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道为先,征伐为后》三国谋略智慧大全
太和年间 (公元227—232年),魏明帝派遣曹真从子午谷山道进军征伐蜀汉,皇帝的车驾则向东来到许昌。这时华歆上疏说:“自从兵乱以来,已超过了二十多年。我大魏秉承天意,接受大命,陛下以您的圣德使得今世足可与周代成、康年间的隆盛相当。目前应当继续弘兴陛下这一代的政治,使它能上继三王的圣迹。眼下虽然还有吴、蜀这两个贼寇依负山水的险阻,苟延他们的残命。如果我大魏真能做到圣贤的教化日日深入,使远方的人感怀威德,臣相信吴、蜀之民最终也会背负着襁褓中的婴儿,归顺到我大魏来的。兵战这东西,到不得已的时候才能用它,所以应当把它暂时收藏起来,到合适的时候再动用它。臣真诚地希望陛下首先留心于治国的圣道,把征伐作为后一步的事情。况且,伐蜀需颠沛千里转运军粮,这对用兵是很不利的。翻越山险、深入绝地,也没有打败敌方的必胜把握。比如臣又听说今年因为征兵服役,已在很大程度上荒废了农桑生产。掌握国家大权的帝王以万民作为他的根基,而万民又以衣食作为根本,若使中原无饥寒之患,百姓无离乡背井之忧,那么天下就很幸运了,吴、蜀二贼间的嫌隙与争端,也可以坐着等来。臣备职在宰相的高位上,但年迈多病,日益沉笃,犬马一般的老命即将耗尽,奉侍仰望陛下的銮舆华盖恐怕没有多少日子了。臣不敢不竭尽臣子的忠怀,这惟有陛下去裁断、明察了!”
魏明帝回复华歆的奏疏说: “君为国家大计深思熟虑,我非常嘉许这种精神。蜀贼凭恃山川险阻,我的祖父和父亲在前世就曾历尽征伐之劳,仍然不能克服平定。我哪里敢自夸,说我必定能消灭他呢! 不过,诸将认为如果不试探着进攻一下,它也不会无缘无故地自己灭亡。所以,才阅兵子午,借以窥测、寻找一下可以利用的时机。如若灭蜀的天时还没到,像周武王九年观兵孟津再还师退军,也是可以借鉴的前事。我一定敬听君言,不敢忘了您的谆谆告诫。”当时正逢秋季大雨,明帝诏令曹真领兵退还。
太和五年(公元231年),华歆逝世,赐谥号敬侯。爵位由儿子华表继嗣。当初,魏文帝曾分出华歆的食邑民户,封华歆的弟弟华缉为列侯。华歆的嗣子华表,咸熙 (公元264—265年) 年中曾做过尚书。
上一篇:《治本为上》三国谋略智慧大全
下一篇:《渊雅高尚,确然不拔》三国谋略智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