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趣谈·李世珍
李世珍(1812~1884),字筱楼,直隶天津人。近代新文化运动先驱者李叔同的父亲。其上辈兄弟二人,主要经营盐业及银钱业,父名锐,叔父名锟。世珍早年曾教家馆。道光间举人,同治间进士,授知县,官至吏部主事,以团防得四品衔花翎。生平精研王阳明之学,旁及禅宗。有三子: 嫡出长子文锦,早逝; 庶出次子文熙,字桐冈; 李叔同行三,系侧室王氏所生。
事能知足心常惬
人到无求品自高
这是李世珍所撰联句,深为李叔同所珍爱。1932年李叔同手书此联,赠予弟子刘质平,且作边跋曰: “先进士公六十八岁生余,今夏六月五日为公百二十龄诞辰。公邃于性理之学,身体力行,是联句,其遗作也。”
李世珍一生以善为本,一向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他一生中最为得意之举是光绪五年 (1879年) 建起的备济社。《天津县新志》 说,李世珍“纠合同志建备济社,集巨资备荒,而每岁施放钱米、棉衣、医药、棺木及恤嫠”。所谓备济社,就是以救荒济贫为目的的慈善团体。笔者购得同治三年(1864年)刊《钦定康济录》一书,其卷一记云:“谷不积,不足以救荒。”可见中国古代早有积极的救荒举措。李世珍筹建备济社,一方面是为慈悲心理所驱动,同时也得之于乡前辈李春城设立寄生所的启迪。李春城是咸丰、同治间的一位慈善家。此人因练兵有功,深得僧格林沁的赏识,故授刑部四川司外郎。不久,他便告归居乡,在天津建起了寄生所,每年冬天,收容无依无靠的贫民百姓多达六七百人,施舍衣食棺木,多行善事。李世珍仰慕李春城的人品,60多岁时,回归津门故里,在今天津河北区粮店后街孙家胡同西口路南创立备济社,仿照李春城寄生社的规制,尽心恤贫孤寡,“哺之以粥,疾病施医药,死亡则棺敛而瘗之”。此外,还用备济社的一部分资金开办义学,种牛痘。天津人称他为“粮店后街李善人”。
李世珍的一生除了读书、做官、行善之外,还致力于陶朱之业,是个典型的儒商。他任吏部主事时,即买下大量盐田引地,数年后辞官经商,先后开办了桐达钱铺等,故有“桐达李家”之称。由于李世珍经营有道,理财有方,其晚年,是李家财势最盛之时。李世珍原住天津粮店后街东侧的一所三合院,60岁以后方有财力购置粮店后街晋都会馆斜对面的那处挂有“进士第”,过道悬有“文元”匾的大宅院。他从事慈善事业的费用,也是他经商所得。
世珍晚年耽于禅悦,誉满津门。光绪十年 (1884年) 夏,72岁的李世珍身患痢疾,自知不起,临终前嘱家人请僧人朗诵 《金刚经》,毫无痛苦,静聆其音,安详而逝。停灵期间,每日延僧,诵经不绝; 并由李鸿章“点主”,马三元 (清朝武官) “报门”。那年,李叔同年仅5 岁,李世珍去世后,李氏家道渐至衰败。
这副对联正是李世珍为人处世的准则,也是对他一生的概括。李叔同在1894年作有“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诗句,与此联之内涵可谓一脉相承。
“今日方知心是佛,前身安见我非僧”,这一充满禅意的联句,亦为李世珍所撰,也经李叔同手书,赠予刘质平。
事能知足心常惬 人到无求品自高
李世珍撰 李叔同书
上一篇:翰墨趣谈·李世民
下一篇:信札趣谈·李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