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吴越曲·南京之旅·栖霞山·“金陵第一明秀山”
栖霞山,位于南京城东北22公里处,滨临长江,青峰逶迤。山大致可分为三峰:东峰形似卧龙,名龙山;西峰状若伏虎,名虎山;主峰中峰在两山之间,连带左右,如同一只欲飞的凤凰,称凤翔峰。此外,栖霞山还有“伞山”(山形像一把张开的伞)、“虎窟山”(以前常见猛虎出入)等古称。南朝时,因山中盛产“滋润摄生”的名贵药草,被称为“摄山”。齐代,因明僧绍在此建“栖霞精舍”,山因寺而名。
“春牛首,秋栖霞”
栖霞山以秀为特色,尤以秋景最美,明时就有“春牛首,秋栖霞”之说。山上林深谷幽,郁郁葱葱。春时,花开满山,莺啼空谷,丛丛映山红、杜鹃花等奇花异卉,把山野打扮得分外妖娆;秋季,枫叶红遍,层林尽染,远远望去,如火燃,如霞涌,映红半边天。孔尚任在《桃花扇》里有“放目苍崖万丈,拂头红叶千枝”的描写。清乾隆皇帝南巡到此游憩,作诗将栖霞山誉为“金陵第一明秀山”“第一金陵明秀山,所欣初遇足空前。画屏云庵紫峰阁,乳窦春淙白鹿泉。梵业镌碑当隋代,净因舍宅同商贤。更谁凿壁名纱帽,只恐平原意未新。”这首诗现存于栖霞寺的多宝阁。
乾隆皇帝还在山上建造栖霞行宫,南巡时驻跸于此。据史籍记载,行宫的周围还有春雨山房、太古堂、话夕亭、夕佳楼等建筑,均已毁于兵火。行宫故址不远的山崖之侧有一块比较平坦的空地,系“白鹿泉”故址。相传一年山中水竭,山民追逐一只白鹿来到此处,忽见泉水,因名白鹿泉。乾隆时,曾挖石疏导,使泉水涓涓流出。现泉水已涸。前行数十米,路侧一黑色石灰岩石壁间嵌有一条黑色燧石,长1.2米,宽6厘米,形如宝剑,称“青锋剑”。相传当年乾隆皇帝驻跸栖霞行宫时,一天出来散步,到此处略感疲倦,便解下随身所带的青锋剑挂在岩壁上,倚岩闭目小憩。惊醒后一看,青锋剑化成石剑。
隐士捐梵宇
栖霞寺坐落在凤翔峰西麓林中,龙山、虎山拱而抱之,玉龙河萦绕其前,龙墙围护,殿阁高耸,朴实幽雅。山门门楣之上,镶嵌“栖霞古寺”四个镏金大字。寺右一古松,苍劲青翠,相传为梁武帝萧衍手植,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寺左一亭,精致玲珑,为纪念栖霞寺创建者明征君僧绍而建。亭内竖一石碑,即“明征君碑”,高2米多。碑文为唐高宗李治所撰,书法家高正臣所书,通篇用行书体,飘逸潇洒。碑的背面,镌有斗大的“栖霞”二字,传为李治亲笔。碑文记载了明僧绍的生平事迹。
明僧绍,字征君,平原(在今山东省内)人,出身名门望族。因不满当时朝政,皇帝几番征聘他为记室参军、国子博士,他都“称疾不就”,隐居起来,世人称其“征君”、“隐君”。齐建元年间(479—482),他在摄山伐木结庐。有一自黄龙来此讲经的法度禅师与明僧绍交往甚密,后来明僧绍就将自己的后院宅第捐献给佛门,于永明元年(483)“邻岩构宇,别起梵居,耸峤飞柯,含风吐雾,栖霞之寺由此。”当时,称“栖霞精舍”。后僧朗法师自辽东来此阐三论之学,僧诠、法朗诸师继之,奠定了栖霞寺的名声基础。唐高祖时,改名功德寺,增置梵宇四十九所,“楼阁延袤,宫室壮丽”,与山东临清灵岩寺、湖北荆州玉泉寺、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并称为“天下四大丛林”。其时,明僧绍的后代明崇俨以擅长“方外之术”(巫术)而受到唐高宗李治、皇后武则天的宠信,官至正谏大夫,并特令入阁供奉。明崇俨为了标榜自己出身“术士”世家,提出为五世祖明僧绍树碑立传,唐高宗不但同意,而且亲自撰写碑文,这就是明征君碑的由来。明洪武二十五年,改为栖霞禅寺。清咸丰年间,寺毁于兵火。光绪三十八年(1908),寺僧宗仰重建。十年动乱中遭劫,1979年重修。
