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趣谈·金农
金农(1687~1764),原名司农,字寿门,又字吉金,号冬心、金牛、老丁、古泉、竹泉、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枯梅庵主、莲身居士、龙仙客、耻春翁、寿道士、昔耶居士等,浙江杭州人。清杰出书画家。好游历,足迹半天下,精鉴别书画、金石。擅长作诗。工书法,在隶、楷之间,自创一体。乾隆初年举博学鸿词,不就。晚岁寄食维扬近20年,卖文自给。50岁以后开始作画。绘画造型奇古,用笔简朴,画梅能独创一格。与郑燮、黄慎、李、李方膺、汪士慎、高翔、罗聘称为“扬州八怪”。著有《论画诗钞》《冬心随笔》《冬心杂著》《冬心画梅题记》《冬心画马题记》等。
忍饥挨饿保藏珍砚
金农为了保藏珍砚,常常是忍饥挨饿,在所不惜。当初人们劝他攒钱买田,他说:“予平时无他嗜好,惟与砚为友。”他立志要搜寻天下名砚逾百方。随即游食四方,笔耘墨耨,卖画攒钱,遇到名砚,不惜千金,不到手不罢休。当他搜寻到102方砚台时,便自豪地称自己为“百二砚田富翁”,并刻石印一方,钤于书画作品中。有一次,他偶获一大砚,状貌甚古,人皆以为是砧娘捣练之石,而他却独具慧眼,取而改之,自谓:“何异收得下半焦之桐乎!”将此石比作汉朝蔡邕闻吴人焚桐而获焦尾之琴。自得岩砚,爱不释手,闭门独坐,若痴若狂。某年,他在扬州与吴门薄自昆相见,薄赠其东魏砖砚一方,色泽若幽幽之云,吐岩壑中,琢工精奇。贮砚的木盒系宋髹漆,纹理如牛毛、蛇腹。金农一见,喜出望外,立即动手研墨试其良,又画西蜀丛竹长幅,以报自昆。金农有一方袖珍小砚,藏之巾箱中,视为旅伴。一次,因沽酒无钱,竟将葛巾拿去换酒喝,却舍不得轻易此砚。事后,戏作巾箱砚铭曰:“头上葛巾已漉酒,箱中剩有砚相守。日日狂吟杯在手,杯干作书瘦蛟走。”金农还有一写经砚,自为铭曰:“白乳一泓,忍草一茎,细写贝叶经。”且请高翔以八分书撰文,汪士慎亲镌于砚底,随身所用,甚为宝爱。雍正元年(1723年),携此砚游京师,僦居慈仁寺。时值六月,夏日多雨,青苔及榻,客厨经常断炊,囊亦告罄,一时身边又无值钱之物可换银两,万般无奈,痛心割爱,将此砚易米于贵人。后来偶登嵩山,过片石庵,阅佛经于树下,睹书思砚,忽念故物,率成二诗,亲述所感。他在诗的结尾惋惜地写道:“到处云山到处佛,净名小品请谁书?”他还用长达114字的诗题,记述了失砚的始末,情之所至,言如泉涌,反映了他失去爱砚后追悔莫及的心理。
金农像
端石雕龙砚(清)
书法(清) 金农
上一篇:扇面趣谈·金农
下一篇:信札趣谈·金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