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玄》历史事迹,评价,人物简介
谢玄,字幼度,东晋名将,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生于晋康帝建元元年(343年),卒于孝武帝太元十三年(388年)。从他的家世看,三代多为晋朝的达官显贵。谢玄的祖父谢裒,官至太常卿; 父亲谢奕,曾为安西将军、豫州刺史,都督豫、司、冀、并四州军事; 叔父谢安更官至东晋宰相。
谢玄自幼丧父,跟随其叔父谢安长大。他天资聪明,勤奋好学,深得谢安器重。有一次,谢安出于对儿孙的厚望,把所有子侄召集在一起,问大家: 作父母的为什么期望儿孙们一个个都能出类拔萃呢?众人闷不作声,谢玄却当即答道: “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好的子弟就象香花佳木一样,想使它生于堂阶之前,以耀门庭)。”①一席话,说的谢安十分满意,十分高兴。到了青年时期,谢玄的才能也逐渐成熟起来,但他不愿去做官,官府屡聘,总是不肯就职。后来,晋明帝的女婿桓温钦佩谢玄的才略,将其聘入府中,作为幕僚,又转为征西将军桓豁的司马,监北征诸军事。
谢玄生活的年代,正是东晋偏安江南,北方依然处于十六国封建割据的时期。他八岁那年,原在今甘肃的氐族首领苻健率部进入关中,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建立前秦政权。苻健死后,其侄苻坚杀君夺位,自立为大秦天王。苻坚重用汉人王猛治理朝政,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前秦 “兵强国富”,②势力迅速发展。晋海西公太和五年 (370年),东向灭了鲜卑慕容氏建立的前燕; 简文帝咸安元年(371年),吞并了同族仇池; 孝武帝太元元年(376年),灭了鲜卑拓拔氏建立的代和汉族张氏建立的前凉; 宁康元年(373年),占领了东晋的梁(州治今陕西汉中)、益(州治今四川成都)二州。整个黄河流域及江、汉上游均在其控制之下。秦军拥有骑兵近三十万人; 步兵可征集六七十万人。与江南东晋相比,无论在地域、军事实力等方面均占优势。
苻秦的强大,严重威胁着东晋的安全。孝武帝太元二年(377年),晋帝颁诏征选文臣武将可以镇御北方者。谢安“违众举亲”,力荐谢玄。谢玄时年三十四岁,遂被拜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广陵相,负责长江以北征讨诸事。
消息传出,立即引起朝中议论。中书郎郗超虽素与谢玄不和,但他听说谢玄为将,也不能不叹服地说: “安违众举亲,明也; 玄必不负举,才也。”认为谢安敢于违背一般人的意志,推举自己的亲人,这是深明大义的表现。谢玄之所以不负其举,是由于有着过人的才能。当时,朝中群臣由于不了解谢玄的才识,听后不以为然。郗超遂以自己的亲眼所见,解释道: “吾尝与玄共在桓公府,见其使才,虽履屐间,亦得其任,所以知之。”①池通过谢玄在桓温府中量才用人的情况,说明谢玄的才能,将会不负众望。群臣听后才信服不疑。
谢玄,出任建武将军,负责长江防务,是在东晋面临强敌压境的情况下,可以说是受命于危难之际。他能否挫败苻秦的进攻,就看他能否采用灵活机动的战法,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改变被动的局面。
彭城解围 三阿破敌
