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趣谈·米芾
《米芾》:米芾(1051—1107),宋代书画家。字元章,号海岳外史、襄阳漫士、鹿门居士、淮阳外史等。世居太原,后迁襄阳,晚年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官至礼部员外郎。世称 “米襄阳” 或 “米南宫”。因个性狂放,世称 “米颠”。宋徽宗时,召为书画学博士。
米芾善书、画,工行、草书,功夫很深,得王献之笔意。尤工临摹,与真者无辨。性嗜古,凡旧器物、书画,极力求取,必得乃已。家藏古帖甚富,故精于鉴裁。苏轼评曰: “海岳平生篆隶真行草书,风樯阵马,沉著痛快,当与钟王并行,非但不愧而已。”传世作品有《蜀素帖》、《苕溪诗》、《研山铭》、《多景楼诗》、《珊瑚帖》等。又著有《书史》、《海岳名言》、《宝章待访录》等书学论著。
心领神会
米芾小时候跟村里一位私塾先生学写字,学了3年,也没多少长进,反被私塾先生指着脑袋斥责道:“笨小子,你不如回家放牛去吧! ”无奈之下,米芾只好停学回家。
但米芾很不甘心,因为他太喜欢书法了。一天,村里来了一个赶考路过的秀才。米芾听说这个秀才字写得很好,就跑去求教。秀才见米芾十分诚恳好学,便答应了他的要求。秀才看了米芾以前写的字,眉头皱了皱,说道: “想跟我学字可以,但必须用我的纸才行。” 米芾感到十分不解,但为了跟秀才学书法,也就爽快地答应了。秀才又说: “我的纸要五两纹银一张。” 闻听此言,米芾吓得目瞪口呆,心想: 哪有这么贵的纸啊?这不是成心难为我吗?想到这儿,他犹豫起来。“不买我的纸,学书法就算了吧!” 一听秀才说算了,米芾急了,忙说: “别急,我拿钱去。” 米芾家并不怎么富裕,哪有钱买这么贵的纸呢?但为了让孩子学字,母亲只好把自己的手饰当了五两纹银,让米芾拿去买纸。
米芾像
米芾用五两纹银从秀才手里买了一张纸,但左看右看,下不了笔。仔细再看,觉得这只不过是张平常的纸罢了,但就是不敢下笔写,因为这张纸来之不易。不敢在纸上写,又要练字,米芾就不自觉地用笔在空中画。他认真地琢磨字帖上的字,把每个字的笔法、结构都牢牢记在心里。秀才从外边进来,见米芾一上午一个字都没写,只坐在那里,握着笔,望着字帖出神,就问道:“怎么不写呢?”米芾喃喃地说: “纸太贵了,写坏了多可惜。”秀才大笑,用扇子指着纸说:“你琢磨了大半天,写一个字让我看看!”在老师的再三要求下,米芾才写了一个“永”字。写完后,连米芾自己都感到奇怪了,因为他写的“永”字,既和字帖上的很像,又好像不一样,端正、秀丽、大方。秀才乐了,米芾更是十分高兴。
秀才问米芾: “你说,为什么现在能写得这么好?”米芾回答道: “过去虽然练字,但都没有用心写,草草了事。这次因为纸太贵,不敢轻易下笔,先把字在心里琢磨透了,再下笔,就写好了。”“对!”秀才摸着米芾的头说:“学字不只是动笔,更重要的是用心。不但要观其形,更要悟其神。只有心领神会,才能心到笔到、把字写好。”
几天过去了,秀才要进京赶考,米芾依依不舍地送别老师。临分手时,秀才送给米芾一个小包,说道: “不枉师生一场,我送你一样东西。但你一定要在我走后再打开。”米芾目送老师远去,直到看不见老师的背影才转身回家。回到家后,他打开小包一看,眼泪不禁夺眶而出,原来这包里正是他买纸的五两纹银。米芾后来一直把这个小包放在案头,时刻铭记着这位用心良苦教他学习书法的秀才。
《珊瑚帖》 宋 米芾
以假乱真
米芾家里收藏了很多古代法帖,这给他学习书法带来了很大方便。他利用所有空闲时间临摹古人的书法真迹,临帖本领越来越高。曾有人认为善于临摹的书法家,自古以来,米芾首屈一指。
