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认为人生的忧患,主要是私心太重以及外界的诱惑太大。一个人私心太重,就会患得患失,就会不知足、不知止,而祸患无穷。
老子是位哲学家,他的成就,不只在于对宇宙的本体、生命的本源,有精湛的见解;他对人生的烦恼、困惑,也有相当清楚的体认。我们一般人认为老子是个消极、退隐的人,其实,他也是满腔热血的人,对所生存的环境、所处的时代,非常的关切。老子的著书,不仅对施政者有所建言,对芸芸众生的人生理想的追求,他更是殷殷叮咛,多所勉励。老子的人生哲学,不只对古人有禆益,对终日处在紧张忙碌之中,恓恓惶惶,心无定所的现代人而言,他的人生智慧,毫无疑问,更有安定人心的作用。
人生是永不止息的奋斗过程,至真、至善、至美,是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西方有句谚语说:“一个人赢得了全世界,而失掉自己,这个世界对他有什么意义?”这正和老子所说的“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老子》第四十四章)是同一意思。很多人说,我们的社会病了,因为我们有许多人迷失了人生奋斗的方向,以为人生努力的目标,只在求名求利,而忽略了比金钱、地位更可贵的亲情、友情与爱情以及精神上怡然自得的情趣。由于对物质生活永无止境的追求,不知止、不知足,疲于奔命,愈陷愈深,于是惹来痛苦的祸患,这哪是人生之美呢?
老子认为人生的忧患,主要是私心太重,以及外界的诱惑太大。一个人私心太重,就会患得患失,就会不知足、不知止,而祸患无穷;一个人禁不起外界的诱惑,就会迷失自己,误入歧途,这两者都是追求人生之美最大的魔障。
人之大患,为吾有身
《老子》第十三章:“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人生的烦恼与痛苦,往往来自私心太重、欲望太多。因为私心太重,心里只有自己,没有别人,凡事只从自己的角度看待,不能从别人的观点出发,于是就会发生利益的冲突,产生各种的争执、纠纷。因为欲望太多,见这个喜欢,见那个也喜欢,而当物质不能满足我们的欲望,就产生抱怨、烦苦,所谓“求不完,苦不完”就是这个道理。
一个人心里只有自己而没有别人,就是一个自私的人,自私的人是不受欢迎的人;一个人心理只有自己而没有别人,就是一个人格不成熟的人,人格不成熟的人,谁会尊敬他呢?一个只关心自己的人,谁会关心他呢?小孩为争得玩具而吵架,是人格不成熟的表现;大人求名夺利,锱铢必较,也是人格不成熟的表现。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做人当然不能没有自己,但是做人不能只有自己。“我”分“小我”和“大我”,“小我”是心中只有自己而没有别人,凡事以自己为重,别人为轻;“大我”是心中除了自己还有别人,甚至能以别人为重,自己为轻。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是指“小我”的“我”。老子说:“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是指“大我”的“我”。肯牺牲自己而为天下服务的人,才可以把天下交给他;喜欢奉献自己而为天下服务的人,才可以把天下托给他。一个无私、无我的人,以天下为念,天下人亦以他为念。人生的烦恼与痛苦,除了因为私心太重,也因为欲望太多。人在物质方面的努力,只能解决人生的一部分问题、一时间的问题,人无法从物质方面解决所有的人生问题。人饿了要吃,渴了要喝,今天吃饱了,喝足了,明天、后天依然要吃、要喝,人生也不只是吃饱喝足的需求而已,何况人在物质方面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没得吃的时候,希望有得吃;有得吃的时候,希望能吃饱、吃巧,还要有余,好还要更好,多还要更多。
人生是有限的,有限的岁月、有限的体力、有限的财富……“以有涯随无涯,殆矣!”面对有限的人生,必须接受人生的有限,发展它,成就它,放下它,不以人生的有限为有限,才能享受人生的无限。
人常常被放置在充满贫乏、恐惧、不安的环境之中,人要如何才能免于贫乏、恐惧与不安呢?人除非从精神上得到完全的解放,重获个体心灵的自由,否则不能彻底解决人生所有的问题、人生最根本的问题,而这个使个体生命得到完全解脱的历程,就是老子所谓“及吾无身”的“无身”,放下一切,才能获得一切。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老子》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人类的文明愈进步,各种声色犬马的诱惑,就愈是争奇斗艳,花样百出。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如果我们不能自制,必然会陷入像老子所说的“目盲”、“耳聋”、“口爽”、“心发狂”的地步。
