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是为了公平
——南北榜糊涂案
从隋朝开始,科举考试一直采用全国统一考试、统一录取的办法,这个制度却在明太祖时被打破了。洪武三十年(1397),明朝科举取士开始采用南北方分开录取的“南北榜”制度,并逐渐过渡到南北方分开考试、分开录取的“南北卷”制度,最终形成“南北中卷”,充分考虑到了地域文化教育失衡的因素。不过,当初明太祖在实行“南北榜”时,出发点却不仅仅是为了公平。
举子怒吼
洪武三十年(1397)三月初五,南京秦淮河北岸的贡院街上人头攒动。这天,三年一度的会试要放榜。来自各省的举子们早就按捺不住紧张的心情,三五成群地来到贡院外,等着那张决定自己命运的黄榜早早贴出。
申时(下午三点至五点),贡院门大开,一位官员捧着黄榜走出来,在军兵簇拥之下,将黄榜高高悬挂在辕门外。举子们一拥而上,寻找着自己的名字。这年会试一共录取了52人。中举的欢呼雀跃,落榜的垂头丧气。看完黄榜,好多举子还不愿离开,他们评论着上榜者的学识、人品,或点头称是,或摇头叹息。
突然,一个举子喊起来:“上榜的都是南方人。肯定是因为主考官刘三吾也是南方人,偏袒他的同乡!”此言一出,众人哗然,马上将黄榜上的名字再看一遍,发现此言不假,顿时群情激愤,议论纷纷。
举子们一讨论,发现除了主考官,副主考白信蹈以及各房考官也都是南方人。北方举子越发认为录取结果不公平。不知谁带头抓起一团泥投向黄榜,一下子点燃了举子们的怒火。他们纷纷向黄榜投去石子和泥团,刚贴出不久的黄榜瞬间面目全非。
北方举子们的怒火越来越高涨。他们索性成群结队地拥向负责科举考试的礼部官衙,要求面见考官,讨个说法。礼部官员调来锦衣卫亲军弹压,也不起作用。一时间,南京城里贴满揭帖,声讨本次会试的主考官,说主考官歧视北方人,只录南方人,是最大的舞弊,天理难容。
礼部官员不敢隐瞒,迅速将此事奏知明太祖。明太祖大怒。他非常重视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洪武三年(1370),他曾下诏恢复科举考试,要选取博古通今、名副其实、品德优良的人为官。他希望朝廷内外的官员都能通过科举进身,没参加过科举考试的人不能当官。而他最重视的科举考试出了这么大的问题,难怪他会义愤填膺。
皇帝改弦
一番思考之后,明太祖批示道:“南方人全占了黄榜,举子们群情激愤,礼部官员重新审查试卷,再把结果报来。”这个批示暗示主考官,要适当录取一部分北方举子,平息他们的不满,否则不利于明朝的统治。
然而时年85岁的主考官刘三吾以耿直著称,他解释道:“张榜后北方举子不满,我已经都知道了。但我在阅卷时,只依据文章的好坏来评定名次,并不知道录取的都是谁,是北方人还是南方人。”并进一步说明,北方在元朝统治之下,文化教育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北方举子的文章远远比不上南方举子,是不争的事实。
明太祖也了解这个情况,他只不过希望能够安定北方人心而已,于是劝刘三吾放宽尺度。刘三吾不肯妥协,说黄榜都贴出去了,上榜人也名副其实,不能再更改。明太祖很恼火,撤了刘三吾的职位,委派翰林院张信主持复核全部试卷。
张信复审后,先呈上几份试卷,说这些人是北方举子中的佼佼者,论才华可以入选。别人以为事情会出现转机,不料他又呈上一沓南方入选举子的试卷,补充道:“我将刚才的试卷和这些试卷作了对照,发现南北方考生成绩相差悬殊。入选的最后一名举子的文章也要比北方举子中的佼佼者好得多。”言外之意,刘三吾录取的人选是没有问题的,北方举子落榜实在是由于水平不够,而不是发生了舞弊。
明太祖审阅了张信呈上的试卷,发现文章质量确实不高,还有犯忌的词汇。之后却有人上告,说刘三吾和白信蹈串通张信,让他故意呈上不好的试卷。明太祖大怒。加上试卷复审的结果实在出人意料,明太祖觉得颜面无光,于是下令将张信和刘三吾缉拿下狱,严加拷问,并取消了张信的复审结果。
在明太祖的授意下,白信蹈、张信等人被凌迟处死,刘三吾由于年老被发配边疆充军,原来的一部分上榜举子也纷纷被杀或被流放。前后有两百余人被杀,成为明朝一大冤案,连当初闹事的北方举子都于心不忍。
当年六月,明太祖亲自阅卷,录取61名举子,均为北方人,称为“北榜”,又称为“夏榜”。至此,这一“南北榜糊涂案”才有了终结。这一事件开了明朝分南北取士的先例。
北方没落
为什么会出现南方士人学问高于北方士人的情况呢?这要从历史上寻找原因。
黄河流域本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经济发达,文化教育传统历史悠久。中原大地崇尚文化教育,读书之风源远流长。然而,安史之乱改变了这一切。从755年开始,北方地区便陷入了旷日持久的战乱和分裂之中。尽管唐王朝历时八年,剿灭了叛军,重新统一了国家,但战乱给北方造成了严重的经济破坏,也驱使一部分北方人迁到南方,国家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逐渐走向末路。随后,五代十国时期,北方依旧动荡不安。再加上逐渐强大的契丹民族不断南下掳掠,北方百姓流离失所。在辽、宋、夏、金对峙时期,北方依然处在各国争夺的中心。
