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荆楚吟·黄山之旅·黄山·黄山与黄山画派
黄山是一个艺术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的泉源,对于绘画尤其如此。
日本绘画大师东山魁夷说:“只有看到中国的黄山,才能理解中国画”。当代中国美学家王朝闻也说:“你想画中国画吗?你想研究中国画吗?那么你就去黄山,没到过黄山的,是不可能成为国画家的。”何以如此呢?
不解之缘
黄山雄奇秀丽,兼备五岳之长,聚集众山之妙。前人称它“幽深怪险、巉刻妙丽”、“玲珑窈窕,峭拔诡异”、“绝巘危崖,怪松悬结”,以至于“黄山之胜,甲于宇内”。如此的山景,自然会激发出画家无穷的创作灵感。加之中国山水画讲究“大兼小”或“小兼大”笔法,黄山为此提供了众多的范例。前者如“鳌鱼吃螺蛳”、“鳌鱼驮金龟”;后者如桃花溪、五龙潭一带的溪涧中,以一片小巧玲珑、纷然杂陈的乱石为背景,突兀出一块庞然巨石,一大一小,两相衬托,别具韵致。山水画常常以松、石、云、瀑入画,而黄山恰恰正是“奇松、怪石、云海”的集大成者;再加上随处可见的飞瀑流泉,更使山景动静相生,虚实有致。难怪有人要说黄山本身就是一幅天然山水画的绝妙范本。
所以,早在宋代,黄山就成为画家的一大题材,明末清初的黄山画派则创造了这个领域最辉煌的成就。
黄山画派的主要成员,是一批明末遗民。他们对“反清复明”不再抱任何幻想,淡于功名,甘于寂寞,“不求闻达,一室之外,山水而已”(查士标语)。他们以绘画解忧抒愤,追寻高山流水、奇峰妙谷。黄山的傲世奇松、峥嵘怪石、潇洒云海、奔腾山泉、擎天奇峰,恰恰可以传达出他们超脱的情怀,显示出他们的风骨、气质。在绘画方面,他们提倡抒写性灵,讲究气韵超逸,充分体现了十七世纪下半叶的时代革新精神。他们师法自然,正确理解和处理了绘画艺术源与流的关系,终于形成了有别于新安画派的黄山画派。“新安”是指一批徽州画家互为影响所形成的一个画派,而“黄山”是由黄山的外形和内容所感染,经过笔墨锻炼,抽象出来的山水画典型。
黄山画派,人才辈出,巨匠林立,在我国山水画发展史上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像与石涛并称为“三巨子”的梅瞿山、渐江,都对黄山画派的产生,作出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三巨子”虽同属一个流派,却都有鲜明的个性和艺术风格。有人评价说,石涛得黄山之灵,梅瞿山得黄山之形,渐江得黄山之质。和石涛、渐江并称为“三高僧”的石溪,虽是“金陵画派”,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精彩的黄山画卷。清代除雪庄禅师外,还有不少画家以黄山为创作对象,如郑雪、吴廷羽、陈渭等人。近代艺术大师黄宾虹、汪采白、张大千、刘海粟等皆有黄山佳作传世。汪采白的黄山作品,还在巴黎国际艺展会获一等奖。现在,黄山更是山水画家云集之地,每年都有许多画家来黄山体验生活,从事创作,为黄山画派增添新的风采!
“大江以南第一人”石涛
被后人称为黄山画派“三巨子”之一的石涛,是黄山画派奠基人之一。石涛(1640—?),广西全州人,俗姓朱,名若极,明宗藩后裔。明亡后,随兄出家为僧,法号“原济”,又号“苦瓜和尚”。康熙六年(1667),与兄经宣城来黄山览胜,之后,多次上黄山,他自己说:“搜尽奇峰打草稿”;“黄山是我师,我是黄山友”。石涛师法黄山,采用“截取”法,既抒发胸怀又创新造化。他的山水画,不是简单的松、云、石,而是一幅天造地设的伟大自然。他的传世精品《黄山八胜图》以及《黄山前后海图》长卷,笔墨恣肆酣畅,意境苍莽新颖,构图富于变化。石涛不仅描画黄山,而且写诗吟咏黄山,他的诗画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极境,他的《前海观莲花峰》诗写道:“海风吹白练,万里涌青莲。壁立不知顶,崔嵬势接天。云开峰坠地,岛阔树相连。坐久忘归去,萝衣上紫烟。”号称清初“四王”之一的著名画家王原祁称赞说:“大江以南,当推石涛为第一。”
雪庄禅师与皮篷
从云谷寺到北海道旁,有人形的巧石“仙人指路”,顺着它指示的方向西行约1里,便是皮篷。皮篷古名叫“兜率宫”、“散花坞”,由于雪庄禅师的缘故,改称“皮篷”。
雪庄禅师,明末清初淮阴人,酷爱绘画。他不远千里来到黄山,立即爱上这个佳处,他砍树造屋,在此居住了三十年。他的屋顶是用树皮盖的,人称皮篷。初来时,雪庄禅师生活清苦,师兄来看他,雪庄只好请师兄吃野菜,师兄走时,雪庄写了一首诗相赠:“怪怪奇奇真似假,空空色色是耶非。师兄莫笑空来去,也带白云两袖归。”雪庄苦心作画,从不间断。隆冬的一天,他看见几十个猴子抱成一团,在雪坡上滚动,以此取暖。雪庄立即动笔画了幅猿球滚雪图。后来,雪庄被招进京作画,不足一月,又回到黄山。雪庄禅师经过努力,终于作黄山图四十二帧,绘出一百二十种山中奇花,后人替他编了两册《山花谱》传世。雪庄禅师死后葬在皮篷,后人修塔纪念他。今仅存遗址。
“黄山山中人”黄宾虹
黄宾虹(1865-1955),安徽歙县人,名质,字朴存,中年更字宾虹,晚年自署“黄山山中人”。黄宾虹十岁开始随父学画,十五六岁时,他偶然见到石涛的《黄山图》,爱不释手,想借回临摹,无奈主人不肯,宾虹渴想成梦,醒来后便默写临画梦中之画。十九岁时,黄宾虹首游黄山,被黄山胜境深深打动。他一生九上黄山,八十四岁那年,还因为“老且病,不能拔身归黄山为恨”(见《黄宾虹先生年谱初稿》)。黄宾虹一方面继承了黄山画派师法自然的传统,同时又博采众家所长,融汇贯通,自成特色。有人曾说:渐江以用笔著称,石涛以用墨见长,而黄宾虹的作品功力独到,既擅长用笔,又擅长用墨。黄宾虹晚年,画风从恬淡清雅变为浑厚凝重,他的《黄山纪游册》、《黄海松涛十二图》、《黄山松谷图》等,都是超越前人的艺术珍品。此外,黄宾虹还对画论画史有深刻研究,编有《黄山画家源流考》一书。他在绘画实践上和学术研究上,都把黄山画推到了又一个新的高度。
上一篇:蒙蒙巴蜀雨·峨眉山之旅·峨眉山·高人遗风
下一篇:悠悠吴越曲·苏州之旅·常州·齐梁文彩宋明风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