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国家安全与军事安全的辩证关系
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我们党要巩固执政地位,要团结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注:习近平:《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人民日报》2014年4月16日。)习近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科学论述了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国家外部安全与内部安全,总体安全与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军事安全的辩证关系,这是党的安全观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
一 坚持在总体国家安全前提下定位军事安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联系全面加深,相互的依赖性不断加强,国家安全领域在扩展,国家安全体现为总体安全。国家安全是个历史范畴。习近平同志指出,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任何时候都要复杂,我们必须坚持总体安全观,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注:习近平:《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4月15日。)处理好总体国家安全与军事安全的关系,是实现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
(一)总体国家安全形势面临的现实威胁呈上升趋势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我国综合国力、核心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着增强。现在,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确实也面临着自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复杂的变化,我国安全和发展形势更趋复杂,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将会增多。这种复杂形势和现实威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一些西方国家千方百计对我国发展进行牵制和遏制。我们处在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的块头越大、份量越重,我们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越深刻;我们发展的越快,由此带来的外部冲击越大,受到的战略反弹力量越强。对此,一些西方国家是不愿看到的,尤其不希望看到在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重大差别的强大中国的出现,不希望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顺利实现和平发展。因此,他们千方百计对我实行西化、分化策略,推行“文化冷战”、“政治转基因”战略,加紧策划“颜色革命”,极力干扰和遏制我国安全、稳定和发展。
第二,我国地缘战略环境面临多方向安全压力。近年来,亚太地区正在成为国际战略竞争和博弈的焦点。某些域外大国积极推行其“再平衡”战略,插手介入地区热点敏感问题,这对亚太地缘战略格局和我国安全环境产生了深刻影响。一些国家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的进攻性明显强化,频频在我国周边煽风点火、制造事端,对我国核心利益提出挑战。同时,我国周边的地区局势充满不确定性,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活动猖獗,地区安全因素较为凸显,给我们的安全稳定带来不利影响,滋生战乱的可能性增大。
第三,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任务艰巨繁重。一方面,反分裂反颠覆斗争形势更加严峻。近年来,各种敌对势力遥相呼应,各种威胁和挑战的联动效应日趋明显,各种民族分裂分子蠢蠢欲动、恐怖主义势力磨刀霍霍;“藏独”“东突”“民运”“法轮功”等各种敌对势力勾连聚合、沆瀣一气,加紧对我进行渗透破坏,反渗透、反分裂、反颠覆斗争尖锐复杂。两岸关系朝着缓和的方向发展,但影响台海局势稳定的因素和根源并未消除,“台独”分裂势力人还在、心不死,分裂祖国的威胁始终存在。另一方面,经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群体性事件和个人极端事件时有发生,各种经济社会问题容易叠加传导,各种矛盾量大面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艰巨繁重。
第四,非传统安全因素显着增加。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面临的安全挑战更加多元复杂,包括能源资源安全、恐怖主义、粮食安全、水安全、海外人员和资产安全等在内的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凸显,已成为影响我国安全发展全局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注:参见张阳主编《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第22页,党建读物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5。)。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技术安全因素正在急剧上升,美国高技术企业中的“八大金刚”给我国技术安全底线构成极大威胁。现实世界安全正在与虚拟世界安全相互影响,互联网、移动手机等新兴媒体正在成为国家安全因素中的“新成员”,互联网已成为意识形态的主战场,弄不好会成为我们的“心头之患”、“最大的变数”;一些敌对势力借助新的传播平台手段推销其“价值观”,到处拿着“放大镜”挑刺,拎着“火药桶”火上浇油,放大群体性事件,煽动民众情绪,绑架民意、左右舆论,制造社会矛盾热点,给我们维护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安全增加新难度。
(二)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准确把握我国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注:习近平:《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人民日报》2014年4月16日。)。这要求我们科学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切实把握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要求。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和外延。当前,我国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的新特点新趋势,最关键的是要高度警惕国家被侵略、被颠覆、被分裂的危险,高度警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被破坏的危险,高度警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被打断的危险,最重要的就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即“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注:习近平:《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人民日报》2014年4月16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努力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为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
