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趣谈·林则徐
林则徐(1785~1850),字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清大臣。嘉庆间进士,入翰林院。曾在浙江、江苏、湖北、河南等地任职,办过军政、漕务、盐政、河工、水利等,道光十七年(1837年)初,任湖广总督,严禁鸦片,成效卓著。次年受命为钦差大臣,赴粤禁烟。道光十九年,与两广总督郑廷桢合力严缉走私烟贩,惩处受贿官吏,又大力整顿海防,倡办义勇,屡挫英军武装挑衅。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后,严密设防,使英军未敢进犯。10月,因受投降派诬害被革职,旋被流放新疆伊犁。1845年被重新起用,先后任陕西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等职。1849年,因病辞归故里。著有《林文忠公政书》《信及录》《林则徐集》等。
除夕月不明,点数盏灯,代乾坤壮色
新春雷未响,擂三通鼓,替天地扬威
林则徐的父亲叫林宾日,是一位教私塾的穷秀才。林则徐4岁那年,父亲将他带到私塾,抱在腿上,教他读书识字。7岁以后,又教他吟诗作对。父亲的谆谆诱导,自己的发愤苦读,使林则徐早有“以童年擅文名”的称誉。
一年除夕,父亲坐在堂前写春联,上联是: “除夕月不明,点数盏灯,代乾坤壮色”。写完了上联,却久久想不出下联来。幼年的林则徐看后,抡起一个小鼓槌在鼓上擂了三下,父亲不知其意,林则徐说: “儿已代父亲续出下联! ”“是吗! 你说说看! ”父亲说。林则徐随口念道: “新春雷未响,擂三通鼓,替天地扬威。”父亲一听,高兴地说: “这真是 ‘雏凤清于老凤声’ ! ”
子以父作马
父望子成龙
林则徐13岁那年,参加县里考试。应考的全是大人,数他个子矮小。他的父亲就让林则徐坐在自己的肩头,听唱名受卷。主考官一看,这么小的一个小孩怎么能参加考试?便给这个小考生出了个上联,如果他能对出下联,便可进入考场,否则只能明年再来。主考官说:“子以父作马。”林则徐双眼盯着主考官,不慌不忙地说: “父望子成龙。”主考官一听,心想这孩子实在不得了,将来准能成为国家栋梁。于是赶忙让林则徐的父亲把孩子放下来,进入考场。这一年,林则徐果然考中了秀才。
母鸭无鞋空洗脚
公鸡有髻不梳头
林则徐小时候,一次在上学的路上碰见几个农民在池塘放鸭,只见他们边放鸭边作对联相戏。有一农民说:“母鸭无鞋空洗脚。”别人想了很久,都对不出下联。林则徐边走边答道:“公鸡有髻不梳头。”这些农民听后,大为惊讶,想不到一个小孩子竟比大人要强得多。
政用疏通合典则
地分清切任贤才
这是林则徐晚年书集杜句七言联。上联出自杜甫诗《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下联出自杜诗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两句杜诗经他信手拈来凑成一联,可谓点铁成金。他借古人旧句为己所用,意义得到新的升华——政治通达,循守遵依典章法则: 选官授职,任贤用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这正是林则徐所向往的清明政治。
海到无边天作岸
山登绝顶我为峰
鼓山在福州的东面,山巅有一种巨石,形状像鼓,由此得名。山中有涌泉寺、灵源洞、听水斋、达摩洞等名胜古迹。登上最高点,可眺望烟波浩渺的东海。
海到无边天作岸 山登绝顶我为峰
林则徐考中秀才后,在福州的鳌峰书院求学。一天,书院先生带着大家到鼓山游玩,登上峰顶,极目四望,但见脚下群山隐隐,远处大海茫茫,水天相连,令人心旷神怡。书院先生一时兴起,出“山”、“海”二字,让大家各作一七字联。林则徐一边欣赏那山光水色,一边思考,不一会儿,一副佳联脱口而出: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此联虽为即兴而作,然气势磅礴,表达了少年林则徐高瞻远瞩的胸怀、顶天立地的雄心,受到众人交口称赞。
一钩已足明天下
何况清辉满十分
沈葆桢是林则徐的女婿。沈是道光年间进士,初任监察御史,后来又升为江西巡抚。一次林则徐到沈葆桢家,适逢沈外出。林在大厅里见到沈写的一副对联,上书: “一钩已足明天下,何必清辉满十分。”林则徐认为,从这副对联来看,一钩残月即可光照天下,满月的清辉已显得多余,这分明是把自己放到了顶点的位置,危险得很啊!林则徐想了想,让女儿取出笔墨,在对联上改了一个字,即将“必”字换成“况”字,于是便成了现在的这副对联。
此联虽一字之动,但含义却不相同,它的意思是残月可光照天下,那么满月的清辉不就更好了吗?沈葆桢回到家里,从改联中意识到自己的浅薄。从此,他虚心好学,目光远大,成为近代史上颇有作为的人物。
六载固金汤,问何人忽坏长城,孤注空教躬尽瘁
双忠同坎壈, 闻异类亦钦伟节, 归魂相送面如生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转年1月,英军大举进犯虎门要塞,驻守虎门的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在孤军无援的情况下,浴血奋战,以身殉国。关天培死时,其身体屹立不倒,面色如生人一般,连英国侵略者也为之敬佩。
林则徐在投降派攻击下,被道光皇帝撤职查办。他在获罪遭流放伊犁的途中,路过关天培的故里——江苏山阳 (今淮安),撰写了这副对联,凭吊这位全力支持配合他禁烟并引为知己的杰出将领,并题“我不如君”之横额。此联痛斥了投降派的卖国行径,歌颂了忠心报国、视死如归的英魂,可谓慷慨激昂,后人将其刻在楠木上,悬之于关忠节公祠内。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当时林则徐正身处逆境,受投降派的猖狂围攻,昏庸的道光皇帝摘去了他的顶戴花翎,将其遣戎荒漠边陲,前途渺茫,但他仍不忘国家兴亡,所考虑的不是个人得失,他所慨叹的却是“我不如君”,报国无门,因自己未能为国捐躯战死沙场颇以为憾。
楷书七言联 林则徐
楷书八言联 林则徐
此为林则徐自题联,唐云来书,薛长青刻
上一篇:扇面趣谈·林则徐
下一篇:扇面趣谈·林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