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功名在梦中
——袁崇焕蒙冤惨死
古人认为,忠臣死去后,血会化作碧青色。金庸把这个典故写进了《碧血剑》里,暗喻明朝为国尽忠的袁崇焕身受磔刑,蒙冤惨死。袁崇焕本来是一介书生,后来弃笔从戎,为日薄西山的大明王朝连续抵挡了后金政权的多次大规模进攻。这样一位战功赫赫的大将,最后却被施以凌迟之刑,还遭到百姓的责骂与唾弃。其中的内幕可敬、可气又可叹。
血洒街市无人问
崇祯三年(1630)八月,46岁的袁崇焕在北京西市口受磔刑,也就是凌迟。
“磔”来源于古代祭祀时杀牲畜以祭神,后来演变成凌迟之刑。通常的做法是在刑场竖立一根大木柱,将受刑人绑在木柱上,刽子手用法刀一片一片地割下受刑人的肉,使受刑人痛苦地慢慢死去。明朝时,大多数磔刑都要超过一千刀。曾为大明王朝立下赫赫功劳的袁崇焕,就要接受这种刑罚。
崇祯帝给袁崇焕定下的罪名包括“通虏谋叛”、“擅斩大臣”、“擅主和议”,等等。京城的老百姓相信袁崇焕通敌,对他恨之入骨。他们争食袁崇焕的血肉以泄恨,使得这次行刑的场面异常惨烈。
明末史家张岱在《石匮书后集》中记录下了这个惨痛的场面:行刑开始后,刽子手每割下一小块手指大小的肉,百姓便争着买下,生生咽进肚里。不一会儿,皮肉割尽,刽子手剖开胸膛取出五脏,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百姓又抢着买。买到的人将肉塞进嘴里,就着烧酒咀嚼,血从嘴角流出来,仍然唾骂不止。有人拾到袁崇焕的骨头,便用斧头剁碎。最后,袁崇焕尸骨无存,只剩下首级,被挂起来示众。
张岱的记述也许有所夸张,但为我们推想当时的情景提供了参考。在整个行刑过程中,袁崇焕叹息不止。他所拼命保卫的王朝和人民,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来回报他的。
明朝曾沿用唐律的“八议”,就是在量刑的时候有八种特殊情况可以减免刑罚。这八议是:议亲、议故、议功、议贤、议能、议勤、议贵、议宾。八种情况有其一,就可以减免刑罚。袁崇焕的情况本来符合“八议”的要求,但他仍然没能逃脱一死。这是为什么呢?
弃笔从戎为报国
一切都要从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说起。这一年,袁崇焕从书生转变成武将,开始逐渐走向人生的顶峰,也逐渐拉开悲剧的序幕。
这一年,进京朝见的福建邵武知县袁崇焕向朝廷提出了很多安定边境的策略,被提升为兵部职方主事。不久,东北重镇广宁(今辽宁北镇)失守,后金主努尔哈赤率领军队大败明军,溃退的明军龟缩进山海关。广宁惨败,朝廷内人心惶惶,主战还是主和,议论不定。许多大臣建议放弃关外,只求牢牢守住山海关。
正当国家危难关头,袁崇焕单人独骑出山海关,考察关外地形,敌我双方对阵形势,他了然于胸。回朝后,他保证:“给我军马钱粮,我一个人就可以守住山海关。”朝廷很赞赏他的胆识,拨给他20万两饷银,派他去关外监督军事。就这样,袁崇焕受任于危难之际,开始了自己戎马倥偬的生涯。
到了山海关后,辽东经略王在晋派袁崇焕到关外70里的前屯去安置流离失所的百姓。袁崇焕连夜出发,在荆棘丛生、虎豹出没的荒野间赶路,四更(凌晨一时到三时)就赶到了目的地。
在讨论加强边境防守时,王在晋主张在八里镇修建防御工事,而袁崇焕根据当时的军事形势,主张在宁远(今辽宁兴城)守备,把山海关防线向前推进200里。无奈人微言轻,他的主张并未得到重视。直到兵部尚书孙承宗来到山海关,大力支持袁崇焕,并派袁崇焕去经略宁远。袁崇焕在宁远修筑城池,建立规章制度,一年之后,宁远就成为关外重镇。由于袁崇焕善于经营,体察下情,将士们齐心协力,宁远很快就成为商旅云集、商业发达的贸易中心。
此外,袁崇焕还先后收复了宁远外围的锦州、松山、右屯等地,并修建防御工事,大大加强了宁远城的防守。宁远东临渤海,西接医巫闾山,地势险要,为山海关外第一要塞。自从袁崇焕到了关外,明朝的军事形势有所整肃,后金军队也不敢再轻易进犯,边境获得了暂时的稳定。
佘姓人家为袁崇焕守墓三百余年