谢玄就职后,驻军广陵(今江苏扬州)。他在当地招募勇士,加紧训练,组建了一支战斗力颇强的新军—— “北府兵”①。他还从中选拔培养了一些智勇之士,诸如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刘牢之,东海(今江苏东海西北)人何谦,琅邪(今山东临沂北)人诸葛侃,乐安(今山东淄博西北)人高衡,东平(今山东东平西北)人刘轨等,都成为谢玄得力将士。谢玄任命刘牢之为参军,战时常领精锐为前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由于 “北府兵”将士多系北方流民,他们思乡心切,对秦作战十分坚决,勇猛顽强,所以威镇江淮,秦军望而生畏。
孝武帝太元三年(378年),苻坚派其子苻丕,率兵十七万,分四路会攻襄阳(今湖北襄樊); 另派大将彭超率兵七万分路进攻彭城、淮阴(今江苏淮阴东南)、盱眙(今江苏盱眙东北),企图东西并进,夺占江淮战略要点,为会攻建康(晋都,今南京)创造条件。东晋方面遂发兵两支援救: 一由车骑将军桓冲率领,西上救援襄阳; 一由谢玄率领,救援彭城。
彭城,位于泗水、汴水汇流处,位居中枢,四面通达,是北上黄河、南下江淮的战略要地。秦东路将领彭超在八月间,即将彭城团团围困。当谢玄发广陵军至泗口(今江苏清江县东南)时, 晋彭城太守、 龙骧将军戴逯已被围半年, 力将不支。谢玄所部虽有万余,但相对寡弱,难于突破秦军,立解城围。当务之急是沟通与彭城守军的联系,报知救兵已至,振其士气,作好内应外和的工作。
但是,围城秦军戒备森严,无法入城。晋军攻既无力,入又无隙。正当谢玄苦无入城之策的时候,部将田泓慨然愿往。田泓主张 “没水潜行趋彭城”①。谢玄闻听,感到唯有此计,当可一试。于是,派田泓依计而行。不料,田泓将到城下,却被秦军捕获。秦军以重金奇帛收买田泓,让他传语城中,单说南军已败,以消弱守军斗志。田泓佯装允许,到了城下,却大声报知城中将士说: “南军垂至,我单行来报,为贼所得,勉之(努力呀 )! ”②说罢,被秦军杀害。
谢玄沟通了与城内守军的初步联系,稳定了军心。但此时,西线襄阳已陷,彭超借势逞凶,围城愈急。晋军无力与城内守军内外夹攻,挫敌凶锋,于是,谢玄便采用了一个声东击西,逼敌自退的破围之策。他侦察得知: 彭超虽大兵围困彭城,将主力部署在城东泗水沿岸,可是,他的辎重全部存储于彭城以北的留城(今江苏沛县东南),攻留城为秦军必救。于是,他派部将何谦,故意扬旗鸣角,绕过彭城,兜击留城; 自己则亲率主力作好迎接守军突围的准备。果然,彭超发现晋军抄袭后路,慌了手脚,赶忙督队撤除彭城之围,回保留城。谢玄见敌中计,遂命何谦改道直奔彭城。彭城守军也乘机突出城外,会合何谦,移兵泗口。这样,谢玄采取攻其必救、调虎离山之策,解救了彭城之围。
彭超见中了谢玄的调虎离山之计,悔之莫及。第二年二月间,又纠合部众进据彭城,南下淮阴。四月间继续南下,与从襄阳东下的毛当、王显所部秦军二万余人,会攻淮南(今安徽淮南市西南)。五月十四日,彭超攻占盱眙,又以六万之众进围三阿(今江苏高邮西北)。其势汹汹,前锋距广陵仅约百里。同时,秦将毛当、毛盛等率骑二万袭击堂邑(今江苏六合西北),将四万晋军击溃。面对秦军西、北两个方向的步步压逼,晋都建康为之大震。孝武帝一面急命征虏将军谢石,率水军北屯滁中(今安徽滁河流域);一面急命广陵一带的谢玄,北援三阿。
谢玄接诏后,立即率队北至白马塘(湖名,今江苏宝应西北)畔。当时,彭超、俱难等,在兵围三阿的同时,西据盱眙、北据淮阴,企图利用三阿、盱眙、淮阴三地鼎足相犄之势,互为支援。在三阿一带,他们则依靠山势,摆下了层层围困阵式,企图置三阿晋军于死地。这样,谢玄要解除三阿之围,关键是攻破重围。为了不使盱眙、淮阴之敌南下增援,破敌之法只有速战。面对这种态势,谢玄在进攻三阿围敌时,采取了勇猛迅捷、直冲敌营的战法。首先,他集中全部兵力与三阿晋军内外配合,水陆夹击,大败彭超、俱难于白马塘一带。秦军六万余人被击溃。五月十二日,谢玄又乘敌混乱之机突破三阿的重围,迫使彭超退守盱眙。为了不给敌军以喘息机会,谢玄立即会合驻守三阿的幽州刺史田洛所部,合兵五万,一鼓作气,乘势进击,直逼盱眙。六月初七日,再次大败彭超、俱难军,夺回盱眙城。秦军仓惶北退淮阴。
