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嘉学派是指兴盛于乾隆、嘉庆时期 (1736—1825年) 的考据学派,也称“清学”、“朴学”、“汉学”、“清古文经学”。他们整理古文献功劳卓著,脱离现实的学风却是消极的。乾嘉学派产生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当时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给学术发展创造了环境; 另一方面,封建专制主义严酷的现实,使学术研究不得不向故纸堆讨出路。这个学派始祖是顾炎武,但是他们学的是顾氏的考证方法,对其经世致用思想则摒弃了。
从顾炎武时到乾嘉之间,有康熙朝的阎若璩、胡渭。阎氏的《古文尚书疏证》 以雄辩的证据证明东晋以来被视为经典的 《古文尚书》是伪书,这一石破天惊的学术发现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胡渭的 《易图明辨》 证明 “河图洛书” 是宋代道士陈抟所伪造。
乾嘉学者群,按其治学特点与师承可分为吴派、皖派。吴派代表是惠栋 (1697—1758年),他承顾炎武以来从古文字声训入手治经的传统来整理古文献,在反对宋儒牵强臆度之习的同时,却陷入 “凡古必真,凡汉皆好” 的流弊。其中坚人物有沈彤、江声、王鸣盛、钱大昕、钱大昭等人,成就最大者是钱大昕。皖派代表是戴震 (1723—1777年),他就学于江永,与稍早的吴派学者多所切磋,他坚持客观严谨的原则,其法 “由声音文字以求训诂,由训诂以寻义理,实事求是,不偏主一家”,这就突破了吴派盲目尊崇汉儒的局限,成为乾嘉学派中佼佼而立的集大成者。戴震之后,皖派传人有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等。乾嘉时期的另一部分学者,如焦循、汪中在考证时注意 “义理” 的探求,在治经中对哲学思想多所创见。
上一篇:《三屠嘉定城》清朝历史事件
下一篇:《乾隆南巡》清朝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