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挑卓文君
——司马相如的爱情骗局
司马相如琴挑卓文君,是中国才子佳人故事中的经典。《凤求凰》的美妙琴声,让富豪千金与一介穷书生缔结姻缘,从此过上琴瑟合鸣的幸福生活。然而,近年来不少学者的考证却将这个爱情故事颠覆了,把“琴挑卓文君”论作司马相如“劫色骗财”的千古阴谋。究竟是真爱,还是骗局?
倾倒众人的大才子
西汉时期,临邛县(今四川邛崃)有一位著名的富商,名叫卓王孙。一日,卓王孙家中张灯结彩,宾朋盈门,连临邛县县令王吉都光临卓府,不知是为哪位贵客大办家宴。待所有贵宾都到齐了,卓王孙宴请的贵客却称病不肯来。县令王吉只得再次到贵客的住处亲自邀请。盛情难却之下,这位神秘人物才勉强出行,前来赴宴。
这位“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神秘人物,正是与司马迁并称为“西汉两司马”的著名才子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字长卿,小名“犬子”,后因钦佩战国名相蔺相如,便改名为“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青年时便显露出过人的才华,他善于作赋,精通音律,受到当时梁国(西汉势力最大的藩国之一)国君梁孝王的赏识。随梁孝王到梁国后,司马相如创作了著名的文章《子虚赋》,声名鹊起。因他喜爱弹琴,梁王便赐予他一把名为“绿绮”的琴,上面刻有“桐梓合精”四个字。而这把名贵的琴,就是后来司马相如弹奏《凤求凰》赢取卓文君芳心的传情之琴。
梁孝王死后,司马相如因家中贫困又无处谋生,便投奔自己的好友——临邛县县令王吉。王吉几次三番前往司马相如住处拜访,每次都显得恭敬无比,使司马相如的大名在临邛县广为人知。富商卓王孙就是因为仰慕司马相如的才情,才专门设宴款待他的。
在卓家的宴会上,司马相如可谓倾倒全场。据《史记》、《汉书》记载,司马相如“雍容闲雅”,即仪态优雅,风度翩翩,而且非常英俊。他一出场,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一坐尽倾”。在为之倾倒的众人之中,卓家千金卓文君也赫然在列。
《凤求凰》求得芳心
卓文君是美貌端庄、气质非凡的大家闺秀。不幸的是,她刚刚守寡在家。宴会之时,卓文君正在隔壁房中。她早就听说过司马相如文采斐然,气质儒雅,如今从门缝中一看,果然名不虚传。此时,卓文君已经对司马相如心生爱慕,唯恐自己配不上他。
正在感慨之时,卓文君忽然听到门外传来一阵琴声。原来,在座宾客听说司马相如擅长抚琴,便邀请他独奏一曲以助兴。在县令王吉的再三请求下,司马相如才拿出“绿绮”琴弹奏起来。通晓音律的卓文君听得如痴如醉。这是一曲《凤求凰》,琴声之外还有歌声,只听司马相如吟唱道:“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时不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这是大胆地表露心中感情的词句,更为难得的是文辞优美,意境脱俗,一下子就打动了卓文君的芳心。紧接着,门外又奏起了另一曲,歌词是:“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在深情的旋律中,卓文君终于被折服。
夜晚,酒席散去,卓文君仍然沉浸在《凤求凰》的美妙琴声中。这时,她的贴身侍婢送来了一张令她意想不到的字条,竟是司马相如不失时机的表白。卓文君这才意识到,原来司马相如早知道她在隔壁,那首《凤求凰》的曲子正是专门为她演奏的,想必司马相如也早已倾心于自己。于是,卓文君匆匆收拾衣物,直奔司马相如的住所。两人连夜私奔,前往司马相如在成都的老家。
从家徒四壁到富甲一方