人生最难的是抗拒诱惑,生而为人,与生俱有七情六欲,面对人生的种种诱惑,除非是很有修养的人,自制力很强,否则很难忍得住情性,而不陷溺于情欲的追求。一个人过度沉迷于食色,成为情欲的奴隶,注定要痛苦一生。甚者,因为欲望太多,陷溺太深,不能自拔;为了满足无尽的欲望,必然疲于奔命,而且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生命以及别人的幸福快乐,给自己和别人带来许多的伤害,成为社会不安的祸源。
在这充满诱惑的社会,每个人都要有智慧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该要什么、不该要什么?如果在我们生命中仅能剩下最后的选择,我们要选择什么?如果我们必须放弃一些需求,我们先要割舍的又是什么?
《老子》第十九章:“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巧是机巧,利是货利。人一有了机巧的心与货利的念头,就会想尽方法投机取巧,占人便宜,而为了谋求获利,甚至不择手段,做出伤天害理的事,作奸犯科,沦为盗贼。因此,老子认为,为求天下的太平,社会的安宁,必须断绝机巧的心,舍弃货利的追求,才能止息盗贼的出现。
《老子》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名位可以使人引起争逐的心,财货可以使人引起贪得之念。
治国者不崇尚贤名,可以使人民不生争心;不重视难得的财货,可以使人民不为窃盗;不显现名利的可贵,可以使人民的心志不惑乱。老子认为,圣人治政,净化人民的心思,使人民不能多生主张;满足人民的口腹,使人民没有其他贪求,削弱人民的心志,使人民不生机智诡巧;强壮人民的体格,使人民努力工作。常使人民无知无识,无欲无念,处于纯真混沌的状态。纵使有一些巧诈机变的人,也不能有所作为了。
有些人误解老子,以为老子的政治思想,是一种愚民政策,以为老子是一位反智主义者、绝欲主义者,(《老子》第十八章:“智慧出,有大伪。”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第六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其实,老子是用心良苦,他是一位智者,他发现天下的动乱,都是起于争求;人生的痛苦,源于欲望太多。人有了身体,便有了欲望,有欲望而不能满足,便有痛苦,甚至有祸患。老子知道去智、绝欲是不可能的,所以只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表现纯真,抱持质朴,减少私心,降低欲望。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老子》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面对满堂金玉,我们应该如何自处呢?功名富贵,人见人爱,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绝不可以为了贪名求利,不择手段,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
君子对于富贵的态度,应是如《中庸》所说:“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居处在什么地位,就过什么样地位的生活,居处富贵的地位,就过富贵的生活;居处贫贱的地位,就过贫贱的生活,不忮不求,顺其自然。
任何事物持有而盈满,势必倾危,所以老子说“不如其已”。就是要适可而止的意思。“揣而锐之,不可长保。”老子以物为喻,认为任何东西一旦锤磨得过于锐利,必然容易折断,比喻一个人如果太过显露锋芒,必遭挫败。
为什么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呢?物忌太满,满则溢;物忌太盛,盛则衰。《老子》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道的运作,就像弓张开了弦,准备射箭,弦太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弦太低了,就把它提高一些;弦太长了,就去短一点;弦太短了,就加长一点。
“损有余而补不足”,这就是天道,是宇宙不变的道理,月缺则圆,月圆则缺,所有的自然现象,无不如此。俗话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老子》第五十五章:“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天地万物一到强大盛壮的时候,就开始趋于衰败,“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世事难以预料,多情转似无情,人世间的得得失失、是是非非,岂不都是转眼成空。
