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世忠》历史事迹,评价,人物简介
字良臣,延安人。身体魁梧,目光如电。家贫无产业,嗜酒尚气。有日者(以占卦为业者)言其当作三公(天子以下最高官职,其所含内容,历代不同,北宋时,指太师、太傅、太保),世忠怒其侮己,殴之。年十八,应募从军,能挽强弓驰射,勇冠三军。
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西夏犯边,郡守调兵卫之,世忠在遣中。至银州(在今陕西米脂县西北),夏人闭城固守,世忠斩关杀敌将,掷首城外,诸军乘胜而上,夏人大败。不久,西夏又来犯,世忠率敢死之士,与之殊死战,见一骑士锐甚,问敌俘,乃敌监军驸马,即跃马斩之,敌大溃。经略司上其功,奸臣童贯疑不实,只晋一级,众为之不平。
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十月,浙江农民方腊,因不堪“花石纲”(北宋末年,运送花石之船队)之扰,利用秘密宗教发动起义,江浙震动。世忠以偏将从保大军承宣使王渊前往镇压;至杭州,腊军突至,其势甚盛,诸将惶怖,不知所措。世忠以兵二千埋伏于北关堰(在杭州北),及腊军至,伏兵尽起,大获胜利。王渊叹曰:“真万人敌也。”尽以所带白银赏之,且与之定交。
时有诏:“能得腊者,授两镇节钺(符节与斧钺合称,古代授予将帅,是加重权力之标志)。”世忠穷追至睦州(今浙江建德县)清溪洞,腊败走山谷,据险以抗。诸将继至,莫知所入。世忠潜行溪谷,问村妇得小径,即挺身仗戈直前,渡险数里,直捣其穴,格杀数十人,擒腊以出。忠州防御使辛兴宗领兵截洞口,掠俘为己功,故赏不及世忠。
方腊平,徽宗颇悔与金夹攻辽之约。四年(公元1122年)十月,童贯遣统制刘延庆领军十万出雄州(今河北雄县)以伐辽。结果大败,士卒自相践踏而死者百余里。世忠与将苏格等五十骑至滹沱河,路遇金兵二千余骑,苏格惊慌失措,而世忠则从容令占据高冈,戒勿轻动,又集溃卒和舟船,沿河岸布署,约鼓噪助声威。待一切就绪,世忠跃马,回旋如飞,出敌不意,直指二执旗者,格等夹攻之,沿河士兵鼓噪,金兵大乱,追斩甚众。
七年(公元1125年)十二月,世忠从内侍梁方平屯浚州(今河南浚县)。次年正月初二,金攻浚州,方平仓卒奔溃。世忠身陷重围,挥戈力战,突围而出。
继而胜捷军张师正战败,宣抚副使李弥大斩之,大校李复不满,鼓众为乱,淄、青之附者达数万人,山东大乱。弥大令世忠率所部前往平之;世忠兵不满千,至临淄河(今淄河),乃分为四队,布铁蒺藜(障碍物)自塞归路,令曰:“进则胜,退则死,走者命后队剿杀。”于是众莫敢返顾,皆死战,大破之,斩复,余众万人溃逃。世忠乘胜追击,至宿迁(属今江苏省),敌众正纵酒作乐。世忠单骑夜至其营,呼曰:“大军至矣,亟束戈卷甲,吾能保全汝,共功名。”众皆惊骇请命,跪进牛酒。世忠下马解鞍,食饮之尽。及天明,众见世忠军未至,大悔失色。以功迁左武大夫、果州团练使。继授单州团练使,屯滹沱河。十月,真定(今河北正定县)失守,世忠乃往赵县投王渊。金兵至,闻世忠在,乃急攻之。世忠粮尽援绝,人多散去。一日大雪,夜半,世忠率敢死之士三百人直捣敌营。敌兵惊乱,自相击杀,及旦尽逃。迁嘉州防御使。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三月,北宋亡。时康王赵构在济州(治所在今山东茌平县),金兵逼城,人心惊惧,世忠力战,金兵稍却。次日,敌援兵数万至;世忠仅千人,单骑突入敌阵,斩其帅,金兵溃逃。
