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札趣谈·徐渭
《徐渭》:徐渭(1521-1593),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或署田水月。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自幼聪明好学,文才过人,能诗会画,尤善戏曲。年二十为诸生,屡应乡试不中,曾为浙闽总督胡宗宪幕客,协助策划抗倭斗争。有《徐文长全集》《徐文长佚稿》等。
“辟如掘矿” ——与道坚
这是一则信札小品,虽短,却机趣幽默,饶有余味。其全文是: “客之无甚住思,今之入燕者,辟如掘矿,满山是金银,焚香轮入,命薄者偏当空处,某是也。以太史义高,故不得便拂衣耳。”
各地纷纷涌入京城者,多为“功名富贵”四字而来。徐渭把京城比做满是金银的山,大家都跑来挖,而命薄者却往往挖到空处,自己就是这样的人。信中所说的“太史”指张之忭,是徐渭老友之子,曾关照徐渭。“拂衣”是指辞之而去。
“此与老牯踉跄以耕” ——与马策之
马策之是徐渭的朋友,也是画家。这封信令人心酸地描述了作者晚年犹奔走四方,以画糊口的流浪生活。信的全文是: “发白齿摇矣,犹把一寸毛锥;走数千里道,营营一冷坑上,此与老牯踉跄以耕,拽犁不动,而泪渍肩疮者何异?噫,可悲也!每至菱笋候,必兀坐神驰,而犹摇摇者,策之之所也。厨书幸为好收藏,归而尚健,当与吾子读之也。”信中“营营”是说往来不绝的样子,如蝇之飞来飞去,此或以形容冷坑难耐而难以静思之状。冷坑,如作“冷炕”,似更易解。徐渭晚年曾以画糊口而遍游齐鲁燕赵,此皆北地,用炕。“此与老牯踉跄以耕,拽犁不动,而泪渍肩疮者何异? ”意为这与老牛勉强耕田,拽不动犁铧,而眼泪浸湿肩上疮疤,有什么区别?这种自喻真是催人泪下。“兀坐神驰”意为居高远望而驰骋想象,“摇摇”为神驰意往之状。由此表达怀友之思,更是动人深情。而念念不忘橱书的收尾,则显示了徐渭究竟是高士才人,并未被困顿生活磨去了人生志趣。
“欲与知己言,回头无人” ——与季子微
困顿、疾病、酷暑,已经不堪忍受,而更让徐渭难耐的是孤独。这种孤独是心灵独立无依的深层次痛苦,是超尘脱俗、叛逆传统的天才艺术家往往会有的寂寞。徐渭在这封信里感叹: “不见者忽已三岁。亲旧渐凋落,事变百出,如布帛在染匠手,青红皂白,反掌而更。即如渭者,昨一病几死,病中复多异境,不食者五旬,而不饥不渴,又值三伏酷炎中也,欲与知己言,回头无人,奈何? ”“青红皂白,反掌而更”是说,染匠一翻手,布帛又改变了颜色。思想或者艺术只要一往高地攀登,便会知音渐稀。季子微看来已是徐渭难得的知己,而此时此刻,此情此景,知己却远在他方,“欲与知己言,回头无人”,岂不令人徒唤“奈何” !
草书鉴湖诗 徐渭
上一篇:翰墨趣谈·徐浩
下一篇:闲章趣谈·徐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