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荆楚吟·鄂西之旅·武当山·道家一统天下
武当山,古称“碜上山”,又名太和山,地处鄂西北丹江口市境内,方圆400公里。它兼有五岳之雄、险、奇、幽、秀的综合优势,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十一洞、三潭、九泉等景观,构成了武当山美不胜收的天然图画。因此,有“第一山”之誉。至今,宋书法家米芾题刻的“第一山”巨碑,仍然耸立在“元和观”前。明代徐霞客盛赞为:“气吞泰华银河近,势压岷峨玉垒高。”
“五里一庵十里宫”
武当山是我国唯一的一座纯粹的道教名山。历代著名道家,如周之尹喜、汉之阴长生、晋之谢允、唐之吕纯阳、五代之陈抟、宋之寂然子、元之张守清、明之张三丰等均曾在此修炼。这里还是闻名于世的武当拳之发祥地。唐代贞观年间,均州守姚简在灵应峰创建五龙祠,推行道教。宋元以来,增修扩建,道教寺观逐渐增多,遂成道教胜地。至今尚存天乙真庆宫石殿、古铜殿、琼台石殿等。
明时,永乐皇帝朱棣以君权神授加封武当山为“太岳太和山”,意为五岳之冠。于永乐十一年(1413),命工部侍郎郭琎、隆平侯张信、驸马都尉沐昕等,役使三十多万人,用时近十年,建成净乐宫、迎恩宫、玉虚宫、遇真宫、紫霄宫、南岩宫、五龙宫、太和宫,以及复真观、元和观等三十三个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建筑面积达160多万平方米。其规模之宏大,构思之巧妙,雕刻之细腻,技艺之精湛,风格之独特,为世所罕见。特别是所有建筑的布局设计均巧妙利用峰峦岩涧和奇峭幽壑,每个建筑单元都嵌在峰、峦、坡、坨、崖、涧之间,规格的大小、间距的疏密,恰如其分,给人以庄严威武和玄妙神奇之感。明嘉靖皇帝迷信道教,再加扩建维修,规模愈加宏大完善。明代诗人洪翼圣诗云:“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楼台隐映金银气,林柚回环画境中。”概括了武当山建筑的规模和气势。
真武修仙
武当山道教,敬奉“玄武君”。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因避讳,始改“玄武”为“真武”,时尊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简称真武帝君。据说,武当山即由“非真武不足以当之”而得名。
道教经籍上说,真武帝君本是古代净乐国王的太子,可他无意于王位,一心想成仙升天。国王、皇后百般劝阻无效。玉清圣祖紫元君变成一紫衣道人,指点真武越过大海到武当山修道。武当山上的建筑和地名多是附会真武修仙的经历而成。例如武当山展旗峰山腰碧霄宫后的太子岩,是一个天然的略加开拓的洞室,正中有元初年建造的小型石殿,内供真武帝君童年塑像,面容丰润,神态飘逸。侧有至元二十七年(1290)所刻太子崖石额一方;天柱峰东北则有太子坡,上建复真观,传说太子入山之初,曾在此留住。观前五层高楼,用一根大柱支撑十二条梁枋,是建筑学上“一柱十二梁”之杰作。左面石磴通一座小巧的高阁,供太子童年像。
湖北武当山金顶
相传真武飘洋过海来到武当山时才十五岁,其母善胜皇后舍不得儿子,一直跟随追赶到武当山山坡上。眼看太子在对面,就大喊:“儿呀,快转来!”连喊十八声;下了十八步,太子在对面连应十八声,却连上了十八步。此处即是现在的“太子坡”和“上、下十八盘”。
善胜皇后终于追上并抓住了儿子的衣角。太子拔剑割下衣角,皇后落空松开手,衣角飞落汉江上游的江水中,变成了“大袍山”和“小袍山”。皇后仍紧追不舍,太子举宝剑朝身后大山猛一劈,高山立分两半,中间出现一条“剑河”,将母子分隔两岸。皇后见再也追不上儿子,泪如雨下,竟把地冲了个大坑,于是,就有了“滴泪池”。
