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
《周礼》原名《周官》,相传作者是周公姬旦。西周初年,周公为“制礼作乐”,便创作了这部书。它是一部具体而系统地叙述我国上古时期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典籍。据近人研究,《周礼》应该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制度方面则采用了西周时期的一些材料。但有些材料及其思想体系,却是比孟子稍晚的战国时代,所以它最后成书当在战国后期。作者不一定是一个人。如果从全书内容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来看,则肯定有一个人总括其成。如果从书中的互相抵牾之处来看,应该是后人陆续增补而成的。
相传这部书在秦始皇焚书坑儒后曾经一度失传,西汉时期,河间献王刘德从民间又重新发现并献给了朝廷。最初这部书并未受到重视,直到西汉后期,刘向、刘歆父子在整理秘府图书时才发现了它。后来王莽摄政,他以周公自比,模仿周制,任刘歆为国师,把这部书改名《周礼》,当做“国典”,并且立为博士,在行政上也照搬它记述的各种制度。王莽失败后,这部书又遭到冷遇,直到东汉末年郑玄为它作注,才又通行天下。
从西汉末年起,历代王朝直到明、清两代,政治机构的设置仍然参考《周礼》。自从它被立为儒家的经典,成为读书人的必读书,便不时有人把它当做政治、经济制度的理论依据,士大夫们还把它作为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蓝图。不管是王莽推行的“新政”,还是北朝西魏时期的宇文泰的“授田制”,都是把《周礼》作为组织政府机构的蓝图范本;唐玄宗也仿效《周礼》制《开元六典》:他们都把《周礼》当做政治、经济改革的依据。北宋王安石实行“变法”,也标榜取法《周礼》,并作《周官新义》。他的经济体制改革遭到大地主阶级的激烈反对,并造成全国经济的混乱,最后彻底失败。此后,没有人再照搬《周礼》,但直到明、清两代,中枢机构的设置还是基本承袭《周礼》的六官设立六部,同时还参照了某些财政管理措施,其影响仍然存在。
《周礼》共六篇,每篇一官,为六官,以六官配天、地及春、夏、秋、冬四时,即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西汉重新发现时,只有前五篇,《冬官》一篇亡佚,另取内容相近的《考工记》一篇代替,凑够六篇。它把天、地、四时与六大官属相联系,构成国家行政机构体系,书中所列官职共360多个,取其囊括一切无所不包的意思。
《周官》的内容,就是规定六官和所属官职的职掌及其所形成的各种制度。六官制度是国家中枢机关的六个组成部分,中枢又管理地方,书中所列的360多个官职,既有中枢的属官,也有地方官和职事官。通过这360多个官职的设置,可以了解从中枢到地方以及各部门之间的一整套国家行政机构模式。
天官冢宰,“掌邦治”,即太宰,称为“治官”。居六卿之首,百官之长,主管天下政务和宫中事务。序中规定:“太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六典之首是“治典”,这是本职,包括“以经邦国,以治官府,以纪万民”,这是行政的最主要内容,并且还兼统其他五典,即其他五官所分别掌管的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序中还规定:太宰以“八法”治官府,以“八则”治都鄙,以“八柄”御群臣,以“八统”御万民,以“九职”安万民,以“九赋”理财货,以“九式”调节财政,以“九贡”收属国贡物,以“九两”协和万民。此外,太宰又是王宫政务的总管,宫官都是太宰属官。太宰的副职是小宰,除辅佐其执行以上任务,还分管王宫的刑法、政令、禁令。其属官有62种。太宰大体上相当于后来的宰相。
地官司徒,“掌邦教”,称为“教官”。大司徒主管土地方域及王畿之内的人民教养,负责土地分配、赋税收取。司徒总的职责是“掌建邦之土地之图与其人民之数,以佐王安扰邦国”。具体的职责是为封建诸侯画疆域、置社稷,管理“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之物产,施行“十二教”使民众努力生产,施行“十二职”和“十二荒政”(赈济政策)注重民生,制定“九等”地征收赋税,以“九比之数”征用徭役等。其属官有18种。职权相当于后来的大司农、户部尚书。
春官宗伯,“掌邦礼”,即礼官。“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祇之礼”,即掌管祭祀礼仪和文化。包括“五礼”:吉礼是祭祀的礼仪,凶礼是丧事、忧事的礼仪,宾礼是礼宾的礼仪,军礼为师旅与征役的礼仪,嘉礼是喜庆的礼仪;“九仪之命”(封侯、任职、赏赐等九种钦命仪式)和“六瑞”(王、公、侯、伯、子、男六爵所执的六圭璧)、“六贽”(行礼时所执辨别贵贱等级的六种信物)、“六器”(行礼时用的不同器物)、车服,另外还掌管卜祝、太史、星历、乐舞等属官。其属官有70种。大宗伯相当于后来的太常、礼部。
夏官司马,“掌邦政”,称为“政官”,即军政国防。具体负责军队管理、疆域防卫、出师征伐、征收军赋、管理军需军械,以及国王狩猎等。其属官有69种。相当于后来的太尉、兵部。
秋官司寇,“掌邦禁”,即刑官。主管刑罚、司法、治安。对犯罪之国用“三典”(新建国用轻典,平顺国用中典,叛乱国用重典);对民众犯罪施“五刑”(野刑纠不力,军刑纠不守,乡刑纠不考,官刑纠不职,国刑纠暴);负责刑法狱讼,掌“五刑”(墨、劓、宫、刖、杀)、“三赦”(幼弱、老耄、蠢愚)、“三宥”(不识、过失、遗忘);掌管盟约、宪令。其属官有69种。大司寇相当于后世的廷尉、刑部。
冬官司空,称为“事官”,负责百工、土木建筑等,相当于后世的工部。
冬官一篇亡佚,以《考工记》代替。《考工记》的原文内容也有残阙。它的前一部分是总论,论述百工的重要,并与王公、士大夫、商旅、农夫、妇功共同列为六职之一,如:“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以行水,此皆圣人之所作也。”认为百工都是智者,是圣人的发明创造。后一部分记载了六大类别的工艺:木工(车、弓、舟、木工、木质农具等)、铜工(刀、剑及各种兵器,钟、量器等)、皮革工(甲、鼓、缝革等)、设色工(画染、染色、练丝等)、刮磨工(制作各种玉器)、陶工(制作各种陶器),并且还记述了每一器物的形状和简单的制作过程。这对研究先秦社会经济和手工业的发展,都具有非常珍贵的史料价值。
上一篇:《史通》
下一篇:《四库全书总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