物极必反,物盛刚衰,这是大自然的法则。因为大道的运行是循环往复的,(《老子》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凡是存在的都会消逝,所以拥有金玉满堂的时候,要知福、惜福,持盈保泰,不可自恃骄贵,自遗其咎。
知足者富,知止不殆
《老子》第四十六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不知足是痛苦的根源,不知足也是灾祸的根源。人的欲望是很难满足的,走路的人希望有车代步,有小车子的人希望有大车子拉风,有国产车的人希望有进口车神气。租屋的人希望拥有自己的窝,住小房子的人希望换个大房子,拥有城市公寓的人希望搬到郊外的小别墅……人生有种种欲望,一般人总是坐一山,望他山,不珍惜自己已有的,而去奢求自己未有的,终其一生,劳碌奔忙,汲汲营营,就是忙于物质上的追求。在漫漫的人生大道上,原来有许多的胜景、美观,因为行色匆匆,全部都来不及一一品味浏览,实在很可惜。
当然,人对欲望的追求,不全是物质方面,人在知识的探索中,也是如此,《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穷无尽的知识,那就要精劳神疲了。如果知道了而还要去汲汲追求,便只能疲困终身。
知足的意义,也不全是指物质方面,一个人对自己的健康、家庭、美貌、智慧……的肯定,也很重要。天生厚德,一棵草,一点露,天生我材必有用,尽管有的人智慧不高,有的人相貌不美,有的人才干平庸,有的人健康不良……林林总总,人生百态,但是上苍是很公平的,他不会把所有的好处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也不会把所有的坏处都集中在另一个人身上,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
当然,有的人优点多,有的人缺点多,这是很正常的,但是,最为重要的,是一个人能肯定自己,知足常足。一个不知足的人,虽然拥有比别人多的优点,依然是个不快乐的人;一个知足的人,即使有许多的缺陷和遗憾,仍然会对生命充满信心,享受快乐的生活。
《老子》第三十三章:“知足者富。”有钱不是福,知足才是福,有钱而不知足,不如一个知足的穷人。何谓富?无取于人斯富。一个人不必伸手向人乞怜,就是富者。富是有余的意思,银行里存款一万元,还是一百万元,从某个意义来看,相去不远。
一个人住二千万元的房子,而银行贷款五百万元,另一个人住六百万元的房子,而银行贷款一百万,我们很难去判断,谁才是真正的富者?
有钱的人不是真正的富者,真正的富者是自得自足的人。有钱的人可以享受非常豪华的物质生活,但是有钱的人不一定懂得高雅的生活品质;享受不在花钱多,高雅的生活品质,并非是有钱人的专利品。钱可以买到许多珍贵的珠宝,却买不到青春、健康和爱情。
知道满足的人,才能真正得到满足的快乐。一个人快乐不快乐,幸福不幸福,向来是很重要的因素,但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更不是唯一的因素。一个人最大的满足,不是来自物质的享受,而是精神上的愉悦和顺。
《老子》第三十二章:“知止,所以不殆。”老子说:“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的事。”为什么呢?因为一个人过分的贪名爱利,盲目的追逐索取,往往是未得其名,先得其辱;未获其利,先受其害。
《老子》第四十四章:“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人对自己所喜爱的,不管是名或利,求的愈多,失的也愈多,珍藏的宝贝很多,亡失的东西也会相对的增加。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人生本来没有是非祸福,但是因为家里有太多的宝物,而招惹窃贼的觊觎,失财事小,伤身事大。
幸福快乐的生活是人人所企盼的,但是很多人误解幸福的真谛,以为只有物质的满足,才是幸福之道,而不知真正的幸福,不是来自物质生活,而是精神生活。精神上能够怡然自得,逍遥自在,才是人生真正的快乐。
去甚,去奢,去泰,老子有三宝
《老子》第三十九章:“圣人去甚,去奢,去泰。”所谓甚,所谓奢,所谓泰,都是偏执过量的意思。凡事过犹不及,凡事偏了都不好。没有得吃,固然无以维生,吃太多、太饱,也有害健康。老子主张顺应自然,依道而行,反对智巧,反对作为,尤其是太甚、太奢、太泰,都是违反自然之道。
《老子》第六十七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老子说:“我有三种宝贝,持有而不丢弃。第一种是慈爱,第二种是俭啬,第三种是不敢为天下先,慈爱则视人民如赤子而尽力保养,所以能产生勇气;俭啬则蓄精积德而应用无穷,所以能致广远;不敢为天下先,则反而能得到人民的爱戴,而为万物之长。如果不能慈爱,而但求勇敢,不能俭啬而但求广远,不能后人而但求争先,那就走向死亡之途了。”
