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荆楚吟·南岳之旅·衡山·远祖踪迹
地质学的考察表明,寒武纪以前衡山所在地区是一个指状海湾。后经多年地台活化和火成岩活动,至老第三纪末叶(约三百万年前)在雷霆万钧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影响下,衡山便突兀而起。然而,在古老的民间传说中,衡山却是由盘古的左臂化成的。
盘古左臂化衡山
盘古是传说中的人类始祖。《艺文类聚》卷一引《三五历纪》:“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清马 《绎史》卷一引《五运历年纪》:“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关于盘古五体如何化为五岳,民间有更为具体生动的传说。相传当年黄帝曾问起衡山的来历,祝融答道:盘古死时头东脚西地躺在中原大地上。头部高高隆起,成了巍峨高耸的东岳泰山;脚趾直伸指天,成了奇敛挺拔的西岳华山;腹部向上鼓起,成了势如卧龙的中岳嵩山,右臂卷曲,成了连绵横亘的北岳恒山;左臂斜张,成了重峦叠嶂的南岳衡山。
神农殉职降真峰
传说中的神农即炎帝。他不仅是农业之始祖,而且为医药之祖。《淮南子·修务训》云: “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晋干宝《搜神记》卷一云:“神农以赭鞭鞭百草,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臭味所主,以播百谷。”
相传神农带着大臣赤骥和女儿女娃来到衡山之前,已含辛茹苦外出两年。在此期间尝过几百种药物,包括蝎子、蜈蚣、蛇和许多毒草。数次中毒均找到了解救之药。这年春天到衡山,吃了一种线虫(一说百足虫),中毒太深,加之年老体迈,又长时间跋涉劳累,便一命呜呼。正在赤骥、女娃恸哭之际,天上忽飘来一朵祥云。原来是元始真君为女娃哭声所感动而特来救助。他向神农身上喷了一口水后,对女娃说:神农肉体可保住九十九天不腐,这期间若得到东海龙宫庭院的还魂草,即可起死回生。女娃历经千辛万苦,奔波四十八天赶到东海边,喉咙喊出血来方见到龙王。但龙王不仅不给还魂草,还命人将女娃淹死。女娃死后变成白嘴红爪、头有花纹的精卫鸟,飞到西山,决心用树枝填平东海,把龙王干死。东海难平,精卫即始终不止。九十九天过去了,神农尸体腐烂,葬于衡山东南的酃县。赤骥把几年考察的成果整理成《神农本草》,成为中国最古老的医药志。神农遇难、元始真君降临的这个山峰,以后便被唤作“降真峰”。人们说,至今还可以看到山顶上有祥云在飘绕呢。
湖南酃县炎帝陵
对于这个传说中神农中毒身亡的真实性,后人曾有怀疑。如明周游《开辟衍绎》第十八回王子承“释疑”云:“后世传言神农乃玲珑玉体,能见其肺肝五脏,此实事也。……但传炎帝尝诸药,中毒者能解,至尝百足虫入腹,一足成一虫,遂致千变万化,炎帝不能解其毒而致死,万无是理,此讹传耳。”其实,传说即是传而说之,不必拘泥。
在酃县城西南有炎帝陵,传说炎帝“崩葬”于此。
祝融荣任南岳神
关于祝融,古籍中有许多记载。有说他为炎帝之裔(《山海经·海内经》);有说他为黄帝之裔(《海内经》、《大荒西经》);有说他为传说中“以火施化”的“赤帝”(罗泌:《路史》);有说他为黄帝六相之一,因“祝融辨乎南方,故使为司徒”(《管子·五行篇》);亦有说他名重黎,“为帝喾高辛氏火正(即火官),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有说共工与祝融战,不胜而怒触不周山……从以上诸说看,传说中的祝融并非一人,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与“火”,与南方有关。南岳地区有关传说也不例外。
