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文光》历史事迹,评价,人物简介
太平天国失败以后,在辽阔的黄、淮平原上,又崛起了一支革命劲旅,曾经打得僧格林沁全军覆没,打得湘军丧兵折将,打得淮军一再溃败。这支劲旅的统帅,就是老百姓称之为“智勇双全是遵王” 的赖文光。
赖文光是广西人,生于1827年,早年事迹不详。1850年参加太平军,转战到南京后,在天朝内担任文官职务。1856年,因天京内讧,朝中战将凋零,他又弃文就武,参加过太平天国后期的历次重大战役,是英王陈玉成部下的重要将领。
安庆失守后,他建议陈玉成迅速派兵联合张乐行率领的捻军和苗沛霖的团练,巩固江北局势; 同时派出一支奇兵,向荆州和襄阳地区进军,从敌后牵制湘军并扩充兵力,以图收复安庆、巩固天京。这一建议显露了赖文光具有战略远见和善于谋略的特点。可惜陈玉成当时没有采纳。
1861年,洪秀全封赖文光为遵王。1862年初,他奉陈玉成之命,随扶王陈得才远征西北。1864年,这支远征军回救天京途中,在鄂东被清军打败,主将陈得才服毒自杀。在这危急时刻,赖文光率领所部几千人,甩掉了清军的追击,转移到了豫南地区,决心重振旗鼓,继续进行太平天国的未竟事业。
整编捻军 创新战术
1863年春,捻军的根据地皖北雉河集(今安徽涡阳)地区被清军攻陷,盟主张乐行不幸殉难。捻军余部在任化邦、张宗禹、牛宏升、李蕴泰等将领的率领下,投奔了回救天京的太平军远征军。陈得才死后,他们率领几万捻军战士跟随赖文光到了豫南。险恶的局势,失败的教训,使他们深刻认识到,只有同太平军密切合作,只有接受太平军的统一领导才有出路。因此,他们共同推戴赖文光为最高领导,表示 “誓同生死,万苦不辞”①。与此同时,江南不少太平军余部也纷纷渡江北上,前来投奔赖文光,首王范汝增(原是忠王李秀成的部将)就是其中之一。在这种情况下,赖文光毅然接受大家的推戴,肩负起了统帅两军余部的重任。
为了迎战力量强大的清军,打开斗争的新局面,赖文光以罕见的魄力和智慧,对人数占主要成分的捻军余部进行了整顿和改编。
首先,确立了远大的政治目标。捻军过去斗争的目标比较短浅,仅仅提出了 “打粮”、“打家劫舍”等口号,没有长远的奋斗方针。赖文光明确提出: 要 “披霜蹈雪,以期复国于指日”②,也就是要恢复太平天国,推翻满清王朝。这个目标的明确,大大提高了捻军的政治觉悟,加强了捻军的政治素质。
其次,组成了集中统一的正规部队。捻军过去实行黄、白、黑、红、蓝五旗军制,共推张乐行为盟主。每旗分总旗、大旗、小旗三级,但各级编数无定额,成员也不固定,有战斗时,临时拉队伍,打完仗各自回家,没有形成一支正规的军队,处于半兵半民的分散状态。赖文光对此进行了五个方面的改编: 第一,在组织方面,他以捻军五旗军制为基础,制定了严密的编制,规定每一大旗下分五十小旗,每一小旗下分十馆,每馆统兵五十,各旗将领均由统一任命; 第二,在成员方面,他将太平军将士与捻军将士混合编组,使两军密切结合,便于将太平军的好作风传给捻军,也有力地改变了捻军中游民成分的比例; 第三,在兵种方面,他依据捻军骑兵多的情况,依据长江以北多平原的特点,断然改变太平军过去以步兵为主的旧例,决定“易步为骑”,减少步队,以马队为主。在步队中也配备了大量的马匹和骡、驴,加强了步队的运动能力; 第四,在制度方面,全部实行太平军的军事制度,沿用太平天国年号、历法、封号和印信,实行太平军的一整套纪律和行军作战的条例、条令; 第五,在训练方面,取消捻军半兵半民、无军事训练的旧制,按照太平军的练兵制度和方法,实行严格的军事训练。由于这一改编,捻军一举变成为一支战斗力极强的新军,史称新捻军或太平天国新军。
