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吴越曲·苏州之旅·无锡·文粹宜诗画美食众口传
无锡在几千年发展中,形成了丰富的民间文化,从戏曲到工艺到小吃,无不包含着浓浓的吴地风情。
太湖一枝梅
锡剧,被叶圣陶老人赞为“太湖一枝梅”。它曲调优美,语言朴实,具有浓郁的水乡风情。锡剧原称“无锡滩簧”、“常锡戏文”,发源于无锡县羊尖乡严家桥一带。唱滩簧的多是农村中的四匠,即竹匠、木匠、瓦匠、缝衣匠。演唱时不收钱财,只收实物,当地习俗每到过年、祀神、节场、庙会,都请滩簧艺人参加。艺人吸收一些舞蹈动作,由坐唱变成演唱。最初的演唱是对子戏,传说最早唱对子戏的是一位女艺人朱宝姑娘,因为她爱穿青衣服,也叫青宝姑娘,后来嫁给一位山歌能手金巧,又叫金宝姑娘,她有清亮甜脆的嗓子,能自编自唱。太平天国时期,一个落第秀才白秋荣为滩簧研定了十八个韵脚,整理出十八出对子戏,使每个韵脚都有剧目,对滩簧戏发展影响很大。滩簧渐渐由二人演出到多人演出,添置了布景、道具,逐渐进入城市。近数十年来,挖掘整理了一大批优秀剧目,使锡剧焕发出盎然的生机,成为无锡艺苑的一朵名花。
二泉映月情
提起瞎子阿炳,人们就会想起二泉月下那如泣如诉的琴声。作为一个民间音乐家,华彦钧以“瞎子阿炳”之称走完了他的一生,留下了六支优美的民族器乐曲。阿炳的父亲华清和是无锡三清观偏殿雷尊殿的主持道士。阿炳八岁出家,在雷尊殿西首的“一和山房”住了近四十年。道士替人做斋事,必须会演奏乐器,阿炳的父亲对他进行了悉心的培养。阿炳很快显示出对民族音乐的天赋,他从鼓笛着手,逐步专攻琵琶、二胡。二十二岁那年,其父去世,阿炳也双目失明,在困顿的生活中,他从没有放弃对音乐艺术的追求。他开始白天上街演唱,入夜,穿街走巷,手操二胡,边走边拉,深受市民欢迎。《二泉映月》就是那时创作的。五十年代以后,阿炳的知音、中央音乐学院的杨荫浏教授为他录下了六支曲子,其中《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为二胡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为琵琶曲,阿炳原准备到中央音乐学院任教,可惜疾病过早地夺去了他的生命。这位一生默默无闻的民族音乐家死后得到了人们的敬仰。惠山脚下,二泉之畔,似乎永远流淌着他苍凉清越的琴声,徜佯着他寂寞不平的灵魂。
巧手夺天工
无锡刺绣名锡绣,有相当长的历史。地方志载,明中叶龙仲骥妻余氏创“堆纱绣”,技艺精湛,绣品曾作贡品。四文彩锦绣,俗称戳纱绣,用大折枝花纹样,用挑花绣法,色彩富丽,图案精美。流行于民间的还有挑花绣,刺绣花样有“吉祥如意”、“凤穿牡丹”、“双龙戏珠”等,绣品多是鞋头、花袋片、椅披、镜袄等零星小品。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李佩黻、李韵和妯娌创办“锡山绣工传习会”,是我国最早的民办刺绣传授组织。她们吸取了“露香园顾绣”的技法,开创了锡绣独特的风格。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农工商部以绣工传习会“精制绣品,新法改良”,特授李佩黻一等奖牌。绣工会的作品还在万国博览会上获金牌奖,从此“锡绣”著称于世。当时无锡画家王云轩为绣工会供画稿,他善画人物、花鸟、山水、走兽,在构图设色上都有所创新,使绣工会突破了早期以“文人画”作绣稿的局面。沦陷时期,锡绣荡然无存,近数十年经过挖掘、整理、创新,重又发展起来。
人物无今古
