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章趣谈·赵之谦
《赵之谦》:赵之谦 清道光九年—光绪十年(1829-1884),字益甫,号叔、冷君、憨寮、悲、无闷、梅等,会稽(今绍兴)人。咸丰己未举人,官江西鄱阳、奉新知县。书法初师颜真卿,后专意北碑,篆、隶师邓石如,加以融化,自成一家,能以北碑写行书,尤为特长。作花卉木石及杂画亦以书法出之,宽博淳厚,水墨交融。合徐渭、石涛、李而独具面目,为清末写意花卉开山。印师邓石如,工整秀逸,古朴隽雅。著有《二金蝶堂印谱》、《六朝别字》、《补寰宇访碑录》等。
《赵之谦》:主要闲章:悲翁 悲庵 未了事 二金蝶堂 为五斗米折腰
悲翁 悲庵
赵之谦19岁与范璥结为夫妇。范璥,字敬玉,长之谦一岁,绍兴道墟章家溇人。与之谦生母章氏同族同村,两家还是世交。他们结婚那年,之谦生母故世已五年,范璥事奉“余祖母、余父,养生送死”,“无失道”。处理家中事务能克尽职守,不失规矩。赵之谦《亡妇范敬玉事略》说:“六岁时求父授书,母亲安抚她说:‘如你是男孩,当读书明理,既是女的,就算了吧!’但她坚持读书,认为女的不应矮男的一截,‘七年,遍五经’,喜为诗,书宗率更(欧阳询)。”对丈夫的要求是“不在科名上图幸进,要在学术上开先路”。真是不仅有学,而且有识了。这是同时期一般妇女所不能企及的。关于他们的夫妻生活,《事略》说:夫人与先生“共贫贱,交勉以义”。可见感情生活之深厚真炽。不幸咸丰十一年初春,之谦襆被离家,次年二月,夫人病故绍兴母家,女惠榛亦卒。妻女的过世,对赵之谦来说是无比沉痛的打击。“我妇死离乱,文字无一存;惟有半纸书,依我同风尘!”并写信对朋友立誓:“终身不续正配矣。”他还刻了几方印来悼念亡妻。如“如今是云散雪消、花残月缺”、“俯仰不能弭,寻念非但一”、“我欲不伤悲、不得已”等,并始号“悲庵”。
赵之谦像
悲翁
悲庵
未了事
未了事
赵之谦3 0岁以后,正值太平军兴,旧居被毁,“余家五人死者三”。可以说是家破人亡。最悲痛的是失去了在生活、事业上支持自己的爱妻,在这悲悯穷愁、万念俱灭的情况下,艺术成了支撑生命的唯一理由,是他为之一生追求的未了事业。
二金蝶堂
赵之谦曾刻“二金蝶堂”和“金蝶投杯”印。关于这个斋号的由来,张宗子《三不朽图赞》云:“明末时,之谦七世祖伯宁君字万全者,在他甫离襁褓时,父亲就游学远方。等他长大,又值兵连祸结,频年灾荒,而老父亦早客死异乡。万全痛父不归,出外寻父。越七载,抵大同,遇父亲的旧徒,因同至墓地。墓启,‘有金蝶自墓内飞来,投万全怀’。万全负乃父的骸骨归,人称‘赵孝子’。”万全一生清贫,传说他“行孝负骨,以余金市藤,及归,发现藤夹中藏金累累,家遂大昌”。赵之谦刻此印,主要是为了纪念其先祖。吴让之56岁时,也曾为赵之谦治此印。
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曾有“不为五斗米折腰”,与赵之谦提法不一,但寓意却很相近。起初,赵之谦与其他有志的读书人一样,想通过仕途,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如他在鄱阳、奉新、南城任内,治水赈抚、惩蠹胥、缉讼棍,着实办了一些好事,但晚清的官场是极其腐恶的,赵之谦不愿沉陷其中,屡屡有全身以退的想法,但因家庭的负担、周济亲朋、刻书事业处处都要钱用而不得脱身。赵之谦刻此印正体现了他当时矛盾、复杂,而又不得已的心态。
二金蝶堂
二金蝶堂
为五斗米折腰
上一篇:闲章趣谈·赵之琛
下一篇:印章趣谈·赵之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