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闽粤花·韶关之旅·潮州·“海滨邹鲁”
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潮州市,地处韩江中下游,是粤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海滨邹鲁”、“南海明珠”雅誉。自古这里便是郡、州、路、府治所:三千年前百越原始居民居于潮州竹竿山一带,后随汉人迁居平原。秦汉时先后隶属南海郡南越和揭阳县地。东晋安帝义熙九年(413)设义安郡,郡治在今潮州市,辖地有今潮汕、兴梅、闽西南等地。隋开皇十年废郡制,翌年(591)建州制,因其濒临南海,“潮水往复”,得名“潮州”。后改“路”、“府”,元朝称“潮州路”,明清叫“潮州府”。旧时俗云:“到广不到潮,枉走此一遭”,并非言过其辞,这里经济文化繁荣,早在唐开元前已有高超建筑艺术,从而为唐玄宗敕建开元寺、李宿辟西湖、韩愈拓东湖、常衮开金山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唐宋元明清各朝,文人骚客相继来潮吟诗作文,留题于西湖葫芦山,这便是行、草、隶、篆集萃、诗文书法并茂的摩崖石刻。人们将潮州缤纷多彩的风光概括成内外八景,内八景是:“东楼观潮”、“西园赏菊”、“七星步月”、“奎阁腾辉”、“莲花午照”、“府楼钟声”、“渔庄晚眺”、“古刹梵唱”。外八景为:“韩祠橡木”、“金山古松”、“西湖渔筏”、“北阁佛灯”、“湘桥春涨”、“鳄渡秋风”、“凤凰峙雨”、“塔院维舟”。
湘子桥又称广济桥,是我国四大古桥之一,位于潮州城东,始建于南宋,是世界第一座开关式石桥,其十八只梭船能开能合,随潮浮沉而升降。传说八仙之一的韩湘子曾手书“洪水止此”的石碣竖于桥畔。关于此桥建造经过,民间也有传说:韩愈贬潮州后,十分关心百姓疾苦。一日,他巡视江畔,见滔滔江水翻滚,潮民过江艰难,便决意在此造一桥梁。他召其侄子韩湘商量,韩湘邀七仙相助也仅能营造一半。灵山寺大颠和尚出谋献策,荐举开元寺广济法师,商定韩湘与七仙从东起建,广济法师率十八罗汉自西建起。自此,双方紧锣密鼓,各施鬼斧神工,工程进展迅速。但到了合拢之日,江心仍缺数个桥墩,如何衔接呢?到底还是八仙神通广大,何仙姑用其十八片莲花瓣置于水上化成十八只梭船,曹国舅用云板变成船板安于舟上,铁拐李解下腰带,串牢梭船,将其头尾连结在东西桥墩上,这样,一座结构奇特的飞架沟通了东西交通,大大方便了黎民百姓。因此桥既得力于韩湘又得力于广济,所以既名广济桥,又称湘子桥。清进士郑兰枝曾赋《湘桥春涨》曰:“湘江春晓水迢迢,十八梭船锁画桥。激石雪飞梁上鹭,惊涛声彻海门潮。鸦州涨起翻桃浪,鳄渚烟深濯柳条。一带长虹三月好,风光几拟到层霄。”
上一篇:灼灼闽粤花·福州之旅·太姥山·“海上仙都”
下一篇:沉沉帝王梦·京城之旅·中南海·“画”中诗书“笔”里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