五月,康王即位,是为南宋高宗。世忠为光州观察使。十月,高宗至扬州,世忠以所部相从。时张遇(原真定府马军,后聚众为盗)来降,至城下,不解甲,人心危惧;世忠独入其垒,晓之以理,众皆听命。继有叛将李民率众十万来降,及至,有反覆,世忠奉命前往谕旨。世忠知其党刘彦有异议,即先斩彦,继殴李民以出,又缚小校二十九人斩之,众皆唯命是从。
时大局动荡,人心思变,加之权臣用事,宦官骄纵,众皆切齿。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三月四日,统制苗傅、刘正彦发动兵变。礼部侍郎张浚在平江(今江苏苏州市)与诸将议讨乱。世忠闻变,即率所部前往平江。及至,见浚曰:“今日大事,世忠愿与张俊身任之。”欲即进兵。浚曰:“投鼠忌器,事不可急,急则恐有不测。”世忠从之,先以好词报傅,伪称所部残零,人马不多,欲赴行在(帝王所在之地);傅大喜,许之。二十日,兵发平江。舟行不绝者三十里,军势甚振。至秀州(今浙江嘉兴县),称病不行,造云梯,治器械。傅等始惧,取世忠妻梁红玉及其子韩亮(保义郎)于军中以为质。宰相朱胜非闻之,乃哄傅曰:“今当启太后,招二人抚慰,使报知平江,诸人益安矣。”傅从之。红玉急驰出城,一日一夜至秀州。未几,明受(傅逼高宗让位于钦宗子,改元明受)诏至,世忠曰:“吾但知有建炎(高宗年号),岂知有明受!”斩其使,焚其诏,急进兵,傅等大惧,负山阻河为阵,置障碍物于河中,以阻行舟。世忠舍舟力战,张俊等继之。又受阻,世忠舍马操戈,令曰:“今日当以死报国,面不被数矢者皆斩。”于是将士皆奋勇争先;世忠怒目大呼,挺刃突前。叛军矢不及发,遂败。傅、正彦拥精兵二千,从涌金门(杭州西门)逃去。
世忠驰入,高宗步至宫门,握世忠手恸哭曰:“中军吴湛佐逆为最,尚留朕肘腋,能先诛乎?”世忠曰:“此易与耳。”时湛不能自安,严兵为备。世忠至湛处,握手与语,折其中指,执之以出;门卫惊忧,世忠按剑叱之,无敢动者;旋斩湛于市。世忠请曰:“贼拥精兵,距瓯、闽甚迩(近),倘成巢窟,卒未可灭,臣请讨之。”于是为江、浙制置使前往讨伐,至渔梁驿(在今福建浦城县),与敌相遇。世忠挺戈而前,敌惊曰:“此韩将军也!”皆惊溃。遂擒斩傅、正彦。高宗手书“忠勇”二字以赐之。
九月,金兵分三路攻宋。世忠为浙西制置使,守镇江。金中路完颜宗弼率兵十万渡江,宋诸屯皆败,世忠亦败走江阴。四年(公元1130年)正月十五日,世忠得知金人将北去,乃抢先占据焦山寺(在今江苏镇江市东北)。时金兵十万,而世忠仅八千。宗弼求登岸与语,世忠以二人相从,见之。宗弼招之降,世忠怒,引弓射之。宗弼约日大战,世忠许之。每战,世忠必亲临指挥,其夫人梁红玉也亲擂战鼓,军声大震。金兵终不得渡,急退向黄天荡(在今江宁县东北)。黄天荡乃一断港,金兵进入之后,世忠即封锁入口。两军相持月余,宗弼无计可施,求与世忠语,祈请甚哀。世忠曰:“还我两宫,复我疆土,则以相全。”宗弼语塞,急驰回,问计于诸将。有人献谋曰:“江水方涨,宜于芦场凿大渠二十余里,上接江口,舟出江背,在世忠之上流矣。”宗弼从之,即傍冶城(在今江宁县西)西南凿渠,一夜即成;次日,宗弼沿渠而出,世忠大惊,即尾击之,金兵仍不得渡。