《大学》:“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又:“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楚国以善为宝;晋国的舅犯告诉流亡在外国的公子重耳,要以仁亲为宝,这是儒家谈治国之道、修身之理,偏重亲近善人、仁爱人民,以仁为核心的人文思想。老子则是以慈、以俭、以不敢为天下先为宝。虽然不像儒家强调主动积极、舍我其谁、当仁不让的精神,其目的仍在求无为而无不为,以退为进。
以不敢为天下先为例,《老子》第三十九章:“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穀,此非贱为本邪?”侯王以孤、寡、不穀自称,这是自处卑下的作为,其目的则是要先民、上民,所谓“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慈者,慈爱人民。老子是个反战主义者,认为兵者不祥之器,人人都应厌弃它,有道的人不用它。
《老子》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第六十八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老子反对逞凶斗狠,《老子》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刚强易摧,真正的勇者,不是逞强好勇,善战求胜,而是守柔的慈者。慈者看起来是柔弱的,其实是坚强者;勇者看起来很刚猛,结果却最早摧折。
俭是俭啬的意思。《韩非子·解老》:“智士俭用其财则家富,圣人爱宝其神则精盛。人君重战其卒则民众,民众则国广。”广不一定指国广,家富、精盛,都可用广。
《老子》第五十九章:“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早服,谓早服从于道。啬有爱惜的意思,治人、修身,最重要的是爱惜精神。黄老养生之道,最为强调的就是爱惜精神,爱惜精神才能早服于道而厚积德。
致虚守静,守柔处下
《老子》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致虚”,是消除心知的作用,使内心空虚无知。“守静”,是去除欲念的烦恼,使内心安宁静默。
人的心灵本来是虚明宁静的,但是往往为私欲所蒙蔽,因而观物不得其正,行事不得其常。我们要努力做到“致虚”、“守静”,以恢复原有的虚明宁静。
道体虚静。道能化生万物,使天地万物生长、活动,都是虚、静的作用,虚是指由无到有,再由有返无,静是万物的根源,万物虽然繁复众多,但是最后还是回复它们的本性。回复根源又叫“复命”,这是万物变化的常规。
致虚守静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条件。《荀子·解蔽》:“虚一而静,谓之大清明。”虚静的功夫,是很重要的。《老子》第五章:“天地之间,其犹槖龠系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槖龠,冶铁所用之吹风炽火之器。天地之间,像是一具风箱,风箱内容空虚,而能生风不已,天地也是廓然太虚,因而能包容万物,化生万物,无穷无尽,生生不息。
对于静字,老子有很高明的看法。《老子》第二十六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君,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又第四十五章:“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凡物轻则不能载重,所以说“重为轻根”。而清静可以克服躁动,所以说“静为躁君”。万乘之主,一身系国家安危,应当持“重”守“静”,而不可以身行轻躁,否则就不足以任天下了。
虚静的功夫,是追求人生之美的重要条件。一个人能够做到虚静的功夫,对于一切的事理,才会有透彻深刻的理解,才不会有邪曲不正的看法。在这繁杂的社会里,每个人的脚步都很仓促,甚至乱了节拍,迷失方向,盲目地跟着潮流,浮浮沉沉,十分可悲。因此,每天再忙,都应该留一点时间给自己,跟自己心灵交谈。
人在静下来的时候,才能真实地看清楚自己是谁?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自己拥有什么、缺少什么?一颗宁静的心,如一方洁净的湖水,清楚地照映出人的形体仪态,宁静的心,使人正确地了解自己,既不会虚浮夸大,目中无人,也不会妄自菲薄,自暴自弃。美好的人生,要在虚静中才能获得。
《老子》第七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老子主张守柔处下,一方面是从人的生理结构来看,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后就变为僵硬了。另一方面,从自然界现象的角度来看,花草树木生长的时候,形质是柔脆的,死后就变为枯槁,可见“柔弱者生之徒”而“坚强者死之徒”,凡是柔弱的,都是属于生存的一类,凡是坚强的,都是属于死亡的一类。