相传,米芾临写的一本王献之的法帖,后来辗转传到沈括手中。沈括也是一个书画迷,他得到这本法帖后,以为是王献之的真迹,如获至宝,便珍藏了起来。有一次,米芾和沈括、林希、章惇、张洵等人在镇江甘露寺净名斋聚会时,大家都拿出自己珍藏的书画来赏玩。这时沈括拿出了米芾临摹的王献之的法帖,大家惊喜不已,都以为真是王献之的书法真迹。不想米芾却说:“这是我临写的,你们都上当了。”沈括生气地说: “我已经收藏很久了,怎么会是你临的呢?”米芾笑着说: “哪个作者能不认识自己写的作品?不信的话,我可以再给你临写一遍,一字不差,一笔不差。”说得沈括沉默不语,他知道米芾的临摹水平是惊人的。
恍然大悟
米芾学习书法有超人的本领,他一生酷爱临摹前人优秀的书法作品,经常向别人借晋唐以来名家的书法真迹,专心临摹。临写完了,把原本和临本一起送给原主看。结果,原主往往把临本误当真迹收回。时人都认为米芾临摹古人书法已达到了惟妙惟肖、以假乱真的程度。但他的朋友钱穆父和别人的看法不一样,钱穆父对米芾说: “人们都夸奖你临摹古人书法真迹很逼真,我却不愿赞同。我认为如果你写的字太像古人,没有一笔是你自己的,这样练下去,你只会永远拜倒在古人脚下,不会有更大的成就。希望你今后下笔时,多注意自己的个性,不要处处承袭古人。”听了钱穆父的话,米芾恍然大悟。从此他反复思索,刻苦练习,追求神似,探索自己的书法道路,逐渐脱离了古人的束缚而自成一家。
米芾摹画
米芾非常喜欢古人的书画真迹,爱得简直入了魔。他一见书画名作,便会想尽一切办法弄到手。即使弄不到手,也会借来临摹学习,达到了如痴如醉的境地。由于在临摹上下了苦功,所以他的水平很高,达到了惟妙惟肖、以假乱真的程度。当他临完后,把原本和临本一块送给原主时,原主简直无法辨认,往往把临本误当成真迹。
相传在涟水时,有一次米芾在街上看到有人出售戴嵩的《牛图》真迹,他特别高兴,爱不释手。等他要用重金购买时,主人却又不卖了。没有办法,他只好恳求卖主把《牛图》借给他看一天。回去后,米芾立即动手临摹。因为相信自己的水平,第二天他把自己的摹本还给了主人。
过了几天,那位《牛图》的主人找上门来,向米芾索要真迹。米芾感到很奇怪,不知道主人是怎样看出破绽的。于是,米芾便问卖主是怎样辨别出这是摹本的。主人回答说: “《牛图》真迹上的牛眼睛里有牧童的影子,你的摹本却没有。”米芾这才恍然大悟,只得把《牛图》原本还给主人。
米芾论书
米芾由于书法有名而被封为“书学博士”,经常和别人一起谈论书法。他评价历代书法家及其作品时,往往能抓住要点,使人心悦诚服。宋高宗赵构在位时,非常喜好书法。他为了大力提倡书法,不但成立了皇家书院,还设立了书法官职,征召天下精通书法的人入宫,专门从事书法活动,米芾就是其中之一。高宗经常问米芾一些书法方面的问题。
有一次,当宋高宗问到当朝的几位书法家时,米芾评价说“蔡京的字还可以,但没有完全掌握笔法; 蔡襄用笔过于紧,写的字放不开; 沈辽写的字太呆板,像算盘珠子一样;黄庭坚的字全是描出来的;苏东坡的字又像是画出来的。”米芾的意见虽然过于偏激,却很有道理,因为他善于分析,抓住了各位书法家的风格特点。当宋高宗问到米芾怎样看待他自己的书法时,米芾则爽快地答道:“臣的字全是用笔刷出来的!”高宗听了哈哈大笑,伸出大拇指,连声说:“妙!妙!妙!”
米芾嗜砚
米芾特别喜欢收藏文房四宝,见到自己喜爱的书法用具,总要想尽一切办法弄到手,终日把玩。
相传有一次,宋徽宗召米芾到殿中为他写一幅大屏条。宋徽宗不但设酒宴款待米芾,还专门拿出自己使用的砚让他使用。米芾一见那御砚不比寻常,非常高兴,就一边写着字,一边暗自想办法怎样把这块御砚弄到手。书写完毕,宋徽宗刚要伸出大拇指夸奖米芾,忽见米芾双手捧着御砚跪在他脚下说:“圣上,这块砚台已被我沾染,您以后若再使用,必会弄脏您高贵的手,就请赐给为臣吧!”宋徽宗听了不觉好笑,说道:“一个砚台何必如此,起来!起来!”说着用手拉起米芾,把御砚赏给了他。米芾手捧砚台,欣喜若狂,连连叩头致谢,随后蹦蹦跳跳地出了殿门,墨点沾污了衣服也不去管。看着米芾的背影,宋徽宗笑着对群臣说:“人们都说米芾颠,果然名不虚传啊!”