再次,摸索了一套新的战术。依据捻军有精骑善走的特点,为了对付主要敌人僧格林沁的蒙古马队,在“易步为骑”的基础上,赖文光在战斗中逐步创造出了一种快速灵活的流动战术。这种战术,主要分两种形式: 一种形式是专用骑兵进行高速度的运动,避开强敌,牵着敌人疲于奔命,然后以两翼包抄的方式伺机杀回马枪或进行伏击,用捻军自己的术语说,叫做 “多打几个圈”; 另一种形式是马步联合作战,发起攻击时,每一骑兵夹带一名步兵,组成团阵,从四面八方围裹,马、步并进,往往能全歼围敌。这种战术的基本特点是: 有把握的仗就打,没有把握就跑,在流动中再寻找有把握歼敌的战机。这种战术的实行,为捻军取得辉煌战果奠定了重要基础。
以走制敌 伏歼僧王
僧格林沁的蒙古马队是清朝特别倚重的王牌军。这支王牌军,曾在山东打败了太平天国的北伐军,僧格林沁因此被晋封为亲王。后来又在皖北打败了捻军主力,在鄂东打败了陈得才统率的太平军。为了进一步向主子邀功请赏,僧格林沁企图一口再将整编后的捻军吃掉。此时,赖文光也决心首先消灭这个死对头。革命与反革命的角逐之战随即展开了。
1864年12月7日,赖文光率领部队在襄阳和僧格林沁接仗,首战告捷。12月2日,在河南邓州唐陂又与僧格林沁交战,僧格林沁仅带出数十骑人马狼狈逃命。1865年1月29日,赖文光又挥军在鲁山大败僧军。此后,他尽量避免和僧军大战,主要采取牵着敌人鼻子转圈的方法,进行远距离、大幅度的流动。
1865年2月初,赖文光率领捻军,冒着漫天风雪,逼近叶县,随即东走襄城,接着向新郑、尉氏进发,兵锋直指省城开封。当僧格林沁赶到尉氏阻击时,赖文光忽然掉转兵锋,折向东南,到双洎河一带活动。2月13日,僧格林沁追到鄢陵附近。赖文光趁僧军人困马乏之机,突然回军进击,将其马匹消灭过半。僧格林沁见自己一败再败,便决定放弃追赶,暂驻鄢陵,进行休整,等待清王朝给他补充人马。
赖文光发现僧格林沁不追了,立即南下西平,东南趋汝阳,扬言要取道信阳,进攻湖北,以此引诱僧格林沁继续追赶。僧格林沁果然中计,很快从鄢陵拔队南追。赖文光牵着僧格林沁走新蔡、正阳、息县、信阳、确山,三月,稍与僧军接仗,又走西平、郾城、扶沟、睢州,转了一个大圈。4月初,赖文光挥军越过黄河旧堤,以日行二百余里的速度,由考城进入山东。再经曹县、定陶、城武、汶上、宁阳、曲阜,渡过汶河,前锋直逼济南,将僧军远远地抛在后面。然后又领兵回渡汶河,南走邹县、滕县、峄县、郯城,进入江苏,经海州、沭阳、邳城,重回山东郯城,复经薛城、宁阳、汶上,西进范县、濮州。在此会集了大批人民起义的武装,壮大了队伍。
从表面上看,赖文光率领捻军东奔西走、南进北返,似乎陷入了一种无目的的盲目流窜状态。其实,这正是赖文光的高明之处,他的目的是以迅速的走,即打圈,一方面迷惑僧格林沁,使其误以为捻军已溃不成军,助长其骄傲轻敌情绪; 另一方面以此拖垮僧军,迫使其欲战不得、欲罢不能、只得疲于奔命,以便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地点全歼这支所谓的王牌军。因此,赖文光完全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僧格林沁却将赖文光主动的走看作是 “粮匮”,是不得不“流窜就食”。