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趣谈·张伯驹
张伯驹(1897~1982),字众碧,号好好先生、游春主人,室名平复堂,河南项城人。镇芳之子。早年毕业于天津新学书院。曾入军界任职,后入金融界,任上海盐业银行常务董事,又任华北文法学院教授、故宫博物院专员。1949年后,任燕京大学艺术系导师、北京书法研究社副主席、北京中国画研究会理事、北京棋艺社理事、北京古琴会理事、北京市政协委员、吉林省博物馆副馆长、中央文史馆馆员。工诗词,嗜京剧,喜收藏,擅书画。与张学良、袁克文、溥侗并称为四公子。上世纪50年代时,将个人收藏的《平复帖》、《游春图》等珍贵文物献给国家。
仗剑从云作干城,忠心不易,军心在淮海,遗爱在江南,万庶尽衔哀,回望大好山河,家离赤县
挥戈挽日接尊俎,豪气犹存,无愧于平生,有功于天下,九泉应含笑,伫看重新世界,遍树红旗
张伯驹与陈毅元帅神交已久,陈毅佩服张的为人和才气,张先生对戎马一生的陈毅元帅更是由衷地敬慕,特别是在诗歌创作上,两人更有许多共同语言。故早在建国初期,他们之间即有密切往还,且常在一起对弈、论诗、唱和。1957年,张伯驹先生不幸被打成右派,幸得陈毅关怀,从北京调到了吉林省博物馆任副馆长。然而,却又祸不单行,张伯驹刚刚过上几天能探讨文物鉴赏的太平日子,“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张因得罪江青,于1969年被开除公职,下放东北农村改造。1972年1月6日,陈毅同志病逝,噩耗传来,张伯驹悲痛不已,他满怀深情地写下了这副挽联,送到了北京。此联对陈毅元帅的戎马一生和对国家、人民立下的功绩作了恰如其分的评价,写得声情并茂,气势磅礴,令人感慨。1月10日,毛泽东主席突然决定参加陈毅同志的追悼会,他在灵堂里无意中看到了张伯驹为陈毅写下的这副挽联,心中为之一震,深感此联气度不凡,非一般俗手所为,便问陈毅夫人张茜,此联出自何人之手,张茜如实秉告。心地善良的张茜不忍心张伯驹多年受委屈,随即又向主席说道: “张伯驹曾将他珍藏的李白 《上阳台》献给主席,不知您是否记得此事? ”因为解放初期张伯驹知道毛泽东非常欣赏李白、李贺、李商隐这“三李” 的文学作品,即将李白 《上阳台》 奉献给毛主席,主席当即写了礼品不能收的信函回复张伯驹。这时张茜又说: “张伯驹现在农村劳动,连户口也没有。”毛泽东听后即请周总理安排此事。1月21日,张伯驹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被聘为中央文史馆馆员。1978年9月,吉林省博物馆为张伯驹恢复了名誉。自此之后,张伯驹老当益壮,与夫人以点染丹青、鉴赏书画为乐。1981年新年伊始,老夫妇俩特在北京北海公园画舫斋举办《张伯驹、潘素夫妇书画联展》,一时间文友、藏友、领导、学生纷纷前来祝贺、参观。一年后,1982年2月26日,这位毕生热爱祖国、热爱文物的著名书画家、鉴藏家走完了他一生的最后一步,享年85岁。
用舍行藏严出处
秀姿英发镇风流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张伯驹先生每到春季便从北京赶来天津观赏海棠,并与津门词友小聚。每次来津,大都住在吾师张牧石先生家中,本人因此得以与张伯驹先生相识。
张老衣着朴素,性情淡泊,对晚辈亦是关怀提携。那年来津,他为张牧石师及丁至云等人写了几副嵌名联,其中也给我书写了一副。其上联是“用舍行藏严出处”,下联是“秀姿英发镇风流”。上款为“用秀先生雅属”,下款为“中州张伯驹时年八十又二”。钤两印,一是白文“伯驹长寿”,一是朱文“丛碧八十后印 ” 。
《张伯驹词集》 书影
嵌名联是嵌字联的一种,好的嵌名联不但要求所嵌名字对仗工整,天衣无缝,而且一定要有作意,要别有抒发。张老写给我的这副嵌名联虽说是不假思索,信手拈来,却不是一般俗手所能比及。上联中“用舍行藏” 出自《论语·述而》。原话是“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意思是: “孔子对颜渊道: 用我呢,就干起来; 不用呢,就藏起来。只有我和你才能这样吧! ”它蕴含了中国知识分子“出世”、“入世”的处事观念和独善其身、严于律己的行为规范。下联中的“秀姿英发”乃借用东坡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雄姿英发”之句。“英发”,谓言论见解卓越不凡。张伯驹先生将“用秀”这两个词性不同的字巧妙地嵌入上下联中,立意高而又不违规则,用典活且不露痕迹,足以表现他那非同一般的才思与学养。
用舍行藏严出处 秀姿英发镇风流 张伯驹
上一篇:收藏趣谈·张伯驹
下一篇:扇面趣谈·张君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