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厚三晋土·晋北之旅·华严寺·坐西向东契丹情
华严寺位于山西大同市西南隅,殿宇巍峨,红墙围护,因其属佛教华严宗寺庙而得名。
华严宗是中国佛教宗派,因以《华严经》为主要经典,故名。又因实际创始人法藏被武则天赐号“贤首”,故又称“贤首宗”。该宗早期创始人有陈隋间的杜顺和智正。至唐代,又有三祖法藏著书立说,使华严宗得以发展。唐德宗时四祖澄观受封为清凉国师,其弟子宗密著《禅源诸诠集》、《原人论》等,以调和佛教内部各派思想,使该宗形成庞杂体系。唐武宗灭佛后,华严宗一蹶不振。辽代,华严宗一度复兴,故在大同建华严禅寺。华严寺分上、下寺两处,同处一个院落内。寺院坐西向东,与一般佛寺坐北朝南的惯例不同,显示出辽代特有的佛寺建筑习尚。《新五代史·四夷传附契丹传》载:“契丹好鬼而贵日,每月朔旦,东向而拜。其大会聚视国事,皆以东向为尊,四门楼屋,皆东向。”说明佛寺东向,是契丹族原始居住习俗以及好鬼拜日信仰与佛教信仰相结合的产物。
华严寺创建年代说法不一。据考证,以建于辽兴宗重熙七年(1038)的薄伽教藏殿年代最早。辽末,华严寺遭严重破坏,金天眷三年(1140)重建,寺内大雄宝殿即是此次构建。元明之际该寺又遭战火洗劫。明中叶后华严寺分为隔路相望的两组建筑,以大雄宝殿为中心的一组称上华严寺,以薄伽教藏殿为中心的一组称下华严寺。清初华严寺又罹战火,本世纪五十年代得以修复。
上华严寺主殿大雄宝殿是我国现存辽金佛寺中最大的殿宇之一。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坐落在4米多高的台基上。殿内正中主佛五尊,人称五方佛,各统一方。两侧砖石上有二十诸天护法神像。殿壁四周绘满佛教壁画,是清光绪年间绘制。殿外月台开阔,钟鼓楼左右对峙,有宋代朱熹手书《易经》碑刻和明代文徵明手书诗碑。
下华严寺主殿为薄伽教藏殿,此殿是存放佛教经藏的殿堂。殿内古色古香,佛坛上端坐着三世佛——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三世佛周围有三十一尊辽代塑像,造型自然优美,线条舒展适度,是彩塑艺术的珍品。殿内四周依壁是两层楼阁式藏经柜,共藏经一千七百多函,一万八千多册。殿后窗处,有用拱桥连接的木制天宫楼阁五间,精巧玲珑,是国内现存唯一辽代木构建筑模型,被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称为“海内孤品”。
古往今来,不少名人骚客在华严寺留下诗文墨迹。清代诗人冯云骧的《游华严寺》诗便是一首描写华严寺早春景色的佳作。“散步入招提,茸茸碧草齐。初春寒未减,旧雪踏成泥。河抱龙沙曲,山衔雉堞低。梵声听未已,残日下林西。”诗中描写,有远有近,有音响有画面,华严寺状貌虽只字未提,但它的雄伟壮观已历历在目。
上一篇:赫赫三秦魂·西安之旅·秦始皇陵·地宫之谜
下一篇:沉沉帝王梦·京城之旅·北京·坛庙调和天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