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记载孔子及其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着作。作为儒家的典籍,它是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本源的重要资料,同时也是最有价值的儒学名着,两千多年来,深受世人的推崇。
赵岐在《孟子题辞》上说:
七十子之畴,会集夫子所言,以为《论语》。《论语》者,“五经”之管辖、六艺之喉衿也。
《宋史·赵普传》也说:
普尝谓太宗曰:“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
赵岐和赵普所说的话,其实一点儿也不夸大,《论语》的确是一部安身立命、拯民救世的经典。
《论语》又简称《论》或《语》,现存20篇,508章,15937个字。“论”的意思是论纂,“语”是指言语,《论语》即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汇编。前十篇为上编,称《上论》,它们是:《学而》、《为政》、《八佾》、《里仁》、《公冶长》、《雍也》、《述而》、《泰伯》、《子罕》、《乡党》。后十篇为下编,称《下论》,它们是:《先进》、《颜渊》、《子路》、《宪问》、《卫灵公》、《季氏》、《阳货》、《微子》、《子张》、《尧曰》。
《论语》在战国和汉初流传时,并不在“经”的范围,而是被当做附在“经”后的“传”或“记”。但在所有的“传”、“记”中,它却是最重要的。汉代把《论语》列为经书,到了宋朝,朱熹又把《论语》和《孟子》、《大学》、《中庸》合编为“四书”,明、清两代被列为科举用书。从战国开始,一直是儒家学派办学的重要教材。经过启蒙识字教育之后,学生先读《论语》,然后才是“五经”,直到清朝末年,一直在沿袭这一教学程序。
《论语》的仁学思想
“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仁”的原始意义,《说文解字》解释为“从人,从二”。郑玄注认为“仁”是“相人偶”的意思,也就是说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用现代的观点来看,孔子的这种“仁”,既可以说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又可以认为是一种人际关系学说。
整部《论语》谈论“仁”的地方有58章,“仁”字出现了109次之多,可见孔子对“仁”的重视。通过这些对“仁”的论述,孔子建立起了非常宽泛的仁学体系,其中“爱人”是对“仁”的最重要概括。“樊迟问仁。子曰:爱人。”“爱人”,就是关心他人,爱护他人,对他人有同情心。孔子的“爱人”还体现在行动上,据《论语》所载,有一次马厩失火,孔子知道后首先问:“伤人乎?”孔子关心的首先是人,但在当时,马是价值不菲的一种家畜。
他明确提出“泛爱众,而亲仁”(《学而》)。“泛爱”,事实上就是现代所提倡的“博爱”,这种爱所指的对象不是某一个阶级、阶层的人,而是大众。他主张把所有的人都当人看待,普遍地给予关怀和同情,可以说这是一种纯朴的人道主义思想。孔子又进一步提出了爱人的途径。曾参曾经解释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之道,事实上就是孔子提倡的实现“仁”的方法,即爱人的途径。“忠”的意思是“尽己之谓忠”,即真诚地对待他人。“恕”的意思孔子解释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这就是“恕”,也就是现在所谓的“推己及人”。孔子又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意思是说,自己站得住,也要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行得通,也要使别人行得通。
“仁”不仅是孔子提出的最高道德标准,并且是孔子的理想人格。“苟志于仁矣,无恶也。”仁者“无恶”,是最完善的人格,是人的思想达到了“仁”的境界。
孔子的“仁”还包括“恭、宽、信、敏、惠”五种品德。孔子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曰:恭(庄重、恭敬)、宽(宽厚)、信(诚实)、敏(聪敏、勤劳)、惠(慈惠)。恭则不侮(免遭侮辱),宽则得众(众人拥护),信则人任焉(得到别人的信任),敏则有功(有成就),惠则足以便人(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仁”又包括“刚、毅、木、讷”四种品德。《子路》记录:“子曰:刚(刚强)、毅(果断)、木(朴实)、讷(言语少)近仁。”孔子还提出了“仁”与“勇”的辩证关系,《宪问》说:“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孔子还认识到仁者同时也是智者,《里仁》说:“仁者安仁,知(智)者利仁。”(仁者实行仁心安,智者认识到实行仁的好处而实行仁)《里仁》又记孔子说:“唯仁者能好人(爱某人),能恶人(厌恶某人)。”“恶不仁者,其为仁矣。”这是说仁者爱憎鲜明。
“仁”还包括“孝、悌、忠、信、恭、敬、智、勇”等品德,孔子把具有“仁”的理想人格的人称为君子。“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子认为仁者不能苟且偷生,关键的时候而应该“杀身成仁”。孔子把整个社会的希望寄托于具有完善人格的仁人志士身上,说:“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人民需要“仁”,比需要水和火还迫切)他认为在天下动乱、道义沦丧的时代,需要一批勇于为“仁”而献身的人。
孔子认为,“仁”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遥远目标:“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仁”并非遥不可及,只要想到“仁”,“仁”就来了。孔子认为,“仁”要持之以恒。“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君子吃一顿饭的工夫也不会离开仁,紧迫的时刻是这样,流离失所的时候也是这样)“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花言巧语假装笑脸的人,是没有什么仁义可言的,只有身体力行,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当仁不让于师”,应该有“当仁不让”的精神。
要达到“仁”的思想境界,孔子认为必须学习。他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阳货》)喜欢“仁”却不愿意学习,这样的弊害是愚笨,愚笨是实现不了“仁”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博闻强记,坚定学习志向,认真地询问和思考,“仁”就伴随在这种学习的过程中了,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学习修养,才能达到“仁”。
学习修养,要注意环境和朋友的熏陶。“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居住的邻里要有仁德之风才好,如果选择的地方没有仁德之风,聪明的人就要重新选择。
上一篇:《论语》对“中庸”的论述
下一篇:《论语》的政治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