手有神灵
米芾书画都很有名,影响也很大,而以书法为甚。米芾的行、草书博取前人之长,深得王献之笔法,又能自出新意。黄庭坚曾评价米芾书法说:“如快剑斫阵,强弩射千里,所当穿彻。”此言非虚,米芾书法正是以其出类拔萃的笔势和独具一格的风神气韵而取胜。
传说宋初某人有一匹贵重的黄色蜀绢,上面织着黑色的格子,有3丈多长。织成后,他告诫自己的子孙要把这绢一代代传下去,等遇到谁的书法足以超越前人、闻名于世,才能请这人在绢上书写,写好后把此绢当作“传家之宝”再继续留传下去。
当这绢传到第四代时,出现了大书法家米芾。米芾书法笔力遒劲,意态活泼,在当时很负盛名,人们都以请米芾写字为荣耀。既然没人能写,也没人敢写,那长卷蜀绢就被送到了米芾的案头。人们都认为米芾的书法如有神助,手上好像有王羲之的“神灵”,不让他写,让谁来写呢?米芾也不负众望,挥毫写下了留传千古的名帖—— 《蜀素帖》。
《寒光帖》 (局部) 宋 米芾
嗜帖如命
米芾身兼数癖,石癖、洁癖、画癖,最突出的要算书法癖了。米芾一见前代书法家的妙品,便欣喜若狂,爱不释手,非想办法弄到手不可。有时为了得到一本法帖竟费尽心思,使出绝招,不达目的不罢休。
相传米芾在真州时,有一次在船上拜访蔡攸。蔡攸知道米芾喜爱书法,便将自己珍藏的王羲之的 《王略帖》拿出来让他观赏。米芾一见,眉飞色舞,立刻请求蔡攸把此帖送给他。蔡攸不肯,米芾又要用别的画来交换,蔡攸还是舍不得。这时,只见米芾把法帖迅速卷好向怀里一塞,就往船边走去,并告诉蔡攸; “我一生收藏了那么多法帖,还没见过这么好的。你要是不给,我就跳江去死! ”蔡攸真以为米芾要跳江,吓得连忙去拉米芾,说道: “莫跳莫跳,我给你就是了。”见蔡攸答应了,米芾连忙回头称谢。
悬腕作字
书法用腕有枕腕、提腕、悬腕等,其中悬腕是最理想的用腕方法。悬腕作字,手腕运转自如,妙趣横生,会收到笔到力到的效果。但悬腕时,毫无依靠,因此要熟练掌握是不容易的,必须经过苦练才行。
米芾写字很重视悬腕。陈伯修父子曾向米芾请教笔法,米芾说: “写字一定要悬腕,如果手腕提不起来,搁在纸上,就会使笔端只有指力,而没有臂力了。”陈伯修又问: “写小字可以悬腕吗?”米芾笑着让书童拿出文房四宝,然后悬腕用小楷写了 《进黼扆赞表》,笔画端正严谨,字小得像苍蝇头,但位置格局,完全和大字一样。陈伯修父子看了十分佩服,不住点头叹赏。于是又向米芾请教怎样才能练好悬腕。米芾回答说: “没有别的,从现在起,每当写字时,每个字都悬腕,久而久之,自然就练成了。”
爱石如迷
米芾有石癖,爱石如迷。他一见到奇峰怪石,便口呼石兄,俯身下拜。
米芾在涟水当太守时,那地方地接灵壁,蓄石甚富。看到那些美不胜收的奇山异石,米芾欣喜若狂,一一品目,而且贯以美名。这件事传到监察御史杨次公耳中,他害怕米芾因赏石迷石而荒废政事,便亲自前去察看。
杨次公一见米芾就责问道: “朝廷以千里之地交给你,你怎么能整天因迷石而荒废政务呢?”米芾没有回答,却从左袖中取出一块小石。只见此石嵌空玲珑,颜色清润,十分好看。米芾举着小石对杨次公说: “试问,这样好看的石头,怎不令人喜爱?”杨次公一语不发,连头也没抬。见杨不看,米芾又从右袖中取出一石,只见叠嶂层峦,更加奇绝小巧,令人叫绝。米芾将此石伸到杨次公眼前说: “这样绝美的山石,怎能不令人喜爱?”这时杨次公突然说道: “不但你爱,我也喜爱!” 说着从米芾手中夺下奇石,坐上车,头也不回地走了。望着杨次公的背影,米芾说道: “看来喜欢奇山异石的人还不止我一个哩!”说完开怀大笑。
