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闽粤花·福州之旅·三峰塔·天妃宫与郑和碑
三峰寺塔在长乐县城西的南山顶上,是一座具有八百多年历史的古塔。据《长乐县志》载,宋崇宁年间,有僧于山顶筑台讲经,后来富室林安上在台址上建“南山天妃宫”。政和年间,又有僧建浮屠七级,即今之“三峰塔”。
三峰塔塔身用花岗岩砌造,仿八角楼阁形式,共七层,高27.4米,各层塔壁刻有飞天,伎乐及佛教故事浮雕,工艺精湛。一层至六层,有二十五面塔壁浮雕莲花座佛,各二排,每排四尊,合计二百尊,造型极为古朴精巧,是宋代雕刻珍品。六层以下,每层至多设二门,第七层为便于张灯导航、方便游人远眺四方而设四门。
三峰塔原名“圣寿宝塔”,是为宋徽宗祝寿而建,在明永乐年间,著名的航海家郑和曾七次率船队出使西洋,每次出航前,其船队都在长乐太平港候东北季风来临。停泊期间,他常登上三峰塔观察五虎门港口形势,检阅船队阵容。他依据南山三峰并峙,把塔名改为“三峰塔”,并多次对塔和塔寺进行整修,在寺额上题了“三峰塔寺”四字。
三峰塔寺旁原有一座小庙,供着海神天妃神像,当地出海人员经常到此进香。郑和在候风期间,也常到海神前祷告。据说,郑和在航海中屡遭险情,却总能化险为夷,他认为这全赖有神灵相助,永乐十年(1412),郑和奏请朝廷在南山创建了天妃宫,宣德六年(1431)重修,在宫左加建一座三清殿,供天妃塑像,另铸铜钟一口,立《天妃灵应之记》石碑一座,碑高1.62米,碑额用篆体刻字,碑文记载郑和船队概况及航行纪事。此碑为仅存的记载郑和航海的原始资料,十分珍贵,人们就把它叫作“郑和碑”。
“郑和碑”碑记说:“溟渤之间或遇风涛,即有神灯烛于帆樯;及临外邦,番王之不恭者,擒之,蛮寇之侵掠者,剿灭之。由是海道清宁,番人仰赖者,皆神之赐也。”弘治三年(1490),对郑和抱有成见的长乐知县潘府,把天妃宫等系列建筑改成了“南山书院”,天妃神像退居一隅。到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天妃像被移到西关外新建的天后宫,天妃宫仅存废址,《天妃灵应之记》碑也被弃于瓦砾堆中。民国十八年,此碑才重被发现,但因其记载与《明史》记载的郑和出使年月不符,被视为后人伪记而重回瓦砾堆中。数年后,县长王伯秋再次发现此碑,认为其记载正可订正《明史》错误,乃将其拓印分发诸友好,由此始引起国内史学界重视。
1985年,值郑和下西洋五百八十周年纪念之际,在长乐南山恢复了天妃宫,改为郑和纪念馆。南山也被辟为郑和公园。作为郑和史迹的珍贵文物,《天妃灵应之记》碑也被迁回原地。
上一篇:灼灼闽粤花·桂东南之旅·真武阁·天南有杰构
下一篇:莽莽关外山·沈阳之旅·沈阳故宫·天授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