因此,他下决心穷追不舍。三旬之间,追达三、四千里。僧格林沁本人到了衣不解带、寝食俱废的程度。有时一天吃一顿饭,有时一顿饭也不吃,下马在路边休息一会,喝几杯烧酒,振作一下精神,又策马狂追。有时一夜竟追赶三百多里。追得他头脑发昏,脾气发暴,谁也不敢劝说; 追得他手疲不能举缰索,就用布带束腕吊在肩上驭马。由于这样狂追,步队跟不上马队,劣马跟不上好马,队伍前后相隔近千里。将士们几天吃不上一顿饭,睡不上一次觉,死去了好几百人。部队中牢骚满腹,怨气冲天,士气完全被拖垮了。清王朝看出了这种穷追的危险性,连连发来谕旨,要他休养士马,不要亲临前敌。但是,发昏的僧格林沁听不进去,他疯狂地要和捻军决战。可是,赖文光把握住了僧格林沁的脉搏,不到他精疲力竭之时,就是不和他决战。
1865年5月14日,赖文光率军进抵曹州境内。这里地处豫、鲁、冀三省交界,清军守兵比较薄弱,又是山东反清起义军长枪会的故乡,群众条件好。赖文光认定,这是聚歼僧军的好战场。他便将几万名捻军埋伏于曹州荷泽县北高楼寨沿黄河堤外的柳林之中以及附近的麦田里,布下了一个东、西、北三面伏兵的口袋阵势,留下南面一条路让僧军来钻。同时,赖文光认为,僧军中最凶悍的一股是陈国瑞,决定在战斗打响后,首先集中兵力攻打陈国瑞,以便收破竹之势。为了鼓舞大家的斗志,赖文光激励将领们说: “这里前有黄河,后有追兵,如果打败,我们就会全军覆没,没有一个能活着回去。因此,我们必须拼死一战。
5月18日上午,僧格林沁率兵追到高楼寨,这个狂妄一世的清军大帅,得意洋洋地遣员传令曹州知府,给他预备五百头猪,五百只羊,说他今天要犒赏将士。却没有想到,赖文光早已给他安排好了丧身之地。
赖文光见僧格林沁追来,便派出一部分马队和步队,虚张声势,分成三路到寨前迎战。但是略一接触,就佯败而退,且战且走,将僧军引向伏击阵地。僧格林沁不知是计,便分左、中、右三路紧追不舍。中午时分,僧军全部钻入捻军的口袋阵中。于是,赖文光一声令下,轰然一声炮响,马队立即向敌军两翼包抄过去,封住袋口。其他伏兵也一齐杀出,从四面围裹猛攻。步兵挺着长矛,骑兵舞着利刀,猛烈冲杀,佯败部队也反戈一击,一时枪声大作,杀声震天。
在赖文光的指挥下,捻军首先将僧军左路陈国瑞部冲垮,歼灭该路四千余人。陈国瑞负伤后,仅带了一百余人逃出重围。陈部一垮,另外两路溃不成军。赖文光转而主攻中路,将僧格林沁团团围住。僧格林沁几次用洋枪突围,都被击退。打到天近黄昏时,僧格林沁率残部退到柳林旁的一个小废寨中,凭寨进行顽抗。赖文光令部队四处点火,环寨筑垒掘壕;同时在寨外柳林、麦地伏兵以待,形成外围防线。
当夜三更时分,僧格林沁带着残兵败将,趁夜色阴沉,凭借洋枪洋炮,冲开了一条血路,突破了第一道防线。但是,却跑进了黑森森的柳林之中,正好投进了赖文光设下的第二道罗网。立即被捻军四面围攻。天亮之前,大规模战斗结束了,除陈国瑞率一百多人漏网外,僧军一万一千多人全部被歼,显赫一时的王牌军彻底覆灭了。
僧格林沁在狼狈逃窜时,被捻军步兵用长矛刺伤,从马上掉了下来,急忙钻进麦田,企图逃跑。正好被捻军战士张皮绠发现,他箭步追上去,手起一刀,结束了这个王牌军大帅的性命。消息传开,将士们心里乐开了花,他们摘下这位王爷的“三眼花翎红顶”戴在自己头上,庆祝胜利。“百姓听说僧王死,人人心里都快活。”①太平天国失败以来的危局初步好转了。赖文光因此威名远扬。
纵横驰骋 突破河防
