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吴越曲·苏州之旅·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坐落于苏州城阊门外西7里枫桥镇运河畔、枫江北岸枫桥和江村桥之间的寒山寺,创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502—519),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唐贞观年间(627—649)著名诗僧寒山、拾得二人从浙江天台山国清寺来此住持,后希迁禅师在此建伽蓝,题额“寒山寺”。寺屡焚屡修,现有大殿、藏经楼、碑廊、山门等建筑,为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至宣统三年(1911)所陆续重建。寺外溪流淙淙,石桥高跨;寺内黄墙绿瓦,曲槛回廊,自有“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之意境。既寓寺院庙宇的古朴,又兼艺术殿堂的风雅。而那绵延一千多年的传奇故事,更动人心弦。
谒寺说二僧
寒山寺大殿佛座旁立有清画家罗聘、郑大焯所刻寒山、拾得与其师丰干石像。右殿有手持净瓶、举莲花的寒山、拾得木雕塑像,这使人想起他们为文殊、普贤菩萨化身,其真身被人识破、乘鹤高飞以及和合二仙的传说。
据考,寒山为唐初穷儒,鄙弃功名后隐居天台翠屏山(亦名寒岩),自耕自学,自称“贫子”,号“寒山子”。与国清寺烧火杂役拾得交好,故皈依佛门,却从不诵经。常以桦皮为冠,布衣敝屣。拾得,是丰干和尚收养的路边弃儿,故名“拾得”。他们二人志趣相投,善诗明理,被丰干所器重。《高僧传》载,“丰干出游,适闾丘胤出守台州,问彼有贤达否。曰寒山文殊,拾得普贤,状如贫子,又似疯狂。”
寒山著有《寒山子诗集》(一说,由其弟子所集),收有寒山诗三百余首,拾得、丰干诗汇于其后。寒山诗同其人,不媚权贵,不慕科举,志高意远,独具风骨,“多述山林幽隐之兴或讥讽时态,能警励流俗”,其诗写景流畅如画。
关于寒山寺二僧,还有一段传说。早年,在远离苏州的一个北方穷山村,住着一对姓氏不同、模样相似、情同手足的哥俩。哥哥以杀猪为生,三十岁才说下一门亲事。一日,哥俩去那未过门的姑娘家帮着杀猪,筹办婚事。三人见面,哥哥眉开眼笑,弟弟一脸愁云,姑娘低头不语,好不奇怪。杀罢猪,天擦黑,哥哥嘱弟弟帮着姑娘收拾利落,自己先赶路去外村帮工。走不多远,发现工具落在姑娘家。他翻墙去寻,忽听窗内姑娘的哭诉声和弟弟的劝说声,遂恍然大悟,弟弟与姑娘两人久已相好。哥哥跳出墙外,在院门画一光头和尚,急急离去。弟弟出门便知晓,辞别姑娘,矢志寻哥。后终于在苏州城外枫桥头找到结庐修行的哥哥。弟折荷花一枝,哥端斋盒一只,二人相见相贺,人称“和合二仙”。据说这哥俩便是寒山和拾得。
钟声今又闻
寒山寺古钟是庙中一宝。传说有年夏天,阴雨连绵。一日天刚放晴,寺僧涌出庙门观望山景,被河边“噢噢来”的古钟撞击岸石声所吸引,细看钟口朝天,钟内滴水未进,便料定是天赐神钟。寒山率众僧用九十九根麻绳打捞大钟,绳断钟却不动。“这钟也长眼,见到杀猪佬(暗指做过屠夫的寒山),硬是不进佛门!”一僧出言不逊,刺伤了寒山、拾得的心。拾得手持青竹纵身跃入钟口,“哗啦啦”一声巨响,大钟顺流而下,第二天,拾得才得知已漂洋过海来到日本国土萨提。他把钟献给当地人,把青竹插在地上,落脚谋生。寒山思念拾得,复造钟悬于寺亭,钟声与日本萨提拾得寺的古钟声形成共鸣。
据《寒山寺志》载:“唐钟冶炼超精,云雷奇石,波磔飞动,扪之有稜。”但它历经沧桑早已失传。明嘉靖年间僧人本寂曾重铸一钟,建钟楼悬之,钟鸣音播数里。一说此钟于明末流入日本;一说此钟“后遇倭变,销为炮”。现寺中六角形钟楼内高悬一钟,为光绪三十年(1904)江苏巡抚陈夔龙重修寒山寺时所铸。
现寒山寺大雄宝殿内有钟一座。传说梁启超曾向日方提出明钟流落日本一事,中日双方派员寻访佚钟未得。日方友人募捐,于1906年由小林诚义等匠人铸造一式二钟。一钟悬于日本馆山寺,一钟赠予寒山寺。钟上铭诗:“姑苏非吴城,有路传钟声。勿说盛衰迹,结灯灭又明。”
上一篇:悠悠吴越曲·扬州之旅·瓜洲·多少泊船多少诗
下一篇:厚厚三晋土·晋南之旅·关帝庙·天下关庙数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