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燕赵歌·天津之旅·大沽口炮台·英烈黄花魂
大沽口炮台坐落于塘沽区东大沽海河口南岸,为京津门户、海防要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明朝中期始,为抵御倭寇入侵和骚扰,便在此构筑炮垒。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鉴于大沽口“拱卫神京,东接陪都,形势紧要”,修成砖木结构的炮台两座。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炮台又增修加固,至道光二十一年(1841),已建成大炮台五座,土炮台十二座,土垒十三座。咸丰八年(1858),清政府又派钦差大臣僧格林沁全面整修,时共计有大炮台六座,分别以威、震、海、门、高五字为名号,另外还有小炮台二十五座。同治九年(1870),李鸿章又主持修筑炮台,除加固和重建之外,增筑平炮台三座。光绪元年(1875),除在大沽口增建炮台外,还“购置欧洲铁甲快船、碰船、水雷船”,加强海防力量。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帝国主义兵舰企图进入大沽口,威逼京师。1859年6月25日,炮台官兵在提督史荣椿率领下,浴血奋战一昼夜,击伤击沉敌舰八艘,俘获2艘,击伤击毙敌军近五百人,重伤英军司令贺布。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大沽口,提督罗荣光率守军和义和团以猛烈的炮火重创来犯之敌,最后,因敌我力量悬殊,炮台陷入敌手,罗荣光自刎捐躯。
根据“辛丑条约”,1901年大沽口炮台被拆除。1988年炮台基址被公布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上一篇:煌煌荆楚吟·湘南之旅·苏仙岭·苏仙岭上说苏仙
下一篇:沉沉帝王梦·京郊之旅·圆明园·荒草萋萋诉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