颠公买石
米芾颇多嗜好之中,最有趣味的要算嗜石。他只要看见一块奇石,便不肯离去,甚至会出数十甚至数百倍的价钱去买。因此,人们都称他为“米颠公 ”。
相传米芾在涟水做官时,有一次下乡视察民情,在城北鸡鹅山附近一位老妇家倒塌的墙下,看见一块奇形怪状的石头,正发着光亮。米公连喊:“奇石! 奇石! ” 随即向老妇人施礼道:“老人家,你家这块石头卖不卖?” 因为米芾改了装,老妇并不认识他,便漫不经心地摇摇头,说道: “不卖!” 米芾听说不卖,只得走了。
《淡墨秋山诗帖》 宋 米芾
第二天,米公路过时又向那个老妇人谈起买石头的事。老妇人心想: 一块烂石头还能卖钱?不如垫墙好些,又一口回绝了。米芾只好恋恋不舍地打道回府。
第三天一早,米芾又来到那位老妇人的院子。这次米芾没有和老人谈买石之事,只是站在远处呆呆地望着那块怪石出神。老妇人见他为了这块烂石头三番五次前来观看,就招呼他说:“学官,你既然这么喜欢这块石头,就送给你好了!”米公一听,欣喜若狂,连忙揖拜,口称多谢。随即从衣袋中摸出30两纹银,双手捧给老妇人。老妇人一见,顿时惊慌失措,忙说:“学官,哪里值得这么大价钱?这烂石是我送给你的,它放在家里也没多大用场,快把银子收起来!”米芾见老妇人不肯收银子,就说:“我平生酷爱奇石,难得你肯将此石卖给我,万谢,万谢!”老妇人还是不肯收,经过米公再三苦劝,她才收下。
此事一传开,米芾的“颠”名更大了。后来,奸佞们知道了这件事,相讥道:“30两银子买一块烂石头,米芾如此痴呆,真不愧是名副其实的颠公!”米芾听到后,并不申辩,却每每以这股颠痴劲来为民请命,痛斥奸邪,弄得贪官污吏下不了台,却也拿他没有办法。
水中捞月
米芾住在镇江的时候,经常有人登门求他写字画画。他从不拒绝平民百姓,却专门和有权有势的人做对。有个人和米芾的父亲一起共过事,一直闲居在镇江。米芾很看不起他,因为那家伙太喜欢巴结那些大官了。
有一次,那人为了讨当朝一个大官的欢喜,就死皮赖脸地来央求米芾画一幅中堂山水,好拿去孝敬大官。这人说一次,米芾答应一次; 说两次,米芾答应两次。三年过去了,可米芾连笔都没动过。
后来,京城里的大官发了火,吓得那人干脆来到米芾家中等画,并声称:“不画就不走。”他从早一直等到晚,直到月亮升了起来,才见米芾走进书房。米芾前脚进,他后脚就跟上了。但他刚进门,米芾已经把宣纸卷了起来。“啊呀,真是神笔,画得这么快。”他讨好地称赞道。米芾没搭话,把纸卷交给他,并叮咛说: “好了,你拿回去吧。不过路上可不能看,到家再看。”
那人接过纸卷掉头就走。走了一阵,他想: 人们都说米芾为人颠狂,这么快就交差了,不会是在骗我吧。他不叫我路上看,我偏要看看。这时,他已经走到千秋桥上,刚把纸打开,只听“扑通”一声,一个“东西”掉进了河里。他低头一看,只见一个月亮悠悠地正往水下沉,水影子里有两个月亮。他揉了揉眼睛,水上却什么也没有了。再看宣纸上,也是什么都没有。他想: 米芾一定是画了个月亮,可惜现在掉到水里头去了。
那人赶快跑回家拿了个竹篮子到河边捞月亮,但捞了三天三夜,也没将月亮捞上来,真是水中捞月一场空。
《秋暑憩多景楼诗帖》 (局部) 宋 米芾
上一篇:收藏趣谈·米芾
下一篇:信札趣谈·纪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