富商千金卓文君竟连夜与人私奔,这件事立刻成了临邛县最热门的话题。卓王孙听后勃然大怒,连呼:“女儿如此不像话,我不忍心杀她罢了,但是绝对不分给她一分钱!”家人和朋友纷纷替卓文君说好话,却仍然无法改变卓王孙的决定。
卓文君跟随司马相如回到老家,看到他家中一贫如洗,“徒四壁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想,当初司马相如在临邛时,穿戴装束都不俗,还有大队车马跟随,俨然大户人家的公子,谁知竟如此贫穷,如何养活自己这样的富家小姐呢?然而转念想到司马相如的才华和深情,卓文君觉得应该满足,便下定了与司马相如过苦日子的决心。
可是生活毕竟是现实的,夫妻俩都没有经济来源,不久日子就过不下去了。卓文君只好拿出自己的名贵衣物去换些钱财,勉强维系生活。久而久之,卓文君越来越闷闷不乐。一天,她终于鼓起勇气对司马相如说:“不如我们一同回临邛吧。在那里,随便找我的兄弟们借些钱,也可以维持生活了,何必在这里受苦呢!”司马相如听后表示同意,于是变卖了自己的车马,与卓文君一起回到了临邛,用这些钱开了一个小酒馆。卓文君亲自站在柜台前卖酒,司马相如则穿着大围裙和伙计们在屋里洗碗。
私奔的风波刚刚被临邛人淡忘,夫妻俩受穷卖酒的消息又传遍了全县城。卓王孙觉得自己的颜面都被丢尽了,几乎不敢出门。这时,亲朋好友又来劝说卓王孙接济女儿、女婿。有人说:“你有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如今家财万贯,所缺的并不是钱。文君已经与司马相如结为夫妇,司马相如虽然贫穷,但才华横溢,是个可以依靠的人。况且他还是王县令请来的贵客,何必让大家都难堪呢?”这番话说动了卓王孙,他也实在不愿女儿、女婿继续在家门口丢人,无奈之下给了卓文君童仆一百、钱财百万,还有一大批嫁妆。
拿到财产的卓文君和司马相如再次回到成都,买房置地,从此过上了富足的日子。
真爱还是骗局
如此看来,这段感情应该圆满了——从一见钟情到大胆私奔,从艰难度日到衣食无忧,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几乎演绎了古今最浪漫的爱情故事。然而,真实的情况恐怕要令所有人大失所望。细心来看,不难发现司马相如的几点破绽。
首先,司马相如在走投无路之时投靠临邛县县令王吉,却处处表现得如同一个有家世的才子。他有车马跟随,在临邛的驿馆里一住就是好几天。王县令天天去拜访他,装出很恭敬的样子(“缪为恭敬”——《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开始几天,司马相如还见他,后来干脆称病不见。而这位王县令反而越发恭敬,仍然天天到访。据史料记载,司马相如与王吉是密友,密友之间如此的举动实难叫人信服。而如此做法果然让司马相如在临邛名声大噪,身价陡升。终于,富商卓王孙提出宴请司马相如。如此大费周折,令人不禁猜疑,司马相如是不是有意引起卓王孙注意,让他设宴的呢?
其次,在卓王孙的宴会上,司马相如称病不来,王吉再次诚意邀请,更给足了司马相如的面子。接下来,便上演了“琴挑卓文君”的一幕。依照常理,宴会的贵宾是不应该被邀请来弹琴助兴的,然而王吉却主动邀请司马相如弹奏曲子。这样做用意有三:一是展现司马相如的精湛琴艺,二是弥补司马相如口吃的不足,三是明知卓文君通晓音律,故意以琴挑芳心。至此,司马相如和王吉联袂上演了一台戏,其指向很明显,就是卓家千金卓文君。
在料想卓文君动心之后,司马相如又买通了卓文君身边的侍婢,将自己的爱慕之意表露出来。从这些迹象不难看出,司马相如对赢取卓文君芳心一事是早有筹划的,“琴挑卓文君”是他设计好的一个计谋。
当然,追求自己所爱的人也无可厚非。虽然这样的处心积虑让一见钟情的浪漫荡然无存,但毕竟称不上“骗局”。问题在于,司马相如是否对卓文君有真感情?他的预谋是为了爱情,还是财产?