世忠继以海舟扼于江中,乘风使蓬,往来如飞。宗弼乃张榜募人破舟之策。有福州王某,侨居建康,向金人献策:“于舟中载土,以平板铺之,穴舟板以棹桨,俟风息则出江,有风则勿出,海舟无风,不可动也,以火箭射其箬篷(竹篷),则不攻自破矣。”宗弼从之,一夜造火箭成,即引舟出江,其驶如飞,时天霁无风,海舟不能动。世忠舟师,本备水陆之战,每舟载有兵、马和家属、辎重。金兵以火箭射之,箬篷火起,人乱而呼,马惊而嘶,顿时大乱,被焚与堕江而死者,不可胜数。所焚之舟,蔽江而下,金人欢呼,以轻舟追袭之,金鼓之声,震动天地。世忠乃率余部至瓜步(在今六合县东南),弃舟登陆,还镇江。宗弼亦乘机北去。
七月,建州(今福建建瓯县)人范汝为领导农民起义,神武副军都统制辛企宗等讨之,未能克,起义军势愈炽。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十一月,世忠为福建、江西、荆湖宣抚副使,领众三万,水陆并进以讨之。至剑潭,桥已焚,世忠策马先渡,众随之。但要路尽为起义军所塞,世忠命偃旗息鼓,直抵凤凰山(在今建瓯县东,又名茶山),继围城,设云梯火楼,日夜攻之。凡五日,城破,汝为自焚死,余众悉平。世忠疑城中人尽附起义军,欲尽杀之。资政殿大学士李纲谓世忠曰:“建州百姓多无辜。”世忠受教,令军人悉驻城上,毋得下。树旗三面,由民自相别,农者给牛、种使耕,商贾者弛征禁,胁从者遣返,独诛附义军者,由是多所全活。及将还师,民请祀之。世忠曰:“活尔曹者,李相公(宰相俗称,纲曾任过宰相)也。”高宗闻捷,曰:“虽古名将何以加。”
时叛将曹成在副都统制岳飞打击下,拥众往郴、邵(今湖南郴县、邵阳市)方向逃窜,世忠既平范汝为,遂移师永嘉,似将就地休息。然忽由处(在今浙江丽水县西)、信(在今江西上饶市西北),直至豫章(治所在今南昌市)江滨,连营数十里。叛军大惊,以为神。世忠遣人招之,成率众八万来降。
次年六月,世忠移师长沙。反叛者刘忠有众数万,据白面山(在今湖北通城县西南),营栅相望。世忠至,欲急攻之,宣抚使孟庾以为不可。世忠曰:“兵家利害,策之审矣,非参政所知,请期半月效捷!”遂与刘忠对垒,奕棋张饮,坚壁不动,众皆莫测。一夕,独与亲信苏格身着便服,直穿敌营,敌警呵问;因世忠已谍知敌暗号“我”,即答曰:“我也。”及出,世忠喜曰:“天赐我也!”即下令:“明日破贼会食。”遂命拔栅进军,另密令精锐二千人埋伏于白面山。及战,世忠遣卒驰入中军,夺望楼,树旗帜,传呼如雷,敌回顾惊溃,大败逃去,其乱遂平。三年(公元1133年)九月,为建康、镇江、淮东宣抚使。
次年九月,金、齐军分道渡淮南侵。高宗震恐,即以书赐世忠,书曰:“今敌气正锐,又皆小舟轻捷,可以横江径渡浙西。”“建康诸渡,旧为敌冲,万一透漏,存亡所系。”世忠遂进屯扬州。同时,高宗又遣使魏良臣等至金军求和。良臣至扬州,世忠骗良臣曰:有诏退屯守江。待良臣等离扬州远去,世忠即上马,令曰:“视吾鞭所向。”遂引兵进至大仪镇(在今江苏江都县西),置五阵,设伏二十余处,戒之曰:“闻鼓声,则起而击敌。”金将聂儿孛堇闻世忠“退兵”,大喜,即引兵向江口(即瓜洲)。金兵至距大仪镇五里处,世忠传令击鼓,伏兵四起;背嵬军(亲军)各持长斧,上砍入胸,下劈马足,敌骑兵纷纷落马,陷入泥淖,弓刀无所施,遂败。史称“大仪之捷”。捷闻,群臣入贺。高宗曰:“世忠忠勇,朕知其必能成功。”论者以为世忠“中兴武功第一”。
