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清滇黔韵·昆明之旅·筇竹寺·云南禅宗圣地雕塑艺术精华
筇竹寺在昆明西北郊的玉案山,为古代云南佛教禅宗传播的圣地。
犀牛引路 筇竹示址
关于筇竹寺的创建,有一段传说:大理国时代鄯阐(今昆明)侯高光、高智兄弟俩喜欢打猎。一天,他们正在打猎,忽见不远处窜出一头大象般的金角犀牛。他俩听说犀牛角是无价宝,拿着它下水身不湿,就拍马放出猎鹰猎狗去追。追到玉案山,犀牛不见了,却见几个怪头怪脑的和尚在那里指手划脚。兄弟俩向他们打听金角犀牛,连问三遍,和尚们皆只顾注视脚下而不理他们。兄弟俩见和尚脚下金光闪闪,叫他们让开,和尚们却一动不动。兄弟俩用手拉,谁知一拉和尚就变成一根筇竹插在地上。拉至天黑,几个和尚都变成筇竹。第二天,兄弟俩来一看,几根筇竹已成一片筇竹林,里面传出那几个和尚的声音:“大好江山你不爱,偏要犀牛干什么?”兄弟俩这才明白,这几个和尚原是爱上这里的美景,宁变竹子也不愿离开。兄弟俩感念不已,便和乡亲们一起建“筇竹寺”祀之。还有一说,谓兄弟俩追犀牛追到玉案山,犀牛不见,却见山腰有几位相貌奇特的僧人立于云中。寻至此处,唯见僧人所拄筇竹杖生根于地上,第二天即成竹林。他们认为是“山灵显示”,于是建筇竹寺以念之,故寺门有联云:“地座灵山,白象呈祥,青狮献瑞;天开胜境,犀牛表异,筇竹传奇。”
“筇竹”一词,始见于汉代。史载,张骞出使西域,在大夏(今阿富汗境内)的市场上见到蜀布和“筇竹杖”。筇竹杖被视为古代云贵高原的名产品,杖与僧人不可分,故以“筇竹”作寺名可能既因该地翠竹茂密,又暗寓其寺为云南佛寺之代表。
元朝灭掉大理国后,有鄯阐人李某于1254年到中原游学,历时二十五年,先后拜过当时四位德高望重的法师,“最后登班集之堂,嗣坛主之法,其学大备”,深受元世祖赏识,赐名洪镜,世称“雄辩法师”。1280年,雄辩回到昆明,在玉案寺(筇竹寺)用当地乌僰语讲《大方广佛华严经》,成为云南禅宗的鼻祖(此前云南地区佛教徒多信奉密宗的喇嘛教)。雄辩死后,弟子昆阳人玄坚在筇竹寺住持。延祐三年(1316),元仁宗下旨敕封玄坚为“头和尚”,允许寺庙拥有土地、人口、马匹、商店、当铺及澡堂等,并要求军民官员保护这座寺庙。这道圣旨曾用汉、蒙两文刻在石碑的两面,嵌于大殿进门偏左的墙壁间。
黎广修与五百罗汉
筇竹寺殿宇共四层,逐级上升。“大雄宝殿”除了正中供奉佛像,左右还有泥塑罗汉六排,加上大殿对面两厢“梵音阁”、“天台来阁”的罗汉塑像,共有五百,这就是人们所称道的“筇竹寺五百罗汉”。这些罗汉千姿百态,妙趣横生,既充满大胆的想象和夸张,又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如有的罗汉手比身长数倍,正用手中法宝勾取明月;有的长腿跨海,水仅及膝下;有的左手托腮,右手用耳挖掏耳朵,敛眉眯眼,嘴角上翘,又痛、又痒、又舒服的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至……这些形象,身体比例、肌肉骨骼、服装衣饰大体与常人相等,表情、动作也与常人无异,不仅表现出了人物的外部特征,还表现出了内心世界,个性鲜明,呼之欲出。
筇竹寺五百罗汉的雕塑者是黎广修师徒。据说黎广修是四川合州(今重庆市合川县)人,青壮年时曾在四川新都宝光寺塑罗汉而大显身手,成为四川泥塑高手。后应筇竹寺住持梦佛大和尚之请,来到昆明塑像。为了积累生活形象,他晚饭后常至黑林铺茶馆品茶,见相貌奇特、别具特征者则注目审视,默记于心。细心的观察、丰富的积累使他塑像得心应手,不落俗套。他和五六个助手经历七个寒暑,终于完成五百罗汉的雕塑。民间还流传有黎广修与神塑和尚斗塑的故事:筇竹寺建起后,高光高智哥俩就想找高手塑五百罗汉,可是总无合适的能工巧匠。直到光绪年间,筇竹寺住持长老梦佛和尚才在老家四川峨嵋山请到雕塑高手黎广修。谁知回到昆明时,筇竹寺已来了五台山大名鼎鼎的神塑和尚。于是,两位高手斗塑。先比塑山茶花,再比塑金鱼,皆不分轩轾。最后比塑人,神塑和尚要显本事,抢先塑起来。他叫来个小和尚做样子,要他笑。小和尚从未经过这种场合,笑起来三分像哭,他又要小和尚愁,小和尚也愁不起来。神塑和尚就叫人给小和尚喝醋,酸得小和尚又皱眉头又撮嘴,神塑和尚赶紧照着安眉做鼻,待小和尚愁容消失又赶紧让他再喝。结果把小和尚折腾得晕头转向,没等神塑和尚塑完就提着裤子跑进厕所。轮到黎广修了,他拿起泥巴,“嚓嚓嚓”连塑两个:一个是小和尚喝醋后的苦相,一个是他提着裤子跑厕所的狼狈相,十分活脱。神塑和尚叹服之余,拜黎广修为师。后来,他俩就一起塑五百罗汉了。
筇竹寺里除五百罗汉外,还有不少文物。特别是大雄宝殿前匾联林立。有的气魄阔大,妙语连珠,如:“两手把大地山河捏瘪搓圆撒向空中毫无色相;一口将先天祖气咀来嚼去吞进肚里放出光明。”有的描述寺僧生活,深刻独到,如:“焚香静坐,莫漫说峨嵋旧事,滇海新禅;煨芋留宾,共领略世态炎凉,深山清况。”庑柱前悬有明代书画家担当联:“托钵归来,不为钟鸣鼓响;结斋便去,也知盐尽炭无。”书法俊逸,奔放。这里还悬有黎广修联:“大道无私,玄机妙语传灯录;仙缘有份,胜地同登选佛场。”其中的《传灯录》为宋代和尚道原搜集历代禅宗佛学家语编纂而成的一本书。对联意为,佛道无私,仙缘人人有份,任何人只要懂得玄妙的机锋就可以“顿悟”成佛,来到胜地也可以入选为阿罗汉。
上一篇:煌煌荆楚吟·洞庭湖之旅·君山·二妃断肠处柳毅传书情
下一篇:朗朗齐鲁月·泰山之旅·泰山·五岳独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