这个问题至今仍无定论。一部分人认为是为了爱情,因为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私奔后便回老家过起了苦日子,并没有设法成为卓家女婿以分得家财,至于后来卓王孙分财产给他只是凑巧的事。另一种观点则说司马相如是为了财产,或是“骗财为主,同时骗色”。事实上,司马相如在与卓文君私奔前根本没有见过她,他所知道的关于卓文君的情况无非是富商的千金和刚刚守寡在家。然而,他竟能在一天之内热情表白,实在很难让人相信感情的真实性。后来,他与卓文君开酒馆偏要开在临邛,目的就在于逼迫卓王孙救济他们。至于司马相如为什么没有主动提出进卓家的门、要卓家的财,只是为了顾及自己的面子而已。
时过境迁,对于司马相如的主观想法,后人已经很难从史料中分析出来。然而,为财的说法论据更多,也更有说服力。此外,司马相如婚后的三心二意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这一点。
飞黄腾达 欲弃糟糠
司马相如富甲一方后,开始踏上飞黄腾达的道路。汉武帝刘彻即位后,无意中看到司马相如的成名作《子虚赋》,以为是古人的名篇,深为赞赏。后来,汉武帝听说这是当世的一位年轻才子所写,不禁又惊又喜,立即宣司马相如觐见。
司马相如辞别了卓文君,来到京师。他面见汉武帝说:“《子虚赋》所写不过是诸侯打猎的事情,请允许我再作一篇赋,专门表现天子打猎的英姿。”汉武帝欣然应允。不久后,司马相如果然写出了一篇文辞华丽、气势恢弘的《上林赋》。汉武帝读后非常高兴,下令封司马相如为“郎”(皇帝的侍从)。
自此,司马相如仕途得意,在京师出尽风头、享尽荣光,早把成都老家和糟糠之妻卓文君抛到九霄云外去了。随着身边的美女越来越多,司马相如渐渐觉得卓文君配不上他了,竟产生了休妻的念头。
一天,司马相如派官差给卓文君捎去一封信,信上只写了13个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意思是无“亿”(谐音意),即表明自己已对卓文君无意。卓文君看后,立刻明白了司马相如的意思,心中又悲又恨,提笔写下:“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竟用这13个数字顺连成一首情真意切的诗。司马相如看到信后,感到万分内疚,自知对不起卓文君。回想从前相濡以沫、淡泊度日的时光,他心生不忍,终于决定亲自迎接卓文君进京。
后来,司马相如以一篇檄文,巧妙地解决了当时巴蜀两地形势不稳的问题,进一步赢得了汉武帝的信任。这一次,司马相如被任命为中郎将,持节出使西南边陲,途中经过临邛。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一同风风光光地回到卓家,临邛百姓夹道欢迎,卓王孙也感到十分欢喜。从前的波折、不快暂时得以忘却,夫妻俩似乎重新回到了恩爱有加的生活。
千古悲剧 与君诀别
然而,司马相如并未就此收敛自己的性情,一心一意地对待卓文君,反而更加放纵,时常周旋于脂粉堆里。年过50岁之后,司马相如提出要娶一位茂陵(今属陕西西安)女子为小妾,终于令卓文君忍无可忍。
几次三番的三心二意,使卓文君开始怀疑司马相如对自己的感情。这时,她想起当年司马相如弹奏《凤求凰》的情景,以及此后两人共同经历的许多事,隐约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倘若是出于真情而向她表白,又怎么会在富贵之后朝三暮四,甚至想要抛弃自己呢?当年的“琴挑”即使不是别有用心的骗局,至少也是用情不够深。如此想来,卓文君便更觉凄切哀怨。
“皑如山上雪,皓如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卓文君写下了一首催人泪下的《白头吟》。写完后,她又在后面附上几句话,其中有“锦水汤汤,与君长诀”这样的壮烈语句。
看到这些诗句之后,司马相如没有一意孤行地纳妾。然而,“与君长诀”的语句真的在10年之后应验了。司马相如因患消渴症(糖尿病)病情日益加重,于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离开人世。卓文君孤身一人,在悲痛的情绪下身体逐渐衰弱,也在第二年深秋香消玉殒。
尽管人们都天真地希望,司马相如与卓文君能够演绎一段美好浪漫且善始善终的爱情,但真相却有些残酷:司马相如设下爱情骗局,千古佳话终成千古悲剧。
《子虚赋》与《上林赋》
《子虚赋》与《上林赋》是司马相如的代表作,也是汉赋作品中具有开拓意义的典范之作。两篇作品的创作时间相隔约10年,但具有明显的承接性。《子虚赋》是司马相如身处梁国时所作,作品虚构了子虚、乌有先生和亡是公三人,借他们之口描述齐、楚天子狩猎的情景,表达了对诸侯及其使臣作风奢靡、不崇德义的针砭。《上林赋》作于司马相如面见汉武帝之后,承接《子虚赋》中虚构的三人的言论来写上林苑游猎的盛况,展现了汉武帝时的盛世景象。文中也体现了天子对奢侈生活的反省,表现出崇尚勤俭、关心人民的态度。
上一篇:清流士子的噩梦——党锢之祸
下一篇:皇图霸业谈笑间——宋太祖杯酒释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