老子举兵势与树木为例。兵势强大,则恃强而骄,反而不能取胜,树木强大,为工匠所需,反而遭受砍伐,所以老子得到一个结论:凡是强大的,反而居于下位;凡是柔弱的,往往属于上位。
老子强调柔弱的哲学。《老子》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后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离,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雄尊而雌卑,雄刚而雌柔,雄动而雌静。知雄守雌,即知尊守卑,知刚守柔,知动守静。“知白守黑”,知道光明的好处,而宁愿处于暗昧。
是非总因强出头,老子告诫世人不要过分争求,好争的人,结果什么都争不到,即使争到了,也会给自己带来不安和痛苦;而不争的人,内心一片祥和安乐,同时,因为他不与人相争,所以没有人与他争。太刚强、太猛烈的东西,容易被摧毁,被消灭。用刚强和猛烈的手段,也不容易成功;相反的,用柔顺、温和的手段,反对的压力最小,最容易成功。至于处下的好处,江河处下,万物归之;人君处下,万民归之。
上善若水,不争无尤
《老子》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一书,有多处以水为喻,引证人生的大道理。
水的特性,大体可分三点,一是水能滋养万物,为万物生命存在的重要依据。天地万物如果没有水的滋养,生命就很难生存持续,但是“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老子》第二章)。这种“功成而不居”的精神,是水的特性之一。
其次,水性柔弱,决之东方则东流,决之西方则西流,盂圆则圆,盂方则方,这种不与万物相争的精神,是水的特性之二。
再者,众人恶居水流卑污之地,水则不嫌弃,愿意处卑、处下、处众人之所恶,这种精神是水的特性之三。
水有“利万物”、“不争”、“处众人之所恶”等三个特性,和道的特性很接近,所以老子说“几于道”。《老子》第三十二章:“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就是以水喻道。道在天下,无所不在,自然存在,水在天下,也是如此,整个世界有三分之二的面积是水。道在天下,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江海接纳百川,也是不捐细流。《老子》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水是天下至柔之物,而能驰骋天下之至坚,柔弱胜刚强,老子也是以水为喻。
老子常常以水为喻,告诉世人不争、卑下的道理。《老子》第六十六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江海甘于自处低下的地位,所以才能接受百川的归流,而为百川之王。人与人之间的争执,不管是自己吃亏,或是别人受了委屈,总是不免会有怨尤,伤了和气。因此,老子告诫我们,不争才不会有怨,功成身退,不居功,不争名,“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第六十六章),实在是非常珍贵的人生箴言。
配天之极,顺应自然
老子的哲学思想,以天道为基础,老子认为天道是宇宙生命的本源,天地万物恃之而生,《老子》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老子所谓的道,是指天地尚未创生以前就已经存在的一个浑然天成的东西,这个东西并不是一个实体,而只是一种抽象的存在,它既无声音,也无形体,但却独立于万物之上,而恒久不变,运行于宇宙之中而永不止息。
道的特性很多,一是不偏不私,纯任自然。《老子》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第二,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第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道体顺应自然,不造不设,好像是无所作为,但是万物都是由道而生,恃道而长。
第三,无欲不争。《老子》第二章:“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第四,守柔处下。《老子》第四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道的化生万物,是很柔弱缓慢的,却循环反复,生生不息。圣人法天而行,也要能做到不争和处下,才能“配天之极”,与天道合一。