上武当山不易,修炼成仙更难。真武潜心静坐,一晃十年,也未悟出道法,只觉寂寞孤独,还常挨饿受冻,不由得灰心丧气,想下山还俗。走到山腰一水井旁,见一白发老妇手握铁杵吃力地磨砺,以至气喘吁吁,汗流满面。真武不解,上前询问。老妇答道:“磨成绣衣针。”真武更觉奇怪,铁杵磨针,何年才成?老妇笑着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真武顿悟,折回深山继续修炼。这个老妇,传说是道教玉虚圣祖紫玄君所变。现在的“磨针井”,是座纤巧玲珑、布局紧凑的小型道院,距玉虚宫不远。大殿内,老妪磨针的一组精细雕塑犹存。殿前立有两根水桶粗铁杵,乌黑发亮,象征当年老妇所磨之杵。
道教传说真武感悟后,复回山中,住在南岩修炼,从早到晚,静心端坐。鸟儿在他头上做窝、生蛋、孵化,他也不动一下;身边的荆棘穿透脚板,又从胸口长出,他依然聚精会神修道。他常年不吃,肠胃闹腾,他就把肠胃掏出来。真武整整修炼四十二年,得道成仙,终成正果。如今三十六岩中最美的南岩悬崖绝壁上有用完整岩石凿成的石殿。石殿内“天子卧龙床”组雕、“三清”塑像,生动逼真,尤其是环立在殿内的五百尊铁铸灵官,更栩栩如生。石殿的右下面崛起一峰,上面有梳妆台和飞升台的遗址,与峭壁上建筑相互呼应。相传真武就从这里成仙升天。
金殿真武像与永乐皇帝
建筑在武当山海拔1600多米的天柱峰顶的金殿,又称金顶,是武当山古建筑之精华,可谓举世无双。它建成于明朝永乐十四年(1416),是一座铜铸台阁式四坡重檐宫殿,高5.5米,宽5.8米,进深4.2米。瓦楞、檩椽、檐牙、窗棂、门楣、门槛、大门,全系铜铸构件铆榫拼焊而成,外鎏赤金,金碧辉煌,光耀数十里。房脊和大吻上,铸有很多奇兽,栩栩如生。殿内正方有真武大帝鎏金铜像,着袍衬铠,披发跣足,正襟危坐,面庞圆胖,丰姿魁伟,重达10吨。侧侍金童捧文簿,玉女托宝印,拘谨恭顺,娴雅俊逸。
说起这尊真武像,还有一段传说。明朝初年,燕王朱棣起兵夺了侄儿皇位,称永乐皇帝。皇亲贵族心里不服,但又不敢明里反对。他们大都信奉道教,便祈祷真武大帝惩治永乐皇帝。而永乐皇帝为征服人心,决定在武当山大兴土木,编造了“真武保佑”的神话。
据说在武当山大兴土木之时,他特别关注真武大帝神像的塑造。工匠们没人见过神仙,把真武神塑成美男子。可永乐皇帝总不满意,为此惩治了不少工匠。后永乐帝又召来一位姬姓工匠。一天,他正洗澡时,姬师傅前来问真武帝塑成何样。永乐帝欲言又止,让姬师傅抬头。这时姬师傅一下明白了皇帝的意思。于是,他就按永乐皇帝出浴时披头散发、打着赤脚的样子,铸造了金殿的那尊真武铜像。永乐皇帝看后,连声夸好,并剪下自己的一撮胡子,安到神像下巴上。
金殿中的宝座、香案、蜡台、磬、钵等都为铜质金饰,图案花纹优美精细。而且殿中神像和供桌、香案等,都与金殿焊成一整体,总重约81万斤。
殿内藻井上,悬挂一颗鎏金明珠,人称“避风仙珠”,传说此宝珠能镇住山风不吹进殿内,以保证殿内神灯长明不灭。
金殿屹立云表,有许多奇景。如每年春天会有遮天蔽日的飞虫飘到金顶,落地而死,在地上积起1尺多高,叫“飞蚁来朝”。雷电大作时,雷火在金殿周围燃起团团火苗,金殿却不受损伤,是“雷火炼殿”。雨后日出时,天幕上有时折射出金殿倒影,谓“金殿倒影”。雨过天晴正午时分,金殿在日照下,会有光柱冲天而起,为“祖师映光”。还有“崔不漫殿”、“平地惊雷”等。这些奇观异象均源于金殿特殊的质地构造与天柱峰顶的特殊自然条件。
这座金殿历经五百多年风雪雷电的侵袭,依然崭新如初,灿烂夺目,巍然屹立在天柱峰顶,实在是我国冶炼铸造史上的奇迹。
上一篇:煌煌荆楚吟·黄山之旅·九华山·道学诗仙
下一篇:蒙蒙巴蜀雨·峨眉山之旅·峨眉山·道家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