六年(公元1136年)二月,奉命攻淮阳(在今邳县东),行三十余里,为金兵所围,世忠令曰:“视吾马首所向。”奋戈一跃,突围而出,复乘势反击,金兵溃败,遂围淮阳。淮阳城坚,久攻不下,金援兵又至;世忠求援于张俊,俊不从,乃引军还。淮阳民从归者万人。三月,为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置司楚州(今淮安县)。
次年十一月,金废刘豫,中原震动。世忠以机不可失,请全师北讨。枢密使秦桧力主和议,命世忠徙屯镇江。世忠曰:“金人诡诈,恐以计缓我师,乞留此军蔽遮江、淮。”又力陈和议之非。章十数上,皆慷慨激切。高宗以好言慰之,但求和之心切,曰:“若敌人能从朕所求,其余一切,非所较也。”
八年(公元1138年)十月,金使萧哲至宋商谈和议事。世忠四上书,曰:“金人欲以刘豫(伪齐皇帝)相待,举国士大夫尽为陪臣,恐人心离散,士气凋沮。”“愿举兵决战,兵势最重处,臣请当之。”又请面奏,不许。
十年(公元1140年)五月,金败盟废约,完颜宗弼总兵十万,分四路向宋大举进攻,不出一旬,尽陷三京及其附近之地。宋军奋起反击,新东京副留守刘大败金兵于顺昌(今安徽阜阳县),岳飞败金兵于郾城(属今河南省),直逼汴京,世忠攻淮阳军。形势有利于宋,但高宗听信秦桧之言,不许宋军深入。金乘机复占河南之地,继进占江淮。次年三月,占领濠州(今安徽凤阳县)。宋军皆拔寨而走,向南奔溃。
高宗鉴于濠州之败,金兵进逼长江,形势危急;又以世忠、俊、飞三大将,各统大军,独当一面,有难制之势,乃决计削诸将兵权,专心议和。四月,高宗假柘皋(在今巢县北,刘败金主力于此)之捷,召三大将至临安(今浙江杭州市)“论功行赏”,以世忠、俊为枢密使,飞为枢密副使,皆留院治事,兵权尽去之。世忠既拜,乃制一字巾(头巾之一种,传统剧中,丑角扮书僮常戴此),入都堂则裹之,出则以亲兵自卫,秦桧忌之。及魏良臣再度使金,世忠又力言和议之非,且力陈秦桧误国,词意激切,桧深怨之。十月,罢为醴泉观使。世忠自是杜门谢客,绝口不言兵,常骑驴携酒,纵游西湖以自乐,将佐难得见其面。
十二月,桧陷害岳飞父子,世忠不能平以问桧。桧曰:“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愤然曰:“莫须有三字,何以使人甘心!”固争之,不听。
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八月,死。时年六十三。谥曰忠武。
世忠初得疾,将吏前来探视,世忠曰:“吾以布衣百战,致位王公,赖天之灵,保首领没于家,诸君尚哀其死邪?”曾戒家人曰:“吾名世忠,汝曹毋讳‘忠’字,讳而不言,是忘忠也。”性耿直,事关国家,必流涕极言。岳飞冤狱,举朝无敢言者,世忠独力争。对和议始终表示反对,有人劝止之,世忠曰:“今畏祸苟同,他日瞑目,岂可受铁杖于太祖殿下?”
少时剽悍绝人,不用鞭辔,能骑生马驹;常跳涧以习骑,洞贯(穿透)以习射。作战勇敢,不避矢石,曾中毒箭,则以强弩刮取之;全身伤痕如刻画,四指残废。
轻财好义,赏赐尽分与将士,所赐田之田租悉与平民。知人善任,指挥有方,与战士同甘苦,战功卓著,但闭口不言功名。自罢政居京师,高卧十年,淡然自如,若未曾居高位者。晚年好佛,自号“清凉居士”。
上一篇:《韦睿》历史事迹,评价,人物简介
下一篇:《韩世忠》历史事迹,评价,人物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