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
概况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诗经》,古代简称《诗》,共305篇,概称“诗三百”,也有的称“三百篇”,汉初被奉为经典后才称为《诗经》。汉朝以来,它又是儒家重要的经典,被列为“五经”之一,是科举时代必读的教科书和思想教化的重要工具。
传统认为,《诗经》是孔子删定成书的。据《史记》记载,《诗经》原有三千余篇,经孔子删定,取其可施于礼义教化者,凡存三百零五篇。现在看来《诗经》是经过许多人长期的收集整理汇编而成,编定成书应该在春秋中叶。在孔子的办学过程中,作为学生的教材,孔子肯定整理过《诗经》,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诗经》收集的诗,基本上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之间的五百多年)的作品。诗的来源大体上有两个:一是采集而来的诗。古代设采诗之官,《汉书·食货志》记载:“男女有不得其所者,因相与歌咏,各言其伤……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二是献诗。何休注《公羊传》说:“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故王者不出牖户,尽知天下所苦。”这是说各国将所采的诗献给周朝天子。这一部分所采的诗起源于民间歌谣。统治者采诗的目的是通过民声、风俗以知国政之得失。
《诗经》305篇,分为风、雅、颂三类。
1.风
《诗经》有十五国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共收录了160首。“风”即“土风”、“土乐”,也就是地方乐调的意思。《诗大序》解释说:“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这种牵强附会的解说主要是受儒家“诗教”的影响,现在基本上已被推翻。内容方面,有描述各地风土民情的,有抒写青年男女恋情的,有对统治者丑恶行径的揭露和对剥削压迫反抗的,也有对劳动和爱国精神讴歌的。大部分诗篇来源于社会现实,直接抒写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不加雕琢,清新质朴。语言源于普通民众的口语,刻画细致,描摹生动,非常富有表现力。性质上属于早期的民间歌谣。在艺术上,《国风》是《诗经》中成就最高的部分。
《国风》是因其所在的地域而得名。这十五国主要分布在今天的陕西、河南、山东、山西、湖北,大多集中于河南。以黄河流域为主,向南扩展到江汉流域,基本包括了当时中国的全部地域。这些辽阔的大地,孕育了我国优秀的古代文化。“周南”是周公所治的南国,大致从洛阳向南至湖北北部长江、汉水一带;“召南”是召公的属国,在周南的西面,今陕西南部到湖北西北部的部分地区。另外,邶、鄘、卫、王、郑、桧、陈在今天的河南北部、西部、中部以及东南地区,秦、豳是今天的陕西中部及西北部地区,齐、曹在现在的山东东北部及西南部地区。魏、唐是现代的山西南部和中部。
2.雅
《诗经》中的雅诗,分为小雅与大雅,《小雅》74篇,《大雅》31篇,共收录105首。据说,“雅”本来是一种乐器,歌唱雅诗时,便以“雅”这种乐器伴奏,后来就以乐器名作为了乐歌名。又有部分人认为,古代“雅”字与“夏”字相通,“夏”字的本义是“中国”,所以便称流行在中原一带而为王朝所推崇的正声为雅声、雅言、雅诗。
《大雅》主要是朝会乐歌,基本上是西周时期的作品。部分颂诗的内容,与祭祀诗没有太多的区别,主要应用在诸侯朝聘、贵族享宴等场合。比那些只应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内容上丰富了不少。西周盛世不过七八十年的光景,穆王、夷王以后,统治者腐化堕落,社会矛盾加剧,到了厉王时代已是民怨沸腾,厉王最终被不堪其苦的国民放逐。宣王继位后吸取前车之鉴,实行开明政治,允许对王政得失提出批评。但是,周边的部落频繁骚扰,战争不断,导致剥削加重,这又加深了社会危机。幽王当政后更是昏虐残暴,西周终于灭亡在他的手里。《大雅》中的一部分讽谏诗,正是产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其中的重要篇章都集中在厉王、幽王两代。
《小雅》的诗篇,大部分是西周后期的作品。其中也有一部分是朝会和贵族享宴的乐歌,这些诗在内容上与《大雅》没有多少区别,主要产生在宣王时代。宣王“中兴”图治,修礼兴乐,公卿们就制作一些予以颂扬的诗歌,或缅怀先王,或记述宣王的文治武功,范围也就由朝会扩展到贵族社会的各种仪礼和朝宴。这一部分诗歌是反映贵族社会生活和习俗的。
西周后期社会危机重重,贵族矛盾激化,部分士大夫就写了一些讽谏性的诗;还有一部分不满现实、感叹身世、抒发怨愤的怨刺诗。
《雅》诗的篇幅一般较长,句法、用韵也都比较整齐,布局严谨,组织周密。语言上,《雅》诗一般不如《风》诗通俗易懂,而且抽象议论较多。在风格上,《雅》诗庄重而舒缓,表现出典雅稳重的特色。
3.颂
《诗经》中的颂,分为周颂、鲁颂与商颂,其中《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合称“三颂”。共收录40首诗,这些颂诗,大部分是用来祭告神明的乐诗。
“颂”即“容”。《诗大序》说:“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美盛德之形容”,就是赞美“盛德”的舞蹈动作。因此,现代学者认为,《颂》是古代宗庙祭祀的舞乐,其中一部分是舞曲,祭祀时一边歌唱一边舞蹈。
《颂》诗大多流于抽象空洞的说教,缺乏形象性和韵律美,也很少像《风》、《雅》一样运用比、兴手法。《周颂》的产生时代较早,尽管语言典雅庄重,但缺乏活泼清新,押韵也不规则。《鲁颂》的时代比《周颂》要晚,风格上受到了《风》、《雅》诗的影响。《商颂》一般篇幅较长,叙事具体,韵律也比周颂、鲁颂和谐。
《周颂》是西周时期王室的祭祀乐诗,主要产生在西周前期奴隶社会的兴盛时期。《周颂》中最早的诗,是武王伐纣班师回朝祭祀文王时制作的《大武歌》六篇,比较可信的是保存在《诗经》中的《武》、《赉》、《桓》三篇。最晚的诗是昭王初年祭祀武王、成王、康王的《执竞》。这些诗大致产生在西周前期百年左右的时间,它们是由史官和太师制作而成。
《鲁颂》比《周颂》晚了九个世纪,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宗庙祭祀乐歌。鲁国是周公的后裔封地,在今山东的曲阜一带。朱熹在《诗集传》中对《鲁颂》的来源进行了说明:“成王以周公有大勋劳于天下,故赐伯禽以天子之礼乐,鲁于是乎有颂,以为庙乐。其后又自作诗以美其君,亦谓之颂。”据考证《鲁颂》四篇是鲁僖公时制作,其中《閟宫》一篇作者署名奚斯,是鲁大夫的公子。
《商颂》是宋国的宗庙祭祀乐歌。商周时期,战胜的奴隶主对战败的奴隶主的后裔仍保存封地。由此也可见上古时代对祭祀的重视。武王灭商后,封商朝的后裔微子启于宋(今河南商丘),并令其修礼作乐奉祀自己的先王。《商颂》五篇的内容,有的是记述殷商先祖的功业,有的是歌颂宋襄公伐楚的事迹。
上一篇:《尚书》概况
下一篇:“三礼”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