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赫三秦魂·华山之旅·华山·自古华山一条路
华山位于陕西省华阴县南,北临黄河,南接秦岭,海拔2200米。华山高峰林立,最著名的有东(朝阳)、西(莲花)、南(落雁)、中(玉女)、北(云台)五峰。华山为“五岳”之一,以峰峦耸削、险拔峻秀著称。人们称五岳:“恒山如行,泰山如坐,华山如立,衡山如飞,嵩山如卧。”自古华山一条路,通往华山峰顶,只有一条从千尺峡;、百尺峡、老君犁沟到云台峰、三元洞、苍龙岭的十分陡峭的山路。由于华山山势奇险,明代以前除少数道士、道教徒和樵夫,游览的人极少。明清以后,由于山路的开拓,游人才渐多。
华山物产富饶,天然矿物有水晶石、洗石、白英石、握云矾石等。植物、花果尤多名产,如万年松、山药、百合、蕈、松子、黄精、人参等,都是遐迩闻名的特产,其中尤以“华山参”最为名贵。
山名溯源
华山的得名历来说法很多,《水经注》说:华山“远而望之又若华状”,故名华山。古代华与花同,意思是华山远望如一朵花。《白虎通》说,华山“取八卦少阴”,是一种“惇物”(敦厚之物),有“望物生华之义”,华即收获,也就是万物成熟,可望收获。还有说,华山山顶有池,生千叶莲花,服之羽化成仙,故名华山。远眺华山,中间三峰(朝阳、落雁、莲花)突出如莲蕊,周围诸山环抱如莲瓣,整个华山如一朵凌空怒放的莲花。故又有人谓华山得名与其形有关。
华山为五岳之一。东周迁都洛阳,华山在京城洛阳之西,故称“西岳”。秦代都咸阳,西汉都长安,都在华山之西,不称华山为西岳。东汉定都洛阳,又恢复西岳之称,一直沿用至今。
在唐代中叶,因所在地改称为太阴县,华山被称为太阴山。道教认为华山“蓄藏风雷,为大帝之别宫,乃神仙之窟宅”,是“总仙之天”的地方,又称为“太极”。华山还叫太华山,以与它西部40公里处的少华山相区别。
殿宇宏伟西岳庙
西岳庙是祭祀华岳神的庙宇,位于华山脚下的华“岳镇。此庙”原在现址以东的黄神谷,称“集灵宫”,创建于汉武帝时代。魏文帝黄初元年(220)迁到现址。历代多次重修,规模最大的一次是乾隆四十二年(1777),历时三年方完工。
陕西华山西峰
西岳庙建筑非常宏伟壮观。其山门名“灏灵门”,它和五门楼同为高大的砖石城垣建筑,系明代所建,与北京故宫的端门形制类似。五门楼内有一棵青牛树,相传老子西行曾系牛于此,故名。正殿名“灏灵殿”,是琉璃瓦单檐歇山顶式建筑,坐落在一个大月台上,月台平面呈“凸”字形,周围砌以条石,整座殿宇显得宏伟壮丽。殿内悬挂有清代康熙、道光等题的“金光照瑞”、“仙掌凌云”等匾额。此外,还有棂星门、金城门、万寿阁等高大建筑。
西岳庙是历代帝王巡视陕西的驻跸之地,曾有皇帝的寝宫。庙内多碑刻,惜年代久远,多遭破坏。如东汉桓帝延熹八年(165)的“西岳华山庙碑”,记载了汉代祭山、修庙、祈天求雨等事,为书法名碑,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毁于地震。现仅存后周“华岳庙碑”、宋庆历七年(1047)程琳谒祠题名石刻、明嘉靖四十年重刻“唐玄宗御制华山碑铭”、明万历年刻“华山卧图”(图首附刻王维、李白、杜甫、韩愈、陈抟、陈琦等唐、宋名人文士的咏华山诗)、嘉靖十七年“重修西岳碑”、乾隆御书“岳莲灵澍”等石额碑刻。
上一篇:悠悠吴越曲·苏州之旅·运河·胜迹如珠古运河
下一篇:厚厚三晋土·晋北之旅·恒山·自然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