僧格林沁覆灭后,清王朝赶忙调来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曾国藩,任命他为钦差大臣,负责镇压捻军。老奸巨滑的曾国藩,吸取僧格林沁的教训,制定了三条新策略: 第一是查圩。清理户口,实行连坐法,修筑圩墙,切断捻军与群众的联系;第二是重点设防。在江苏的淮安、徐州、海州,山东的兖州、沂州(今临沂)、曹州、济宁,河南的归德、陈州,安徽的庐州、凤阳、颍州、泗州等十三城驻扎重兵,以点制面,以静制动; 第三是布置河防。以水深流急的淮河、黄河为南、北防线,以运河与沙河、贾鲁河为东西防线,沿运河与沙河、贾鲁河修筑长墙和堡垒,驻扎重兵,分段扼守。将捻军逼到山密田多的鄂、豫、皖边,使其无法施展其流动作战的特长,以便最后一网打尽。曾国藩这个 “划河圈地”、“战守兼施”的计划是很毒辣的。
针对敌情变化,赖文光兵分两路,纵横驰骋于皖北、河南、湖北各地,遇到好打的敌人就打,不好打的就甩掉,使曾国藩的重点设防陷于无用之地,不得不跟着捻军转圈子。后来,赖文光发现了曾国藩的河防诡计,便从河南中牟南下湖北,佯攻麻城,引敌进入湖北。然后乘河南空虚,突然回师北上,直指开封。1865年9月24日夜晚,在当地人民群众的支援下,捻军击败了曾国藩的河防军,摧毁了他的河防工事,胜利地突破了沙河、贾鲁河防线,进入到山东水套区,把追兵远远地抛在沙河、贾鲁河西岸。
曾国藩的河防计划破产了,他自己也不得不承认这是最愚蠢的办法。为了替自己开脱罪责,他寻找了许多客观原因,但是,清朝主子还是把他的钦差大臣给撤掉了。另派了李鸿章为钦差大臣,节制湘、淮诸军,负责攻捻战争。
突破沙河、贾鲁河防线不久,赖文光率领捻军从山东返回河南。他和众将领商定:为了避免 “独立难持、孤立难久”的危险,把捻军分成两部,由张宗禹率领一部进军西北,联合回民起义军,“以为犄角之势”; 赖文光自率一部留在中原地区与敌周旋。1866年10月,两军在河南许州(今许昌)分手。张宗禹领兵西进陕甘,史称西捻军; 赖文光领兵东进鲁西南,史称东捻军。这次分兵,是赖文光的重大决策。这个决策有两重性。从寻找盟军、发展力量、互相声援方面来说是正确的。但是,这个目的后来没有达到;从当时的敌情来看,分兵则是错误的。李鸿章仍然坚持曾国藩的 “划河圈地”、“以静制动”策略,进一步推行 “扼地兜剿”的计划,调集了更多的兵力围剿捻军。捻军最紧迫的任务是打破清军围剿,这就需要集中兵力,多打几个类似高楼寨这样的胜仗。赖文光虑不及此,在战略上分散力量,给以后的斗争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分兵以后,赖文光率领东捻军抢渡运河,因敌防守甚严,没有成功。随即回师西进,拟入陕西会合西捻军,也被敌人所阻。于是折向皖北,于1866年12月下旬转入鄂东北,接着西进,到达京山、钟祥地区。这时,赖文光的目的是西进四川,重建太平天国政权; 同时分兵北上会合西捻军。说明赖文光意识到了分兵错误,力图补救,计划到离清朝统治中心较远的四川建立根据地。这一计划是正确的。
李鸿章见捻军进入了 “山深水复”的钟祥地区,觉得扼地兜剿的机会到了。立即下令各路清军倾巢出动,取大包围之势向湖北集中。
赖文光发现了李鸿章的阴谋后,没有立即流动以避敌之围,而是决定先给李鸿章一个歼灭性打击,然后进军四川。1867年1月11日,赖文光在罗家集设伏,将新湘军郭松林部三千多人歼灭了两千多人。1月26日,赖文光又在钟祥东北的杨家河击毙淮军总兵张树珊,全歼该部一千多人。两次胜仗以后,东捻军声威大振。