淮阴,滨临淮水,是水陆交通要道。为了断敌退路,彻底歼灭来犯秦军,谢玄派何谦等率舟师,趁海水倒涨之机,绕道西上,焚毁淮水上游的秦军兵桥,断敌退路; 接着,谢玄率队猛扑淮阴城。彭超率少数部队企图抢渡淮水北逃,又遭谢玄追击,大败于君川(盱眙北)一带。这时,由于刘牢之依计攻破了秦军事先设在淮水的浮桥,李都又破坏了秦军的运船,秦军士卒、将帅拥挤于淮水南岸,北渡不能,南攻不可,慌乱一团。晋军乘势冲杀,很快全歼秦军。敌将彭超、俱难仅以身免。
三阿之战,谢玄以强大攻势,集中兵力,破敌之围,继而连续作战,穷追不舍,陷秦军于疲于奔命,难于应付之地,直至全歼敌人。这一战,不仅为东晋王朝解除了来自江北的威胁,而且改变了自襄阳失守以来江南民心不稳、兵心不振的颓势。此后,谢玄固守江防,威名远扬。晋孝武帝以军功封谢玄为冠军将军,加领徐州刺史,封东兴县侯。
突袭洛涧 淝水决战
三阿惨败,使苻坚恼羞成怒。孝武帝太元七年(382年)十月,他凭着地广兵多,决心亲自将兵,全力东下,与晋军进行决战。他不顾胞弟苻融及亲臣、爱妃、太子、幼子一再好言劝阻,一意孤行。扬言: “吾强兵百万,资仗如山”;“以吾之众,投(马)鞭于(长)江,足断其流”,①骄狂之态不可一世。第二年八月十八日,苻坚决然发兵九十万,分中、西、东三路东下。九月间,苻坚率中路大军进至项城(今河南沈丘),前锋抵达颍口 (颍水入淮处,今安徽寿县西南); 东路幽、冀二州之兵抵达彭城; 西路蜀汉之兵也开始顺流东下。秦军“东西万里,水陆齐进,运漕万艘”②,大有席卷江南之势。
面对秦军进攻,晋帝在命令桓冲控制长江中游,阻止西路秦军东下的同时,任命谢石为征讨大都督、谢玄为前锋都督,与谢琰、桓伊等率八万 “北府兵”,沿淮河西抵秦军主力,另派胡彬率水军五千增援寿阳(今安徽寿县),以作侧应。
起初,由于秦军来势凶猛,东晋满朝惊恐,谢玄也是颇为紧张的。但是,他的叔父谢安出人意料的镇静,给了谢玄很大的影响。这天,谢玄急匆匆地向叔父询问破敌之策,谢安神色坦然良久才若无其事地回答说:“已别有旨(已另有安排)。”谢玄不便再问,又着实放心不下,便令部将重入问计。谢安仍平静而不作答。不仅如此,谢安还带领谢玄等从容镇静地出游山墅,对坐“围棋赌别墅。”①这种临大敌而不慌,从容如常,沉着谋划的风度,给了谢玄冷静处置敌情的力量,从而稳定了军心。十月,谢玄、谢安率队屯扎洛涧东岸。这时,胡彬因进援寿阳不及,退守硖石(今安徽凤台县西南)。谢玄与洛涧西岸秦军梁成所部,隔水列阵,成对峙之势。梁成率兵五万,以洛涧为险,筑垒立栅,作了固守的准备。
谢玄对于秦军的进攻态势是作了冷静分析和周密措置的。当时,苻坚挟众恃强、灭晋心切、傲慢轻敌,故兵力分散,战线极长。各路大军既不能协同,又首尾难顾: 东路进至彭城时,西路才刚发蜀汉; 中路苻坚进至项城时,其尾部才刚到达长安。秦军虽号称百万,但真正抵达淮水一带的兵力并不雄厚。摆在晋军面前的是速战速决,在其大部队没有赶来前,打掉敌先头部队的气焰,给后续秦军以强大威慑。恰在这时,洛涧一带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情况: 驻守硖石的胡彬所部晋军,因久驻无援,粮尽难支,故派使东往洛涧报知谢玄、谢石。不料,使者被秦军捕获,军机泄露。驻在寿阳的苻融便赶忙向项城的苻坚报告了这一消息,认为 “贼少易擒,但恐逃去,宜速赴之”②。请求苻坚,立即出兵。苻坚闻讯,喜不自禁,顾不得率领大军,仅带轻骑八千急驰寿阳,准备趁机进攻硖石。硖石位于洛涧之西,是淮水中游的一个重要隘口,尤与寿阳城紧临相对,互为依托; 硖石一失,洛涧谢玄部队就失去了上游屏障,容易受到寿阳秦军顺流而下的直接攻击。但是。正由于秦军把主要力量投入硖石,故下游梁成所部即显孤弱。这给谢玄在洛涧一带发动攻击,提供了机会。
