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型国际关系需要辩证认识三个问题
习近平强调指出,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正确地处理好义与利、历史与未来、本国文明与其他文明之间的辩证关系。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建构一套符合各国人民利益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实现开放的发展、包容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
一 正确认识义与利的辩证关系
随着世界格局和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合作共赢已成为时代发展不可抗拒的趋势。然而,在一定的范围内,人类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威胁到合作共赢的发展趋势。
首先,在政治上,有些国家不遵守国际公约,一味地奉行单边主义,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就大动干戈,推行强权主义和霸权政治,将自己的发展建立在损害他国利益的基础之上,肆意干涉别国内政,严重破坏区域的和平稳定。这种行为方式仍然停留在旧式的冷战思维之中,是一种对抗式的零和博弈。虽然它与时代发展的趋势背道而驰,但今天仍有市场,甚至大有上升趋势,“地区热点此起彼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72页,外文出版社,2014。),严重威胁世界的和平发展进程。其次,在经济上,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多边贸易体系面临诸多挑战。一些国家只是一味地想从别国获得好处,而不愿放开自己的市场,企图搞贸易保护主义和封闭经济,这既违背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开放趋势,也阻碍了各国之间的合作共赢发展。针对这种保护主义,习近平在参加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时强调指出,搞保护主义和滥用贸易救济措施,损人不利己,既不利于世界经济复苏,也不符合各国利益。只有打开窗子,才能实现空气对流,新鲜空气才能进来。“‘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各国经济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我们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我们要维护自由、开放、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不搞排他性贸易标准、规则、体系,避免造成全球市场分割和贸易体系分化。”(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37页,外文出版社,2014。)再次,在邻里观上,一些国家害怕邻国的强大,对邻国的发展百般阻挠,甚至不惜以牺牲邻国利益为代价,向邻国转嫁危机,制造摩擦,破坏和平稳定的大局。针对这种做法,习近平指出:“那种以邻为壑、转嫁危机、损人利己的做法既不道德,也难以持久。”(注:同上书,第273页。)面对这些挑战,各国应当联合起来,加强合作,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建立公平、公正、平等的国际政治新秩序;积极推进各国经济的协调发展、共同发展,建立和睦相处、互利互赢、与邻共进的邻里关系。而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要正确处理好义与利的辩证关系。各国应当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抛弃过去的冷战、对抗、封闭发展的零和思维,用一种全新范式来指导各国的发展。“当前,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快速发展,不同国家和地区结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这就决定了我们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必须摒弃过时的零和思维,不能只追求你少我多、损人利己,更不能搞你输我赢、一家通吃。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注:习近平:《共创中韩合作未来同襄亚洲振兴繁荣》,《人民日报》2014年7月5日。)
由此可见,义与利绝不是不可兼得的对立关系,而是辩证统一于一体的。一方面,利是义的存在基础,世界上没有空洞的义,只有以利为基础,才能实现义的稳固发展;另一方面,义是利的价值导向,人们在追求利益时,必须遵守道义,做到取利有道,取舍有度,既利己又利人,共谋发展;而无义之利,不仅危害个人发展,阻碍社会进步,也会损害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信任关系,必然是短暂的、不可持续的。只有以义为基础,才能实现利益的双赢,义利兼得。这就意味着,在国际关系中,也必须正确处理好义与利的辩证关系,坚持正确的义利观。首先,在政治上,要遵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秉持公道正义,坚持平等相待,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为一己之私损害他人利益,破坏地区和平稳定。其次,在经济上,要立足全局,放眼长远,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既要让自己过得好,也要让别人过得好。最后,在邻里观上,要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做“和睦相处的好邻居、同舟共济的好朋友、休戚与共的好伙伴”。
习近平指出:“‘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在国际合作中,我们要注重利,更要注重义。”(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72页,外文出版社,2014。)在推进新型国际关系建构中,中国发展绝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绝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中国将坚定不移地奉行互利互赢的开放政策,坚持正确的义利观,找到利益的共同点和交汇点,发展开放型经济体系,全方位地加强和拓展同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一方面,坚持按照亲、诚、惠、容的理念,深化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努力使自身发展惠及周边国家;另一方面,坚持正确的义利观,有原则、讲情谊、讲道义,多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中国开展对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将坚持正确义利观,不搞我赢你输、我多你少,在一些具体项目上将照顾对方利益。中国人讲求言必信、行必果。中国说到的话、承诺的事,一定会做到、一定会兑现。”(注:习近平:《守望相助共创中蒙关系发展新时代》,《人民日报》2014年8月23日。)这种义利观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的外交理念,也是中国外交得道多助的一个重要基础。
二 正确认识历史与未来的辩证关系
每一个国家都是从历史中走到今天的。只有尊重每个国家的历史,才能真正开创未来。因此,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历史与未来的辩证关系。在此,习近平以中日关系为例,全面阐述了历史与未来的辩证法。