直到元朝覆灭,在前后长达六百余年的时间里,连绵不断的战乱给北方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带来了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耕种失时,田地抛荒,杂草丛生,饥荒盛行。同时,战争破坏了水利设施,加重了自然灾害,从而加重了百姓的痛苦。战乱还使得人口锐减。长安(今陕西西安)早在唐天宝年间就拥有将近两百万人口,在两百多年后的北宋崇宁年间,骤减到27万,减少了七成半。其他地区也莫不如此。
与之相反,南方社会始终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迅速。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不断发展的农田水利,都对南方地区的农业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良好的经济因素为文化教育的前行奠定了基础。
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统计,明朝各科状元共89人,其中南方籍75人,占总数的84.3%。洪武年间(包括南北榜),各科进士共867人,其中南方籍620人,占总数的71%。建文年间各科进士共106人,南方籍89人,占83%。永乐年间各科进士1819人,南方籍1519人,占83%。可见,在明朝前期的科举考试中,南方士人占据了绝对优势。
南北分卷
既然北方士人学问水平不够好,那为什么明太祖又要作出妥协呢?学者们认为,这是他笼络北方人心的一种策略。
北方地区原为元朝的统治中心。元朝的统治者为了笼络汉族知识分子,实行科举取士,读书人入仕的机会比较均等。而在明朝前期的科举考试中,录取名额几乎全部被南方举子垄断,不免引起北方举子的不满。
当时,北方边境还不太平。元朝的残余势力虽退居漠北,但实力仍然不容小觑,并不时出兵骚扰边境。明太祖虽然不断对北方进行军事征讨,使边境基本稳定了下来,但如何稳定民心,却一直困扰着他。利用科举使一部分北方士人得以进身,也是他考虑中的一个笼络人心的措施。
这次南北榜案的初衷并不仅仅是为了录取公平,更长远的目标在于化解朝廷与北方士人的矛盾,将北方士人吸纳进政权,借以安定北方民心。
明太祖去世后,后世继续进行科举制度的改革。洪熙元年(1425),明仁宗曾和内阁大学士杨士奇讨论科举考试的得失。杨士奇说:“科举考试应该兼顾录取南方士人和北方士人。”明仁宗答道:“北方人的学问比不上南方人。”杨士奇解释道:“成大器者都出自北方。南方人虽然有才华,却大多心浮气躁。”明仁宗追问道:“那应该怎么办呢?”杨士奇说:“试卷照例将姓名密封起来,在外边写上‘南’、‘北’二字加以区分。如果录取100个人,就60个南方人,40个北方人。这样,天下人才就都能网罗了。”明仁宗很兴奋地说:“好啊。往年北方人很少被录取,所以懈怠懒惰成为风气。现在这样做,北方的读书人也能奋发读书了。”
于是,明仁宗决定录取名额为,南方60人,北方40人。宣德、正统年间,又将试卷分为南、北、中卷,以100人为标准,南方取55名,北方取35名,中间取10名,尽量照顾北方地区。
这种做法引起了很多大臣的争议。明代宗景泰二年(1451),给事中李侃上奏说:部臣想专门用文章辞藻取士,多录取南方人。皇帝不答应,依然实行南北分卷、分开录取的制度。从此,这一制度一直延续下去,直到明朝灭亡。
胸无城府的“坦坦翁”
南北榜案中,涉及的主考官刘三吾自号“坦坦翁”,是个襟怀坦荡、胸无城府的人。明朝建立后,73岁的刘三吾因人推荐被召至京师,受到了明太祖朱元璋的亲自接见。当时天下刚刚平定,礼制规章都有缺失。他主持制定礼制和科举取士的制度,让明太祖颇有相见恨晚之感。
太子去世后,明太祖当着群臣的面痛哭流涕。刘三吾没有安慰太祖,而是说:“按照礼节,皇孙应该立为继承人。”太祖听从他的意见立了皇太孙。刘三吾的女婿赵勉担任户部尚书,因为贪污而犯罪。刘三吾要求告退,以便于朝廷公正处理。太祖很倚重他,不久,他又官复原职。南北榜案后,刘三吾被充军。建文帝即位后,他才被赦免,得以返回家乡。遭此不公正待遇,他竟无怨言,还写诗道:“八十还家能有几,当时昼锦亦堪夸。”坦诚的胸襟表露无遗。
上一篇:万千宠爱在一身——翻云覆雨的万贵妃
下一篇:与美貌无关——独特的清宫“选秀”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