“人物无今古,须臾出手中。衣冠千代异,肝胆一般同。创化眼前妙,流传域外通。集中人八百,童叟献神工。”这是诗人郭沫若参观惠山泥人后口占的一首诗,诗中洋溢着对惠山泥人这一古老的无锡民间艺术的赞美之情。
惠山一带有上好的粘土,被称为“磁泥”,质地细腻,可塑性强,适合泥塑之用。早期惠山泥人的代表作是“大阿福”,形体丰盈,憨态可掬,怀抱异兽,赤足盘膝,给人一种健康、幸福、充满希望的感受。艺人将它视为惠山泥人的起源。相传古惠山林木参天,有一对猛兽时常下山伤害人畜。后来有一家生了一对双胞胎,一男一女,取名阿福。说来奇怪,那猛兽见了阿福,犹如见了主人,俯首贴耳,温驯异常,于是家家都依照男女阿福相貌捏塑成像以辟邪。早期的惠山泥人,是农民在农闲时的副业,只有一些小猫小狗小鸡一类的儿童玩具。到了清代,泥人技艺已达到很高的水平,艺人制作彩绘脸谱和成套的戏文,如蟠桃会、野猪林等,造型活泼逼真,曾经作为贡品送入宫廷。最早的关于惠山泥人的记述,见于明末散文家张岱的《陶庵梦忆》:“无锡去县北五里为锡山,……店精雅,卖泉酒、水坛、花缸、宜兴罐、风炉、盆玩、泥人之类……”
一堆无生命的泥土,经过捶泥、打稿、捏塑、制模、翻模、泥胚、整修、上粉、上色、开相和上油等十几道工序,便成为栩栩如生的艺术品。寓雅致于粗朴,寓热情于活泼,惠山泥人伴着迷人的传说,展现着它独特的艺术魅力。
梁溪风味好
无锡小吃,以王记馄饨、小笼包子、肉骨头、清水油面筋闻名于世。
鲜肉馄饨和小笼包子,是无锡的姐妹名点,一碗馄饨,数只小笼包,每每使人兴致倍增,回味无穷。无锡的老字号馄饨店当数创建于1913年的王兴记。他们选料精,制作细,火候准,包好的馄饨犹如一只只银元宝,熟后皮薄而有韧性,味道鲜美无比。小笼包子同王记馄饨一样,早就闻名遐迩。相传光绪初年,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大白,杨乃武从京城高兴而归,途经无锡崇安寺,进店品尝小笼包子,大为赞赏,吃了又添,添了又吃,吃后又带,一路拜访亲友,均以小笼包子相赠,从此小笼包子名闻江浙。小笼包子以紧酵发面作皮,以净猪腿肉和猪皮冻作馅心,每两四个,收口花纹十六个,用小笼蒸熟,每笼十只。重阳时节,菊妍蟹肥,把蟹粉加入馅心,更是别具风味。
无锡肉骨头,亦称无锡排骨,它的特点是油而不腻,咸中带甜,酥香鲜美。据说这还是济公点化而成的呢。宋朝时,济公云游来到无锡,跑遍九龙十三泉,已到黄昏,腹中饥饿,见路边一家肉店在煮肉,香气四溢,就向老板讨肉吃,老板捞了一块给他,不料济公食欲大振,一口气吃光了整锅肉。老板说:“肉都被你吃光了,我明天卖什么?”济公说卖骨头,于是对老板面授机宜,随手从破蒲扇上扯下几根茎,叫老板放在骨头里一起烧,老板如法炮制,肉骨头异香扑鼻,第二天顾客争相购买,无锡肉骨头从此闻名各地。无锡肉骨头先后有“老三珍”、“陆稿荐”、“老陆稿荐”、“真正陆稿荐”、“三凤桥”等牌号,名噪沪宁。
清水油面筋也有一番来历。相传古代康庄王女儿喜欢用麦粉浆洗衣服。有一次她发现浆过的衣服上有一丝丝韧性的东西,就命使女在浆洗之前,先将麦粉中的韧丝揉掉。使女们觉得弃之可惜,就煮而食之,没想到其味甚佳。后经过精心加工,献于庄王之女,她食之大快并贡于庄王,庄王亦颇欣赏,于是水面筋名传四方。清乾隆年间,无锡寺庙极多,庙会盛行,一些寺庙和饭馆为了迎合顾客,精心制作素斋,油面筋就是那时创制出来的。无锡油面筋外观金光铮亮,圆满丰腴,久烧不烂,吃在嘴里软熟可口,与荤菜素菜搭配,可以烧成几十种佳肴。
上一篇:眷眷中州情·豫北之旅·济源·文化之山
下一篇:朗朗齐鲁月·泰山之旅·大汶口遗址·新石器时代的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