首先,只有正确对待历史,才能面向未来。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在中日两国2000多年的交往中,和平友好是历史的主流。保持中日长期和平友好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稳定的需要。中国政府和人民愿意致力于发展中日关系,愿意在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基础上推动中日关系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不过,这是有前提条件的,即必须在承认历史、尊重历史的大前提下,才有可能。习近平指出,正确对待和深刻反省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历史,是建立和发展中日关系的重要政治基础。近代以来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及广大亚洲国家人民带来了惨绝人寰的灾难,日本政府和一些政治人物对那场给人类社会带来深重灾难的侵略战争应该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负责的态度,对在那场战争中受到深深伤害的邻国人民的感情应有起码的尊重,应对在那场战争中不幸死难的千千万万亡灵做出符合道义的交代。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日本一些政治组织和政治人物依然在矢口否认日军侵略的野蛮罪行,依然在执意参拜双手沾满鲜血的战犯亡灵,依然在发表美化侵略战争和殖民统治的言论,依然在藐视历史事实和国际正义,依然在挑战人类良知。这些做法,不仅违背了日本政府在历史问题上的承诺,而且背离了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和广大亚洲国家人民的感情。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历史和事实。付出了巨大牺牲的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地捍卫用鲜血和生命写下的历史。一切罔顾侵略战争历史的态度,一切美化侵略战争性质的言论,不论说了多少遍,不论说得多么冠冕堂皇,都是对人类和平和正义的危害。对这些错误言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必须高度警惕、坚决反对。在事实和公理面前,一切信口雌黄、指鹿为马的言行都是徒劳的。黑的就是黑的,说一万遍也不可能变成白的;白的就是白的,说一万遍也不可能变成黑的。一切颠倒黑白的做法,最后都只能是自欺欺人。“解铃还须系铃人。”只有正确对待历史,才有利于日本早日卸下历史包袱,才能开创中日关系的未来。(注: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9月4日。)
其次,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历史告诉我们,依靠武力对外侵略扩张最终都是要失败的,这是历史规律;另一方面,历史也告诫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因此,日本方面应该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未来负责的态度,从维护中日友好、维护亚洲地区稳定与发展的大局出发,以慎重态度严肃对待和妥善处理历史问题,认真吸取历史教训,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而中国人民应当牢记这段历史,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同时中国人民应当从这段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大家来共同珍爱和平、维护和平,让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让各国人民永享太平。
再次,铭记历史,是为了警示未来。近代以来的历史告诉我们,发展是硬道理,落后就要挨打。一个民族只有自强,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历史固然无法重演,但未来可以开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铭记这段历史,就是为了警示未来,我们要以实际行动,积极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建立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中国而努力奋斗,以最大的决心和实力,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坚决捍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坚决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决不允许否认和歪曲侵略历史,决不允许军国主义卷土重来,决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
最后,唯有传承历史,才能继往开来。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从历史中走过来的,在发展的过程中,绝不能忽视自己的历史,相反,只有在历史的传承中,才能把今天的事业做好,不断开创更加辉煌的未来。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历史虚无主义。它完全否认历史,否认历史发展的连续性,是一种极端错误和危险的历史唯心主义。否认历史也就等于否认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基,是一种不可原谅的历史背叛。另一种是历史复古主义。它完全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根本不顾时代发展趋势,全盘主张回到传统之中,力图用后者来指导当前的建设和发展,这一观点严重割裂了历史与当下、未来的辩证关系。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既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历史复古主义者,我们一直都强调把历史、现实、未来统一起来,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注: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在历史传承中不断开创未来。
三 正确认识本国文明与其他文明的辩证关系
习近平指出:“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是在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中走到今天的,世界是在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中成为今天这个样子的。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注:同上。)因此,在推进新型国际关系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对待不同民族国家的文明,这是我们必须把握好的一个重大课题。
