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壹则动志
刚刚我们说的是“志壹则动气”,但孟子反过来说,气凝聚了也会影响心志!这两者是相互影响的,不可以因为某项比较重要,于是就轻视了另一项,否则会被另一项拖累的。简单地说,你只懂“无暴其气”,但是没有“持其志”,或是你只有“持其志”却没有“无暴其气”,都不算是完整的修行。
什么是“气壹动志”呢?例如:你今天吃了太多上火的东西,像辣椒之类的,你就会发现身中的火气在上升,你会不由自主地不耐烦,甚至容易生气,这就是气壹动志,心被气影响了!
你看世上所有喜欢逞凶斗狠的,几乎都是年轻人,很少有九十岁的人还会逞凶斗狠的,这也是因为年轻人身中的“气”较盛,“心”容易被强盛的“气”所左右的缘故。
当然偶尔也会有极少数的老人家,或是平常看起来很斯文的人逞凶斗狠,这也是因为他那时候身中的气被激起来,影响到心的结果。还有世上那些常忧郁的人,常迟到、懒散、提不起劲的人,都是因身中偏枯的气已经影响了他的心灵的缘故。这都是气壹动志的结果。
因为气可以动志,所以说气如果太强、太刚暴了,会令一个人的思想、行为都走了样,因而太激进、没耐性、坐不住;但气如果太弱,也会摧毁我们的意志,好比凡有操劳的动作,都会感觉很苦,只有躺着最舒服,如果能把全身陷到沙发里更好,这种气弱的人,一天到晚懒洋洋的,这也是气壹动志的结果。
当然,这种气影响心的现象,可以通过很多种情绪管理的方式,让它暂时得以转化,但这股偏枯的气息形态依然还是存留在身中,所以依然时时在侵袭着他。这样的人常常需要调适、转化,时间一久就觉得烦恼,觉得很苦,觉得解脱无门!
所以,为什么有的人打坐时,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也不觉得累,我们常以为他很有毅力,其实只是因为他的气比较刚健使然。为什么有的人坐十分钟就觉得难过、如坐针毡,其实只是因为他的气不是太躁就是太弱,这偏枯的气足以影响心的宁静,所以越坐越觉得苦,苦久了上进的志也就被摧毁了。然后我们就说这人是没骨气,其实都是因为气壹动志所引起的误会!
《道德经》中说:“弱其志,强其骨。”骨气,气就是我们真正的骨。削弱欲望的人,可以养足一身的浩然正气,所以说“弱其志,强其骨”有了刚正的气,自然就开朗积极,办事积极肯吃苦,人家就会说有人格、有骨气,这一切都是因为气壹动志所造成的。
气既然可以动志,那么想修好“心”,养“气”重不重要?当然重要!“气”偏离常轨太多时,心照样被拖累下来了。所以还要再暴你的“气”吗?每生气一次就暴一次气,每哭一次也暴一次气,怨叹一次暴一次气,嫉妒一次暴一次气……这样是不是很不划算?
暴的气越多,立的志再大,都一定会再被气给拖累的。因此,很多修心的人讲了一辈子空空的心,却不知道要去养一股浩然的真元之气,终究沦为泛漫无着的空幻。
孟子曰:“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志跟气两者,虽然是志当头,气当尾巴,可是只有动头,尾巴却盘在树上不动,头还动得了吗?当然是动不了的。所以志与气两者要相互配合,所有的努力才会有圆满的结果。
翻遍三教的经书,圣贤仙佛都是这样“心气并重”才修成正果的。有人问:“佛家说万法惟心,只要修个清静的心就好了,哪还需要养什么气呢?”这就是不了解心与气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产生的误解。
其实儒家的“养气”,与佛家和道家是名异而实同的。这股气炼得有所成就之后,儒家称为“浩然之气”,佛家称为“金刚法身”,道家称为“得丹”。三教真传如出一辙,完全一致。
孟子说志壹动气,气壹动志这句话,意是在向后世大家强调修行上的两个不可或缺的重点,一个“持志”,一个“养气”。这志与气两者,都是与生俱来的,都是本性的一环。这两者相互影响,缺一不可。
上一篇: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下一篇:气次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