一说云,在天地才开辟不久的时代,天地间相隔不远,且有路可通。高阳氏继黄帝以后掌管天地事务。他把天上的事情交给了自己的大儿子重掌管,把地上的事情交给了二儿子黎掌管。重和黎皆德才双全。重把天上的火种送给黎,让弟弟教人熟食照明,黎则教人用火烤猪羊祭天。为此,高阳氏很满意,就封重为祝神,黎为融神,前者取伟大之意,后者取光明之意。因重、黎合作亲密,后人便将二人视同一人,凡名“重黎”,神号“祝融”。后共工氏造反,重、黎在平叛中立下赫赫战功。不久高阳氏殁,继位的高辛氏因惧怕重、黎威望而找借口杀之。为安抚人心,他将重、黎的封号同时封给了他们的弟弟吴回,但收回了管天上事务的权利,只让管人间火种。吴回忠厚憨直,受封后就老老实实地在南岳做起他的火神爷来了。
另一说云,黎为一个氏族首领的儿子,因发明石头取火的方法而被黄帝封为火正官,并获“祝融”的封号。后蚩尤入侵中原,祝融献计用火攻而使黄帝大获全胜。班师回朝途经云梦泽时,黄帝又问及许多有关南方事务,祝融对答如流。队伍驻扎衡山,在众人踏着黄帝自编“咸池之乐”的拍子,和黄帝的妃子嫘祖一起起舞欢庆胜利之时,黄帝封祝融镇守南方。从此祝融就留住衡山,以火施化,为民造福,被百姓尊为“赤帝”。不久,共工因争帝位而怒触不周山。一时间,“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在此危急之时,祝融以身柱天。故后人有诗云:“地涌一峰秀,高撑南楚天。”祝融在南岳活到一百多岁才死去。百姓为纪念他,将他生前居住的衡山主峰叫做祝融峰,将埋葬他的山峰称为赤帝峰,并在祝融峰顶修建了祝融殿。
青山犹忆尧舜禹
历史进入原始公社后期,华夏出了三位著名的贤君尧、舜、禹。
相传尧帝勤于政事,曾南巡到衡山狩猎、祭祀。舜继位后,南巡更勤。因见南岳风景秀丽,曾将丹邱国进献的玛瑙瓮移置南岳紫盖峰顶,并设宝露坛。据说此瓮可容八斗,以应验八方。舜每次南巡即在宝露坛上向八方部落首领赏赐露泉,以使普天下都得到他的恩泽。后来此瓮随舜又迁至零陵。汉时东方朔曾作《宝瓮铭》以志其事。以后便不知去向。今衡山紫盖峰上犹有宝露坛遗址。安上峰一带亦有舜庙、舜洞、舜柏、舜井、舜溪、舜樟等古迹。
禹和衡山关系更密切。相传舜时神州洪水泛滥,舜命鲧治水。鲧劳而无功被处以极刑。舜得知鲧之子禹有才干,便授命其接替父职。禹接到任务后,起初仍用父亲的堵塞方法,结果仍无成效。一次,他偶然从先贤经典《皇帝中经》中得知,“在南岳衡山峰顶上,有金简玉书,内有治水之策”。于是,他不辞辛劳来到南岳,登上一座山峰,杀了一匹白马祭告天地,祈求赐书。这座山头便因此得名“白马峰”、“杀马冲”。他的虔诚感动了天地。一位自称“玄夷苍水使者”的异人于他梦中授以求书之法。他遵嘱于庚子日前三天爬上南天门,在皇帝岩下一石洞中斋戒三天。然后登上皇帝岩上面的山峰。果见峰顶有块巨石,石上长有一株红光艳艳的珊瑚状大赤芝。掀开巨石,一本金简为页、青玉为字的宝书赫然在目!禹细读金简玉书,得疏导洪水之法,于是“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因其功成,舜禅位于他。人们念其功绩,将其求得宝书之山名曰“金简峰”,将峰顶那块长有芙灵芝的镇书之石唤作“大禹岩”、“光明台”、“圣灯岩”,将鞭蓉峰大禹扎营安寨处称为“禹王城”,并在岣嵝峰上建禹王庙,竖禹王碑,碑上用蝌蚪文铭记大禹治水业绩。因碑上蝌蚪文难以辨认,后世为此打了不少笔墨官司。
另外,据说禹在求书期间,还在祝融峰前种了一棵梨树,在山下建了遥祭舜帝的冷清宫。
上一篇:浩浩燕赵歌·邯郸之旅·邯郸·赵都风云
下一篇:煌煌荆楚吟·黄山之旅·九华山·道学诗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