首先,要辩证地认识本国本民族的文明成果。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其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就等于割断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不可能在世界的民族之林中屹立起来的。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要倍加珍惜和维护自己的思想文化。当然,这种珍惜并不是盲目崇拜,而是要采取辩证的态度正确地认识本国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文化虚无主义固然可憎,但文化复古主义和文化沙文主义也断不可行:一方面,必须把弘扬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习近平指出:“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这就要求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注: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另一方面,珍惜本国本民族的文化成果,绝不是要搞文化封闭主义和文化沙文主义,“强调承认和尊重本国本民族的文明成果,不是要搞自我封闭,更不是要搞唯我独尊、‘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各国各民族都应该虚心学习、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这是增强本国本民族思想文化自尊、自信、自立的重要条件。”(注:同上。)要在世界文明的互动中,审视本国本民族文明的历史地位,更好地实现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其次,必须正确认识世界文明的本性。习近平指出,世界文明是多样的,和而不同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从茹毛饮血到田园农耕,从工业革命到信息社会,构成了波澜壮阔的文明图谱,书写了激荡人心的文明华章。世界万物万事总是千差万别、异彩纷呈的,如果万物万事都清一色了,事物的发展、世界的进步也就停止了。此外,文明是平等的。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也有各自的不足。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每种文明都是人类劳动和智力的结晶,它们只有姹紫嫣红之别,而无高低优劣之分,在价值上是完全平等的。
再次,在尊重本国本民族文明的同时,要承认和尊重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文明。习近平指出,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因此,要理性处理本国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差异,认识到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是独特的,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不攻击、不贬损其他文明。不要看到别人的文明与自己的文明有不同,就感到不顺眼,就要千方百计去改造、去同化,甚至企图以自己的文明取而代之。历史反复证明,任何想用强制手段来解决文明差异的做法都不会成功,反而会给世界文明带来灾难。因此,各国在尊重本国本民族文明的同时,也要承认和尊重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文明: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珍惜,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不分强弱、不分大小,其思想文化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反之,任何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沙文主义的做法,不仅不可行,而且都是十分有害的。
复次,要积极推动本国文明与其他世界文明的交流和互鉴。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任何一种文明,不管它产生于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社会土壤之中,都是流动的、开放的。这是文明传播和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在长期演化过程中,中华文明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中获得了丰富营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丝绸之路的开辟,遣隋遣唐使大批来华,法显、玄奘西行取经,郑和七下远洋,等等,都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事例。儒学本是中国的学问,但也早已走向世界,成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的和谐共处。因此,对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无论是古代的中华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印度文明等,还是现在的亚洲文明、非洲文明、欧洲文明、美洲文明、大洋洲文明等,我们都应该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都应该积极吸纳其中的有益成分,使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中的优秀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注: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在这里,习近平重点强调了两个问题:一是立场方法问题。他指出,在文明交流互鉴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坚持从本国本民族实际出发,坚持取长补短、择善而从,讲求兼收并蓄,但兼收并蓄不是囫囵吞枣、莫衷一是,而是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二是形式内容问题。在他看来,文明的交流互鉴不能单纯地停留在形式上,而是要透过表象,领悟每种文明包含的人文精神和内在精华,“不能只满足于领略它们对以往人们生活的艺术表现,更应该让其中蕴藏的精神鲜活起来”(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62页,外文出版社,2014。)。只有通过这样的交流互鉴,才能促进各国人民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在世界各国人民心灵中坚定和平理念、坚定共同发展理念,形成防止和反对战争、推动共同发展的强大力量;也只有通过这种交流互鉴,才能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
最后,要以文载道,以文化人,加强各国之间的人文外交。习近平指出:“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国家关系发展,说到底要靠人民心通意合。”(注:习近平:《共创中韩合作未来同襄亚洲振兴繁荣》,《人民日报》2014年7月5日。)如果说政治、经济、安全合作是推动国家关系发展的刚力,那么人文交流则是民众加强感情、沟通心灵的柔力。只有使两种力量交汇融通,才能更好地推动各国以诚相待、相即相容。文化在增进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方面可以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因此,各国应当积极开拓创新,多领域、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广交朋友、广结善缘,要以文化人、以诚感人、以心暖人、以情动人,拉近中外人民距离,使彼此更友善、更亲近、更认同、更支持,使文化交流活动真正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上一篇: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创新社会治理工作
下一篇:解决经济建设中的难题:以统筹的办法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