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后圣荀子与《荀子》
东周时期,赵国猗氏人荀子是个著名政治家,他受到齐都临淄的稷下学宫学术风气的感召,慕名而来。
稷下学宫聚集了当时各个学派的精英,荀子度过了较长一段时间的游学生涯,广泛接触到了诸子百家的学说,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想。
荀子曾经游历齐、秦、赵、楚等国,也有长期游学于稷下学宫的经历,这为他思想学说的形成和成熟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丰富养分。后来,荀子定居兰陵,著书立说,课子讲学,直至病故。
荀子著述宏富,据载,在汉初流传的就有300多篇,后来经过汉儒刘向的校雠,最终定为了32篇,而经后人编辑成《荀子》一书。
该书旨在总结当时学术界的百家争鸣和荀子自己的学术思想,反映了荀子的唯物主义自然观、认识论思想,以及伦理、政治和经济思想。
在荀子的社会政治思想中,礼是一个核心观念。他主张“隆礼”,提倡礼治,同时也重法。他说,“礼义者,治之始也”,“法者,治之端也”。荀子认为礼和法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渗透的。
荀子具有明显的调和礼法的倾向,也正是因为这样,荀子强调治民要用两手,他在主张“爱民”的同时也不放弃刑罚,他说:“罪至重而刑至轻,庸人不知恶矣,乱莫大焉。”
荀子用法充实礼,并没有喧宾夺主,改变其儒家的基本立场。通过荀子对王霸问题的态度和德治、爱民等主张就看得出来荀子同孔孟一样,也是崇王道而黜霸道的。
荀子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主要体现为“明于天人之分”和“制天命而用之”。荀子认为天和人各有自己的职分,应该将其加以区分,并否认天有意志,否认“天命”。
认识论是荀子思想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其核心观念是“解蔽”。荀子认为人的认识开始于感性,是通过人的耳目口鼻等感官与对象接触而产生的感觉,这就是荀子所谓的“缘天官”思想。
荀子在对先秦诸子思想的批判性总结、“正名”理论以及音乐和诗赋理论等方面也有许多独到的思考,提出了许多具有启发性意义的观点和学说。这些都共同构成了荀子集先秦诸子之大成的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
由于荀子的学说在秦汉时期儒家经典传播中有重要地位,所以他的学说很受重视。汉初诸经如《毛诗》、《鲁诗》、《韩诗》、《左氏春秋》、《谷梁春秋》、大小戴《礼记》、《易经》等的传授,均与荀子及其弟子有关,可以说荀子对汉代经学发展有重要影响。
荀子的学说立足儒家,兼取道、法,旁收百家,形成了一个博大而又开放的系统,建立起自己集大成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如果说我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以儒道互补为主体、以多元并存为特色的整体结构,那么荀子作为一个集先秦诸子之大成的思想家,他对百家思想的批判性总结和整合,对这种整体结构的形成可以说是功不可没的。
知识点滴
有一次,李斯和荀子谈论仁义的话题,李斯认为商鞅变法使秦国由弱变强盛,并非荀子所说的仁义、礼制得到的。荀子严肃地说道:“你所说的强盛只是一时的利,我所说的仁义才是延至万世的利。秦国虽然历经几世的强盛,却经常为六国联合起来对抗自己感到忧虑。你眼中的秦国之强不过是时处乱世、一时的用兵得胜罢了,而没有把仁义作为根本。”
此后的历史发展证实了荀子的预言,秦国统一天下仅仅15年之后,就被天下群雄给灭亡了。
上一篇:儒家元圣周公旦与《周礼》
下一篇:儒家宗圣曾子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