当时,苻坚急于想在寿阳一带与晋军决战,为了防止晋军畏战自退,他要求部众对他亲临寿阳保守秘密,甚至下令“敢言吾至寿春者拔舌”①。此外,苻坚自作聪明,派朱序前往洛涧说降。朱序是在襄阳失守时被俘的晋将,“身在秦营心在晋。”到了晋营后,他非但不作劝降,反而向谢石、谢玄报告了寿阳秦军的情况,建议晋军: 乘敌大军未集,迅速出击,败其前锋,夺其士气,逐步粉碎秦军的狂妄计划。这些情况,进一步坚定了谢玄乘机反击的决心。
十一月,谢玄毅然改变了谢石“坚守不战,以老秦师”的计划,采取了转守为攻,先取洛涧,挥师西上,与秦军决战寿阳的战略方针。他命令部将刘牢之,率精兵五千,立即进攻。对岸梁成闻讯,仓促依水列阵。为了给予敌人以突然打击,刘牢之避开白昼,隐蔽企图,趁夜抢渡,直冲梁成大营,同时分兵北据淮河渡口。秦军遭到突然冲击,混乱不堪。“北府兵”将士则趁机冲杀,阵斩梁成、梁云及弋阳太守王咏等。秦军步骑失去统帅,争渡淮水,又遭到预先抢占渡口的晋军的拦击,遂全线大败。这一战,谢玄抓住了苻坚扼于寿阳,梁成孤军布扎洛涧的机会,以勇猛迅速的攻势,直冲敌营,突然进击,完全打乱了对岸秦军的防御布署。他们以五千之众,战胜了十倍于己的秦军,取得了歼敌一万五千余人的重大胜利,一举歼灭了敌前锋部队,极大地鼓舞了晋军的士气。
洛涧反击胜利后,谢玄立即督师沿淮水西进,实施与苻坚决战的计划。晋军新胜,斗志高昂,声势浩大,直逼淝水。淝水临近寿阳城,是淮水的一条支流。坐镇寿阳的苻坚满以为晋军不堪一击,却不料前敌大败,谢玄瞬间即逼至眼前了。所以,赶忙登城观望。他见晋军声势浩大,阵容严整,开始惊恐起来。继而疑神疑鬼,望见对岸 “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他责斥苻融说: 晋军如此强劲善战,怎么能说它弱呢!在怅然失意,万分惊恐之余,苻坚急令部众靠近淝水,列阵阻击。秦晋两军又以淝水为界,隔水对阵。
秦军凭借淝水扎营拦击,晋军不得渡。如果拖延,待项城秦军大队赶到,晋军将陷入全面被动。机不可失,时不我待。于是,谢玄利用苻坚骄气未消,希图速战速决的心理,和前锋刚败,兵心不稳的机会,派出使者急入寿阳向苻坚挑战。晋军使者首先见到苻融说: “君悬军深入,而置阵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阵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 ”苻坚的部将,接受了洛涧战败的教训,隐痛未消,都认为: “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①主张扼守淝水防线,因险设阵。可是,高傲横蛮的苻坚急欲决战。他认为,洛涧一战虽然失败,但晋军力量毕竟没有秦军雄厚,眼下正是灭晋之机,决不能避战示弱。于是,他对将领们说: 你们尽管率队后撤,让晋军渡河,待到他们渡过淝水,背水陷阵,进退无术之时,我出动铁骑数十万突然发动攻击,必可一举获胜。②苻融也同意苻坚的这种主张。于是,秦军撤出淝水沿岸阵地,向后退却。同时,通知了谢玄渡河决战的时间。
苻坚企图发挥秦军步骑优势,趁晋军渡河背水之时,聚歼于淝水之滨。可是,他没有想到,“两阵相向,退者先败,此用兵之常势也。”①秦军刚在洛涧吃了大败仗,军心本来就慌恐不安,临阵退却又进一步挫伤了士气; 秦军中大部分官兵又是苻坚出征前从北方 “民每十丁遣一兵”②而强行征募来的,他们已十分厌恶苻坚的残酷统治; 过去苻坚收俘的许多晋军降将,也身在秦营心在晋,怀有伺机反水之心。所以,秦军官兵接到撤退令以后,个个争相奔逃。身困秦营的晋军旧将朱序等人,又趁机在阵后大声呼喊“秦兵败矣! ”③故意制造混乱。秦兵都以为真败,自相惊扰,致使全线大溃,一时无法制止。谢玄、谢琰等乘势率八千骑兵渡过淝水,追杀逃敌。