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荆楚吟·黄山之旅·黄山·轩辕帝泽被黄山
黄帝,传说是华夏民族的始祖,他与黄山也结有不解之缘。
黄山的由来
黄山原名“黟山”,“黟”本意是指山色黝黑、富有光泽。传说江南黟山是“神仙所居”,正好修道成仙,所以轩辕黄帝带着左右丞相容成子、浮丘公来到黄山,开始采药炼丹。整整炼了三年,砍下的松柴都烧完了,黄帝便把自己的一条腿伸进炉膛当柴烧,烧着烧着,炼丹炉内忽然发出一声巨响,接着射出万道金光,丹炼成了。黄帝服下金丹,又到山下汤池中去沐浴,随后骑上天龙,伴着笙歌之音,升天而去。唐天宝六年(747年),唐明皇下令,改“黟山”为“黄山”。现在黄山的浮丘峰、容成峰、轩辕峰,就是纪念他们三人的;此外还有炼丹源、洗药溪、丹井、仙人药臼等,也都源于这个神话故事。
“桃花峰”与“桃花溪”
桃花峰是黄山三十六大峰之一。轩辕黄帝在黄山修炼时,桃花峰还是荒芜光秃的贫瘠之地,黄帝就命令臣僚们各自在桃花峰种花栽树。群臣们不谋而合,从四面八方移来了成千上万株桃树,把整个山峰变成了一片桃林。黄帝本人也从王母瑶池借来了一株神桃,栽在水帘洞旁。“桃花峰”从此闻名。
桃花溪畔,桃花尤多,绿树掩映中,盛开的桃花灿烂如霞。明代诗人王宣赞道:“和风吹初服,正值桃花时,花开十万树,峰似绛霞披”。花谢时,落红满溪,澄澈明净的溪水顿时被染成红色,泛起一波一波美丽的桃花浪。清人沈德潜有诗吟道:“桃花峰直下,下有桃花溪,溪水去无尽,花林望欲迷。”溪畔的桃花,有五种颜色,四季盛开不败。宋人石应孙写诗吟咏“桃花五色四时开,片片香溪涧水来。况是轩辕亲手植,紫烟深处有楼台。”这些桃树相传亦为黄帝所植。黄帝在溪畔采药,忽见桃花,不禁摘下花来,慢慢品尝,只觉清香可口,便把桃花和仙草一起捣烂,取汁服用。几天后,黄帝皮肤滋润光滑,身体也轻灵敏捷。于是黄帝下令把满山的桃树都移植到溪畔。多年以后,这里成了十里桃林,人们把那条山溪水,也叫做“桃花溪”。今天沿着桃花溪漫游,还可见到黄帝留下的药铫、药臼。
黄山奇草
黄山民谣说:“七十二峰入云表,异卉灵药真不少。黄山草中有三宝,龙须、云雾、还魂草。”三宝之一的龙须草,生于悬崖的缝隙,溪涧幽谷,路旁桥畔,数百根丛生攒聚,细密、修长,仿佛寿星胡须,仙女的云鬟。传说黄帝乘龙升天时,百姓依依不舍,于是大家紧紧抓住白龙长长的龙须,竟扯断龙须。百姓们手拿着龙须,伫立在山峰上遥望黄帝,这座山峰就是“望仙峰”。大家把龙须埋在望仙峰上,不久,长出了一丛一丛茂密的龙须草。
又有故事说:黄帝的随从中,有几个不务正业的懒汉,黄帝升天时,他们也死死揪住龙须,要跟黄帝去过神仙生活。白龙飞到半空中把龙须抖落,让这些人掉进了万丈深渊。而随风飘散在黄山沟溪边、山岭上的龙须,却渐渐地长成了一蓬蓬绿油油的龙须草,故黄山又有“龙须源”、“龙须岭”。
龙须草可利尿、明目、补虚,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同时还是极好的编织材料。《黄山志》载:“江东人采龙须草织席最佳,名为西王母席。”“黄山龙须作簟(即席),软胜桃笙。”桃笙竹产于四川(巴、渝),节高皮软,适宜织席,“桃笙席”曾作为“贡品”,进贡皇宫,素以柔软著称于世。而黄山龙须草席竟比桃笙席更柔软,足见其珍贵。
上一篇:悠悠吴越曲·绍兴之旅·绍兴·越文化的摇篮
下一篇:眷眷中州情·洛阳之旅·龙门石窟·辉煌艺术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