2月19日,赖文光在尹隆河(今永隆河)设伏,用包抄战术将淮军主力刘铭传部一万多人,打得人仰马翻,全军崩溃。刘铭传吓得魂飞魄散,“衣冠失落”,“坐地等死”。可是,由于赖文光轻敌疏忽,战前没有派兵阻击近在咫尺的湘军主力鲍超部一万六千多人。结果,正当东捻军要乘胜全歼刘铭传部时,鲍超突然从背后杀来,东捻军腹背受敌,大胜转为大败,损失了一万多人马。将士们受此挫败,产生了畏敌情绪。赖文光也因此轻易地放弃了进军四川的正确主张。
尹隆河战役后,赖文光率军跳出了包围圈。3月23日又在湖北蕲水六神港歼灭湘军彭毓橘部三千多人,然后北上河南。因为清军的封锁和查圩,捻军的粮食十分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赖文光听从了一部分将士的建议,错误地决定东进山东半岛,客观上为李鸿章布置河防创造了条件。6月2日,东捻军夺取清军的船只,突破了李鸿章严密设防的运河,经过济南境,越过胶莱河,到达了山东半岛尖部的滨海地区。这一胜利使清王朝大震,下令将山东、河南、湖北三省的巡抚“交部议处”,责令李鸿章 “戴罪立功”。
李鸿章赶忙在胶莱河西岸筑长墙、挖濠沟、修堡垒、建哨所,布署重兵防守; 同时重修曾国藩的运河防线,将原在东岸的工事搬到西岸,筑成了第二道防线。妄图将东军困死在三面环海、一面临河的滨海地区。
赖文光发觉李鸿章的企图后,当机立断,回兵西进。8月19日,赖文光选择胶莱河防的薄弱地段,从山东总兵王心安部防守的海庙口北十几里外的海滩之处,胜利地突破了李鸿章的第一道防线。清王朝恼羞成怒,下令将李鸿章 “交部议处”。
赖文光突破胶莱河防后,没有争取时间,乘胜突破运河防线,却滞留在临朐、昌乐地区,迟延了时日。致使李鸿章调集重兵,大大加强了运河、六塘河的防御力量。此后,东捻军由于兵力不足,赖文光虽然率军多次作战,但始终未能突破运河防线,被迫处于运河以东的狭小区域,无从发挥流动战术之长,逐渐损兵折将。直至1868年1月5日,在扬州东北的瓦窑铺兵败被俘。
事实证明,无论是僧格林沁的以动制动,还是曾国藩、李鸿章的以静制动,都没有制住赖文光的流动战术。赖文光对流动战术的运用,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功。赖文光最后所以失败,不在于敌人的高明,而在于他自己犯了两个重大错误:一是没有建立一块根据地,二是不善于攻坚,而这两条都是太平军的长处。赖文光却没有继承下来。在后期指挥上,又分散了兵力,一直未对敌军的新策略加以认真的研究,采取适当的对策,结果几次上当,进入绝地。抢渡运河受阻后,过度急躁,没有耐心支撑以待西捻军来援。加上敌人兵力太强大,终于不可避免地失败了。
赖文光被俘以后,对敌人的无耻劝降,表现了坚定不移,威武不屈的崇高气节。在监牢里,他奋笔疾书,慷慨激昂地叙述了太平军和捻军的光辉业绩,表达了自己对太平天国事业的赤胆忠心。他最后斩钉截铁地说: “惟一死以报国家,以全臣节”①。1868年1月10日,赖文光在扬州城外老虎山从容就义,时年四十一岁。
注释
① 《太平天国》(二),《赖文光自述》。② 《太平天国》(二),《赖文光自述》。① 《捻军歌谣》,第91页。① 《太平天国》(二),《赖文光自述》。
上一篇:《贺若弼》历史事迹,评价,人物简介
下一篇:《赵充国》历史事迹,评价,人物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