苻融本想骑在马上从容看个究竟,不料秦军全线溃逃,于是他赶忙驰向阵前,企图压住阵脚。一支溃军涌来,将他的坐骑冲倒,他还没有来得及站稳,就被追上来的晋军击毙。苻坚抱头鼠窜,肩中流矢,身负重伤。秦军失去指挥,更加慌乱,听到“风声鹤唳” (风吹鹤鸣),皆以为晋军追至。④为了逃命,人马自相践踏及投水溺死者不可数计。当时,正值十一月严冬季节,北逃溃兵草行露宿,啼饥号寒,因苦累冻饿而死者十有七八; 沿途丢弃牲口十余万头; 军资器械及珍宝堆积如山;连苻坚称帝所坐的 “云母车”⑤,也丢在了逃跑途中。狼狈之状,无以言表。待到苻坚逃至洛阳时,原来百万大军,只剩下十几万人了。
淝水决战,谢玄及时抓住敌主力未至,前锋惨败的机会,把握了苻坚骄狂蛮横,急欲求战的心理状态,投其所好,创造战机,先诱使敌军撤阵自乱,然后乘势追击,一举获胜,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范例。这一战,彻底粉碎了苻秦大举灭晋的企图,扭转了晋军被动的局面,为稳定江南局势,收复江北失地,起到了重要作用。战后,晋孝武帝论功封赏,封谢玄为前将军,并给予他临阵斩将的特权; 谢玄固辞不受,晋帝只好以赐银百万、五色丝绸千匹表示慰劳。
淝水败秦后,谢玄为前锋都督,分兵三路乘胜进击,经略淮北。西攻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克复兖州(治所于今山东郓城); 又在吕梁水系筑坝导流,广辟漕运; 继而北伐青州(治所于今山东益都北)、冀州(治所今河北磁县南)、豫州(治所洛阳)等地,连收三魏,黄河南北大片土地被收复。征战中,谢玄十分注意优待前秦降将、降卒,以瓦解敌军。苻坚的儿子降晋后,请求接济粮食,谢玄一次就赠米二千斛,其他降将也都授予了官职。但是,正当谢玄挥师进取之际,谢安病故,司马道子掌执朝政,开始排挤谢氏势力。接着,以 “征役既久,宜置戍而还”①为名,削减谢玄的兵权,强令收兵息战。结果,以翟辽、张愿为首的一些降将又相继叛晋,黄河以北重新陷入动乱。谢玄以为自己处置失当,上书要求解除自己所有职务,晋帝不允。谢玄回撤后,患病卧床,担心不能胜任其职,贻误大事,又连续上书十余次要求解职,均未获允。他心绪焦躁,病情加重,后移住淮阴,又应诏移镇东阳城(今山东益都北),后被任命为皇帝的高级侍从、左将军。晋武帝太元十二年(387年)正月,被调任会稽(今浙江绍兴) 内史。谢玄拖着病体,乘车赴任,第二年,卒于任所。谢玄死后,晋孝武帝司马曜颁诏追赠其为车骑将军,谥号献武。
注释
① 《晋书·谢安列传》。② 《晋书·苻坚载记》附王猛传。① 引文均见《晋书·谢安列传》。① 晋人谓京口(今江苏镇江)为“北府”,谢玄在此一带招兵、编练,故得名。① 《资治通鉴》卷一百○四,晋孝武帝太元四年。② 《晋书·谢安列传》。①② 《资治通鉴》卷一百○五,晋孝武帝太元八年。① 事及引文均见《晋书·谢安列传》。② 《资治通鉴》卷一百○五,晋孝武帝太元八年。① 《晋书·苻坚载记下》。寿春,即寿阳。① 引文均见《资治通鉴》卷一百○五,晋孝武帝太元八年。② 《晋书·苻坚载记》及《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孝武帝太元八年称: “使之半渡” ,或“因其济水” 而击之。本处采用《晋书·谢安列传》及《太平御览》卷三○九,《兵部·战中》之说。① 《资治通鉴》卷一百○五,晋孝武帝太元八年,胡三省注。②③④ 《资治通鉴》卷一百○五,晋孝武帝太元八年。⑤ 云母车,以云母代纱所饰的车乘,为帝王及王公专用。① 《晋书·谢安列传》。
上一篇:《谢玄》历史事迹,评价,人物简介
下一篇:《贺拔岳》历史事迹,评价,人物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