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教育思想
孟子的教育思想以他的性善论为根据,系统地论述了教育的目的、作用、德育、教学原则和方法等问题。
“教育”一词,由孟子最早提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尽心上》)他把教育英才作为人生的三大乐事之一。
孟子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先天的“善端”,但是,后天的不良的环境和私欲的引诱,则影响改变人的天性,使“善端”遭到蒙蔽,使人步入歧途。所以要经常学习,通过教育、培养、实践、扩充,使这种自发的“善端”上升到自觉的理性阶段,这样便能巩固和发扬,从而达到至高的、完善的地步。如果不学习,整日浑浑噩噩,便会愚昧不化,迷失人的本性:“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滕文公上》)孟子认为,圣贤和愚氓、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也在于此。所以他又提出:“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梁惠王上》)倡导教育,开办学校对青少年进行仁义伦理的教育,是孟子仁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孟子的教育目的,是通过仁、义、礼、智、孝、悌等的教育,培养和发扬人的善良天性,使受教育者成为自觉地实践伦理道德的有教养的人。
孟子认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尽心上》)是否能得到人民拥护,孟子认为教育的效果比政治还要理想。
孟子把德育作为教育的第一要务,提出教育首先要帮助人树立道德理想。有人向孟子询问:“士何事?孟子曰:尚志。曰:何谓尚志?曰:仁义而已矣……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尽心上》)“尚志”就是树立高尚的道德志向的意思,这里的高尚志向就是履行道德仁义,以仁为心,按义行事,这是君子必须具备的道德。孟子对“志”进一步解释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公孙丑上》)这是说人必须具有恢宏的志向,志气轩昂,激扬向上。无论是做君子豪杰,还是做大丈夫,都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滕文公下》)。穷有穷的退路,达有达的进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尽心上》)。
“尚志”很重要的一点还在于寡欲和内省(“反求诸己”)。孟子提出要不断反省自己,接受各方面的考验。只有“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告子下》),然后才能成为仁人、君子,担当大任。
孟子对教学与学习的方法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首先提倡顺应自然的学习方法,认为学习要顺应自然循序渐进,而不能拔苗助长。他说:“其进锐者其退速。”(《尽心上》)拔苗助长的效果只能是适得其反。他用寓言故事举例说:“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通过这则寓言他评论说:“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公孙丑上》)
孟子认为对学生还要因材施教:“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尽心上》)这是孟子针对五种不同的教学对象列举出的五种教学方法:有的要像及时雨一样灌溉培育,有的要培养思想品德,有的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有的要进行解疑释惑,有的则只能单独一对一地进行教育。
孟子认为环境因素和以身作则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因为受“孟母三迁”的启示,孟子也非常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认为在好的环境条件下学习,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就只能事倍功半了。他举例说:“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一齐人傅(教诲)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语)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巷)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滕文公下》)这个例子生动地说明了环境因素对学习的重要影响。
环境良好的同时,还要重视发挥施教者以身作则的作用。孟子说:“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告子上》)又说:“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尽心上》)他认为,只有按高明的匠人和后羿的标准学习,才能成为良工和高超的弓箭手。施教者必须像高明的匠人和后羿一样,以身示范,以纯熟的技术、精湛的射艺让学生来学习效法。孟子还认为:“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尽心下》)“教者必以正。”(《离娄上》)教师必须以自身的贤明,让学生学习效法。正人先正己,教学重在以身作则。
孟子要求学生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持之不懈。他说: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告子上》)
同样的老师则可能教出不同的学生,不是学生的智力有什么差别,而是在于专心与否。
专心致志的同时,还必须持之不懈。他说:“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告子上》)任何植物,一暴十寒,也是不可能生长的。他又举掘井为例说:“有为者,辟(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尽心上》)学习不持之以恒,结果只能是前功尽弃。
精读勤思,深造自得。孟子认为:“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尽心下》)木匠和车工只能教给人规矩法度,却不可能使人的技巧达到创造的高度。他又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告子上》)人心是用来思考的,用心去思索就会有所创造,否则,就会一无所得。孟子还提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尽心上》),主张对书本的东西不能完全相信,对书中所讲的内容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孟子认为学习应该不断深造,学习的最高目标是到达“自得”的境界。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离娄下》)什么是“自得”?他解释说:“自得之,则居之安(掌握牢固);居之安,则资之深(积累深厚);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运用起来左右逢源)。”孟子认为达到“深造自得”这个境界时,就能把知识融会贯通,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就能左右逢源,运用自如。所以,只有达到这个境界,才算是真正地掌握了学习的诀窍。不仅如此,孟子还指出了达到“自得”的途径:“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离娄下》)意思是说,具有广博的知识,并且能把这些知识详细地解说,如果反过来,还能扼要地予以阐明。要达到这种程度,就必须学识广博精约,融会贯通。
总之,孟子的教育思想,是人类教育思想的宝贵财富,它揭示了教育的普遍规律。尽管过去了两千多年,但孟子的教育思想仍然具有很多可资借鉴的成分。
上一篇:《孟子》的政治思想
下一篇:《孟子》的文艺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