袁崇焕被杀后,他的一位姓佘的部下趁着天黑,冒险偷回他的头颅,葬在北京广渠门内的广东义园内(今东花市斜街),并隐姓埋名,终身为他守墓。此后,这个佘姓人家代代为袁崇焕守墓,一直守了370多年。2004年,第十七代守墓人佘幼枝因此当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为:“一块碑,一座墓,埋葬了一位冤屈的民族英雄袁崇焕;17代人,372年,守定一片忠心耿耿的英雄大义。”现在,袁崇焕的墓和祠堂已经修缮,供人们凭吊。
宁远大捷声名起
使袁崇焕声名鹊起的,是明朝末年人们津津乐道的宁远大捷。
局势刚刚有所好转,朝中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集团便开始对袁崇焕等人进行恶意中伤,并调离孙承宗,派高第前来接任辽东经略。
高第固执地认为,关外没法守卫,于是命令宁远、锦州、松山、右屯等地的士兵全部撤到关内,此举相当于将袁崇焕苦心经营的防备全部撤销。袁崇焕据理力争,为高第分析目前的对阵形势,阐明如果撤销锦州、松山等地的防备,将缩短战略缓冲地带,山海关也会失去屏障。高第不听,一意孤行,只保留了宁远和前屯的守军,将其他关外地区的守备力量和百姓尽数撤到关内。命令发出后,大量的粮食被丢弃,百姓怨声载道,军队士气受到了很大的挫伤。
袁崇焕多年心血,毁于一旦。这时,宁远真的成了一座孤城,后金兵马虎视眈眈,伺机进犯。
天启六年(1626)正月,努尔哈赤率军西渡辽河,军队声势浩大,南到海岸线,北到广宁大路,不见首尾,旌旗和刀枪剑戟等兵器如同树林一样密密排布。后金军队长驱直入,进逼宁远。宁远军民人心惶惶,大家都动了逃跑的念头。朝廷震惊,大臣们没有什么好计策,认为宁远这一回肯定守不住了。辽东经略高第躲在山海关里,摆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拥兵不救。宁远城危在旦夕。
面对努尔哈赤的咄咄逼人之势,袁崇焕镇定自若。他先召集将士们,当场刺破手指写下血书,激发他们的忠义之心。将士们果然个个热血沸腾,请求决一死战。于是,袁崇焕下令烧毁城外的民房,百姓们带着武器入城,坚壁清野,等待后金军队到来。然后,他又写信给前屯和山海关的守将,说明如果有将士从宁远逃过去,一律处斩,这才安定了人心。与此同时,他分派四员大将守卫四座城门,城墙上架设红夷大炮(又叫红衣大炮)。部署完毕,袁崇焕对全城军民说:“如果大家齐心死守,我宁可当牛做马来报答。”军民被他的诚意所感动,人心稳固,只待敌人。
努尔哈赤驻扎在距离宁远5里的地方,切断了宁远和山海关的联系。他派人劝袁崇焕投降,遭到严正拒绝。正月二十四,努尔哈赤对宁远城发起了进攻。关键时刻,宁远城的大炮发挥了威力,后金军队死伤甚众,仍攻城不止。宁远城的两三处城墙被后金兵挖开,兵士纷纷拥上。袁崇焕身先士卒,封堵城墙,却不幸中箭受伤。他自己撕下战袍裹住伤口,继续战斗。这大大鼓舞了明军的士气。双方一直激战到二更左右,努尔哈赤见一时难以取胜,于是鸣金收兵。袁崇焕便趁机选派勇敢的士卒出城烧毁后金的战车,挫败后金军的士气。
激烈的战斗持续了三天,后金军队始终未能取得胜利,努尔哈赤无计可施,不得不退兵。他对将领们说:“我从25岁征战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为什么这小小的宁远城就打不下来?”他为此整日心情郁忿,再加上战斗中为火炮所伤,几个月后就去世了。
这场胜利震惊了朝廷,袁崇焕也被认为是军事奇才,从而受到皇帝的倚重。但这并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他的悲剧命运。
皇太极的反间计
崇祯二年(1629)十二月,崇祯帝以“商议军饷”的名义召见袁崇焕。负责指挥京城保卫战的袁崇焕一接到命令,立刻匆匆赶往紫禁城。他一到,即被逮捕,剥去官服,身受刑具,关进了锦衣卫大狱。
这时,后金大汗皇太极(即后来的清太宗)率领八旗军队,还包围着北京城。虽然与袁崇焕交战两次,都没能取胜,皇太极却不忙着撤兵,依然在等待时机。
为什么在敌军围城的关键时刻,崇祯帝会逮捕战役的总指挥呢?这是皇太极的反间计起了作用。