我们党对国家战略形势和我国安全环境的准确理解和科学判断,为新形势下筹划和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军队必须充分认清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地位作用,找准自身的定位,始终在总体国家安全大局下行动。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对创新发展军事战略、有效履行军队使命任务提出了新的需求:要适应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新要求,更加注重运用军事力量和手段营造有利战略态势,为实现和平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安全保障;适应国家安全形势发展的新要求,不断创新战略指导和作战思想,确保能打仗、打胜仗;适应世界新军事革命的新要求,高度关注应对新型安全领域挑战,努力掌握军事竞争战略主动权;适应国家战略利益发展的新要求,积极参与地区和国际安全合作,有效维护海外利益安全(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军事战略》,《人民日报》2015年5月27日。)。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使命意识,以对历史负责,对国家和民族负责的精神,时刻以党和人民为念,以国防和军队建设为念,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交出满意的答卷。
二 切实发挥军事安全对总体国家安全的保障作用
国家安全形势严峻复杂,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更为艰巨繁重。虽然维护国家安全的手段和选择增多了,我们可以灵活运用、纵横捭阖,但军事手段始终是保底的手段。
(一)军事安全始终是总体国家安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军事安全所包含的内容与其地位和作用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冷战时期,军事安全等同于国家安全,居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冷战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军事安全的地位有所下降,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冷战结束初期,国家安全的内涵扩大,不再只是等同于军事安全,还囊括了网络安全、经济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信息安全、金融安全、资源安全等在内的非军事安全,也就是非传统安全;二是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国的竞争由军事实力竞争转向综合国力竞争。所谓综合国力竞争,就是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以军事为后盾。随着全球竞争重点的转移,各国相继削减军费开支、裁军,军事安全的地位和作用也随之下降。进入21世纪后,军事安全的地位又有所回升。尽管最近这些年,总体上不存在世界大战的威胁,但恐怖主义威胁越来越显现。虽然军事手段无法根除恐怖主义,但却是打击恐怖主义最为有力的手段(注:参见孟祥青《军事安全是国家安全战略选择有效手段》,《法制日报》2014年5月23日。),同时,美国、俄国等世界军事强国的战略调整也刺激了军事安全地位的提升。这一历史进程启示我们,不管历史如何变迁,在人类始终存在战争威胁和隐患的情况下,国家的武装力量始终是维护国家安全与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是国家安全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不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切实提高我军能打仗、打胜仗的能力。
(二)军事手段是维护总体国家安全战略选择中有效的、保底的手段
战争对我国国家安全的现实和潜在威胁从未消失。当今世界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变局,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的存在,使得地区冲突和动荡此起彼伏。世界范围内领土主权争端、大国地缘竞争、军事安全较量、民族宗教矛盾等问题不断凸显,有的还直接引发局部战争,政局动荡频繁发生。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上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从未中断,先后发生了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黎以冲突、俄格冲突、利比亚战争等;西亚北非部分国家局势持续动荡,美国等西方国家呈现出用新的方式干涉别国内政的新特点。国际恐怖主义依然猖獗,重大恐怖事件不断发生,正在向全球化、长期化和高技术化方向发展。这些因素的存在,对世界和平发展的大局是一种重大威胁,也直接威胁着我们的国家安全。
军事落后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是致命的。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的新军事革命加速推进发展,纳米技术、空间技术、高超声速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武器精确化、智能化、隐身化等趋势更加明显,战争形态正在加速向信息化转变。在这种形势下,包括美军、俄军、英军等在内的世界主要军事强国,纷纷加快军事变革、抢占军事战略制高点,争夺军事竞争的新优势。世界新军事变革加速发展的整体态势不仅对我国加快发展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提出了严峻挑战和重大课题。机遇稍纵即逝,如果不在21世纪抓住这个时机,就有可能错过一个时代,军事上的落后将更加明显,而它对总体国家安全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古人讲,“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虽然维护我国总体国家安全的手段和选择增多了,我们可以灵活运用,但在维护总体国家安全尤其是国家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军事手段是一锤定音的,是最后的底线。因此,在国防和军队这个大问题上,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战略定力,始终立足最复杂最困难的情况作准备,始终着眼应对最严重的事态谋划和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不断提升我国运用军事手段、维护军事安全和总体国家安全的能力。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方法的一般特点
下一篇:科学发展观中的辩证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