青在延州四年,前后大小二十五战,中流矢八次。
经略判官尹洙曾与青谈论兵事,善之,荐之于经略使韩琦、范仲淹,曰:“此良将才也。”二人见而奇之,待之甚厚。仲淹以《左氏春秋》一书授之,曰:“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自是,青刻苦读书,尽通秦、汉以来将帅兵法,因而益有名。相继任秦州刺史、泾原路副都总管、经略招讨副使。
青出身行伍,十余年而贵,是时面涅犹存(所谓面涅,就是在士兵脸上刺字涂墨,以防止逃跑;士兵在宋代被视为身分低微者)。仁宗令青傅药除字,青指其面曰:“陛下以功擢臣,不问门地。臣所以有今日,由此涅尔,臣愿留以劝军中,不敢奉诏。”以彰化节度使知延州,迁枢密副使。
初广源州(今越南凉山省)人侬智高贡方物,求内附,朝廷拒之。皇四年(公元1052年)四月,遂反,率众五千,沿郁江东下,攻破横山寨(今广西邕宁县东之横山),占据邕州(今南宁市),建大南国。继又占领横(今横县)、浔(今桂平县)等九州,围广州,岭外骚动。仁宗先后命直史馆杨畋等前往讨伐,久而无功,深以为忧,问宰相庞籍:“谁可将者?”籍荐狄青。青亦上表请行。九月,青入对,自言:“臣起行伍,非战伐无以报国,愿得蕃落骑数百,益以禁兵,羁贼首致阙下。”仁宗壮其言,遂授宣徽南院使、宣抚荆湖南北路、经制广南盗贼事,不配副手,授以全权,令安抚使孙沔、余靖受其指挥。
先是,广东钤辖蒋偕和都监张忠皆因轻敌败死,士气大沮。及青至宾州(今宾阳县),戒诸将曰:“无得妄与贼斗,听吾所为。”广西钤辖陈曙恐青独得其功,以兵八千向智高发起进攻,大败。青曰:“令之不齐,兵所以败。”集诸将于堂上,召曙等三十余人,数其败罪,驱出军门斩之。孙沔、余靖相顾愕然。靖(曾迫曙出战)即离席拜曰:“曙失律,亦靖节制之罪。”青曰:“舍人文臣,军旅非所任也。”诸将皆股栗。
青既诛陈曙,令调十日粮,众莫知其意。次年正月十五日,青自将前阵,孙沔将次阵,余靖将后阵,夜至昆仑关(在今邕宁县东北昆仑山上)。时值元宵节,青令张灯结彩,首宴将佐,饮宴彻夜;次夜宴从官,二鼓,青忽称有“病”,入内,使沔主持宴饮。至晓,众未敢退,忽有驰报者云:三鼓已夺昆仑关。
初敌探知青宴乐,不为备。是夜,大风雨。青既度关,喜曰:“贼不知守此,无能为矣。彼谓夜半风雨,吾不敢来也。”即至归仁铺(在今南宁市东北)为阵。十七日,智高方知宋军已度关,乃倾部列三阵以拒之,令士卒执大盾、标枪,穿红衣,望之若火。青亦列阵,以右班殿直张玉为先锋,如京副使贾逵领左路,西京左藏库副使孙节领右路。布阵毕,青令曰:“不待令而举者斩!”及战,孙节战死,敌军气益甚,沔等惧而失色。青起,自执白旗,指挥藏于阵后之蕃落骑兵,张左右翼出敌后交相击之,左者右,右者左,既而左者复左,右等复右,敌不知宋军之所为,大败走,奔邕州。青追奔五十里,捕斩二千二百人。智高夜烧邕州城,由合江(即右江)逃往大理(属今云南省)。
青入邕州城,获金帛巨万,杂畜数千。时敌尸中有衣金龙衣者,众皆以为智高已死,欲上奏。青止之曰:“安知非诈邪!宁失智高,不敢诬朝廷以贪功也。”
初战,孙节战死,贾逵私念:“苟待令,必为贼所薄。且兵法,先据高者胜。”乃引军,抢占山头,既登,敌兵亦至,逵挥军向下冲击,将敌拦腰截断。及战斗结束,逵至帐下请罪,青曰:“违令而胜,权也,何罪之有!”
二月,为护国节度使、枢密副使。五月,仁宗不顾群臣反对,以青为枢密使。青在枢密四年,执掌朝政,被视为低贱之士卒深感自豪。青每出,士卒常指青脸上刺字以矜夸;京城市民常围观,至道路不通。朝臣忌之。嘉元年(公元1056年)八月,京师大水,青避水相国寺,行止殿上。执政闻之益惧,出判陈州。
次年三月,死。时年五十。谥曰武襄。
青谨密寡言,深沉有智略,计事必深思熟虑而后发。行军,必先正部伍,明赏罚,与士卒同甘苦,众皆乐为之用命,无一人敢后者,故每战必胜。尤喜推功与将佐。始与孙沔破敌,谋皆出于青。及乱平,悉以事委沔。沔始服其勇,至是又服其为人,自以为不及也。
上一篇:《沈庆之》历史事迹,评价,人物简介
下一篇:《王全斌》历史事迹,评价,人物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