宁远大捷之后,袁崇焕又在关外两度打败后金军队,成了后金南下中原的最大障碍。这次后金进攻北京,刻意避开了袁崇焕镇守的山海关,绕道蒙古从喜峰口入关,攻陷遵化,进逼北京。没想到,袁崇焕两昼夜急行300多里,抄小路从山海关赶回,抢先一步到达北京,给予皇太极迎头痛击。
皇太极深知,不除掉袁崇焕,后金就难以入关,进取中原。鉴于从军事上难以取胜,皇太极决定施行反间计,借崇祯帝之手,除掉自己最大的敌人。
正巧,后金兵俘获了两个太监,关在一起。当天晚上,两个太监正难以入眠,忽然听到帐外有人低声耳语:“今天撤兵,是大汗的计策。刚才大汗一个人骑马去敌军那边,敌军中有两人来见大汗,说了好久才走。袁巡抚和大汗有密约,这件事马上就要成功啦。”两个太监装作睡着,却听得清清楚楚。第二天,由于守卫“疏忽”,两个太监逃了出去。这两个太监回宫后,便把自己听来的消息,一五一十地报告了崇祯帝。
而在此前,朝廷里已有人散布谣言,说袁崇焕引来了后金兵,还和他们订立了城下之盟。生性多疑的崇祯帝半信半疑,虽没有给袁崇焕定罪,却再也不像以前那样信任他。等到两个太监带回了消息,崇祯帝更加坚信不疑了,在大敌压境的情况下,草率地做出了逮捕袁崇焕的决定。
皇太极听说自己的计谋生效,欣喜若狂,于是班师,一路连续攻陷四座城池。他知道,袁崇焕被捕后,自己挺进中原的最后障碍终于被扫除了。
功到雄奇即罪名
表面上看起来,袁崇焕死于皇太极的计策,实际上,早在崇祯元年(1628),他就已经为自己的死埋下了伏笔。
崇祯帝刚刚即位时,只有17岁,年轻气盛,血气方刚。他看到国家处于外敌入侵的威胁中,求胜心切,于是召见已经几次打败后金的袁崇焕,问他何时可以收复辽东。袁崇焕冲口而出:“以五年为期,我就能为陛下肃清边境。”崇祯帝大喜。走出午门后,有人问袁崇焕,五年的期限是否有把握。袁崇焕又犹犹豫豫地说:“皇上的期望太强烈了,我说五年,不过是安慰他罢了。”
当时后金正处于上升期。宁远之战只是暂时遏制了后金的攻势,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双方的实力对比。有见识的人认为,如果崇祯帝认定了五年的期限,那袁崇焕的祸患也就不远了。
果然,没过三年,后金已经大军压境,皇太极率领军队甚至进犯到了北京城下。这不能不让崇祯帝对袁崇焕那个五年之期产生极大的怀疑,甚至认为他犯了欺君之罪。
在崇祯帝给袁崇焕罗织的罪状中,“擅杀大臣”是重要的一条。这指的是袁崇焕未经奏请,即斩杀毛文龙一事。毛文龙当时担任东江总兵,曾与魏忠贤等阉党相勾结,飞扬跋扈。他还曾与皇太极书信往来。有人认为他是诱敌,也有人认为他是通敌谋叛。袁崇焕直接亮出崇祯帝赐予的上方宝剑,杀了毛文龙。后世对此评说不一,但崇祯帝认为,袁崇焕先斩后奏挑战了自己的权威,这件事也成了袁崇焕被杀的重要原因。
含冤沉沦百余载
袁崇焕被逮捕时,70岁的礼部尚书成基命立刻跪下叩头,请求崇祯帝慎重处理。崇祯帝拒不纳谏,成基命又叩头说:“敌人就在城下,和别的时期不能比。”独断专行的崇祯帝依然不听。
袁崇焕入狱后,军士们放声大哭。许多正直又有见识的大臣为他奔走请命。孙承宗曾为之赋诗道:“东江千古英雄手,泪洒黄龙半不平。”关外的官吏、将士、百姓们每天都有人去找孙承宗,为袁崇焕喊冤,宁愿替他受刑。
但是,这一切都没能改变袁崇焕的命运。他死后,明朝的边境防卫日渐空虚,甚至开始出现整个部队向后金军队投诚的情况,军队士气低落。15年后,清军直逼北京城,崇祯帝走投无路,吊死在煤山(今北京景山)。
袁崇焕蒙冤一百五十余年,直到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乾隆帝下诏为他平反。诏书说:“袁崇焕在蓟辽监督军事,虽然与我们为敌,但忠于职守。那时候君主昏庸,政治不明,不能让他尽忠,以致遭受酷刑,是值得同情的。”诏书还要求地方官寻访袁崇焕的子孙,了解他们的情况。翌年,广东巡抚尚安上奏说,袁崇焕没有子嗣,曾过继堂弟的儿子,现在找到了其五世孙袁炳。袁炳识文断字,人也比较明白,朝廷遵照熊廷弼(明朝被错杀的一员大将)后裔的先例,让袁炳以佐杂(位于底层的官僚)的身份入选。
至此,袁崇焕的冤屈方得到昭雪。
上一篇:千年不朽的神话——长沙马王堆汉墓
下一篇:南宋末年的民间怪现象——生子不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