《老子》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宇宙有四大,人居其一。人效法地的无私载,地效法天的无私覆,天效法道的衣养万物而不为主。道的伟大,在于能够顺应自然,纯任万物的自化,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的哲学思想,以道为中心,老子对道的阐释,是从自然天道出发,由天道而地道,由地道而人道。天地是万物的父母,人以天地为师。人与天地,都要法道而行,而道的作用,以自然为法则。“自然”就是“道”,并不是在“道”之上,别有一个叫“自然”的东西。老子认为宇宙的运行,有一定的秩序,周而复始,循环不已,人只要法天而行,过自然的生活,就是最真实的生活,也是最快乐的生活。
快乐只是一种心境,并不是要有很富裕的物质生活。很奢侈的现代化享受,人才能得到幸福与快乐;相反的,如果一个人沉迷奢侈淫靡的生活享受,永无止境的追求,不但不能增加快乐,反而带来痛苦与烦恼,所以老子的人生理想,是过着简单的生活、自然的生活。
老子无为的思想,运用到人生的态度,就是告诫世人要不争,要守柔处下,要归根复命,要绝巧弃利,顺天而为。“自然”是天道的法则,人效法天道,也要追求自然的生活。
时代在变,社会在变,人心也在变。随着时光的转移,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些改变,每一个社会都有一些不同。在这个多变的时代、多变的社会里,我们应该如何自处,才能求得安身立命的功夫,是很重要的课题。我们在享受高科技现代文明的同时,我们却支付更多的代价。
人心的陷溺,往往因为不知足,尤其是对物欲的追求,更是永无止境。因为不知止、不知足,所以就疲于奔命,愈陷愈深,以至沉沦于痛苦的深渊,不只害了自己,可能还会累及亲人,甚至伤及无辜。虽然古人、今人追求的目标不一样,但是不知止、不知足,所带来的伤害是一样的。
《老子》第三十二章:“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第三十三章:“知足者富。”第四十四章:“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第四十六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以上各章,都是老子告诉我们要知止、知足的道理。宇宙万事万物,都不是静止不动的,循环反复是宇宙不灭的定律,所谓的得失、福祸、有无、利害、上下、长短、难易……概念,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老子告诫,要自然无为,不要刻意求取。
《老子》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祸福原是相因相成,人当然要求福辞祸,但是如果不能知止、知足,一味地追求,则不但不能求福,反而会得祸。
老子主张俭约,主张顺应自然,主张少私寡欲。第五十九章:“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第六十七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合后且先,死矣!”第八十一章:“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其次,老子主张不争、谦下退让,这对于现代人来说,尤有警示的作用。人生的灾祸,很多都是因为一个争字。朋友失和、夫妻反目以及许许多多的人事纠纷,往往由于不能谦下退让。《老子》第七十九章:“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第八章:“夫唯不争,故无尤。”第二十四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老子主张守柔处下,因为柔弱胜刚强,因为刚强易摧。争就是刚强,刚强易败,所以老子劝人不争,要守柔谦虚。
至虚守静,是一个人成功的必备条件。《老子》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第五章:“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道体虚无,人体道而行,当然也要能守虚静。人的心灵本来是虚明宁静的,因为被情欲所牵、外物所蔽,因而观物不得其正,行事则失其常。我们应该“致虚极,宁静笃”。使心灵回复到虚明宁静的状态,使观物不失其正,行事不失其常。
《老子》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人有太多的诱惑,如果不能自制,往往就会迷失自己,做出不该做的事。面对当今社会的各种困惑、冲动,我们应该多多学习老子的智慧,对于种种的物质诱惑,要懂得节制,知止知足,少私寡欲,抱朴守真,去甚、去奢、去泰,不要贪求妄得,才能享有幸福快乐的生活。
上一篇:儒家的知止思想
下一篇:知止的生活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