进得山门,迎面即弥勒殿,正中有一尊弥勒佛袒腹大笑的坐像,两侧有楹联曰:“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穿过弥勒殿,由正中步上台阶,即到宏伟的毗卢宝殿。所供毗卢遮那佛像连须弥座高达8.6米,金碧辉煌,庄严端重。两侧侍立着梵天、帝释两天王以及二十尊诸天像。殿后塑站在鳌头上的南海观世音菩萨像,左右为善财和龙女,背后是众多的大小菩萨,为观音三十二应化身。大殿后有藏经楼,正中佛龛供奉一尊释迦牟尼玉佛,为缅甸僧人所赠。楼下法堂布置不少书画、楹联,其中有1979年重修栖霞寺时赵朴初题的一副楹联:“创业溯南朝想当年花雨六时朗公讲席弘三论;分身还故国喜此日海天一色鉴师行踪重千秋。”概括栖霞寺的历史渊源。下联指唐代高僧鉴真事。据《唐大和尚东征传》载,唐天宝七年(748)鉴真第五次东渡日本时,因迷航船漂至海南岛,后登陆北返,于天宝十年(751)抵江宁,先住瓦官寺,后应其弟子灵祐之邀到栖霞寺住了三天。现寺内“渡海大师堂”还供奉着1963年日本文化代表团访问南京时赠送的一尊鉴真塑像。
石匠镌千佛
从藏经楼右侧后门出来,便是千佛岩。千佛岩的开凿较大同云冈迟三十一年,比洛阳龙门早十七年。当初明僧绍创栖霞精舍时,就欲于此造佛像,未果。明僧绍死后,他的第二个儿子、临沂令明仲璋偕同法度于南齐永明二年(484)在西峰(虎山)石壁上开凿无量寿佛。佛像身高3.15丈,连座高4丈,其旁为观音、势至二菩萨,像高3.3丈。此后,众贵族纷纷仿效,自永明二年至梁天监十年(511)二十八年间,齐文惠太子、豫章文献王、竟陵文宣王、始安王遥光、梁临川靖惠王萧宏等先后组织凿像,或三、四尊一龛,或五、六尊一龛,大至数丈,小仅尺许,远望如蜂房鸽舍。明隆庆年间(1567—1572)以后,又兴起在此雕凿佛像,费用多由太监资助。至今,整个千佛岩共有大小佛龛三百四十九个,大小造像五百一十五尊。诸佛造像千姿百态,或端庄,或慈祥,或憨笑,或虔诚。据古籍记载,当年千佛岩的石雕造像雕琢精致,造型生动,艺术水平是很高的。但因为造像雕凿在质地比较粗糙的长石砂岩上,又经风吹雨淋,千百年来,已经凋敝不堪,破损不少。
无量殿左侧,还有一石匠殿,高2米,龛中雕一持凿镌刻的石匠。传说,他是一位手艺很好的石匠,接受了镌刻千佛岩石佛的任务。在凿最后一尊佛像时,老天好像有意为难,锤轻石头不动,锤重石块崩裂,老是凿不好。眼看限期已到,老石匠一急之下,纵身跳进龛里,成了一尊“石公佛”。其实,石匠殿为后人纪念明代石匠王寿而凿。据《重修栖霞寺记》载,王寿是栖霞山有名的凿佛匠人,从万历二十八年(1600)至三十四年(1606),他跟许多石匠一道在千佛岩镌刻佛像。他不仅设计出不少新的佛龛造像,还修补刻凿了一些受损的旧石龛石佛。他工作认真,技艺高超,赢得僧俗的爱戴。
千佛岩前,还建有精美的石雕舍利塔一座。石塔高18.04米,共七级八面。第一层八面刻有“释迦本行”故事(释迦牟尼出家修道),结构严谨,形象生动,情态逼真,具有中国绘画艺术的传统风格。第二层的八面刻有天王像、释迦像、石门等,雕小佛像共六十四尊。一般人认为,石塔为隋代所建,南唐时重修,现存舍利塔为民国初年重修。
二徐“螺篆”与侯李情根
舍利塔右侧佛龛的岩上,有南唐著名文人徐铉、徐锴兄弟的题名。二人曾各自注解《说文解字》。在他们的题名后,还有亦治《说文》的近代著名学者黄侃的题名。二徐的题名曾被岩藓掩盖,明嘉靖中发现。明人盛时泰的《栖霞小志》载:“嘉靖中,予与云谷、嵩山二师散步于千佛岩上下,叹昔人题名近多磨灭,每以沈传师与二徐之笔迹不可复见为憾。一日忽见萝根下隐隐见画如‘徐’字者,及剔藓视之,则徐铉、徐锴二名并列,笔势有古人螺篆之法,非鼎臣(徐铉字)、楚金(徐锴字)不能书也。”
栖霞山还与清初孔尚任创作《桃花扇》之事联系在一起。山上白乳泉前原有白云庵,曾在南明弘光王朝做过官的道士张瑶星当年居此。1688年,孔尚任来此拜访,“数语发精微,所得已不浅”,了解了许多南明史料,为《桃花扇》的写作充实了不少素材。桃花涧附近原有葆贞观,为当年秦淮名妓李香君舍身为尼的地方。最后,孔尚任以栖霞山撕扇归结《桃花扇》全剧:清兵攻陷南京后,侯、李两人在此相遇,百感交集,被道士张瑶星一声断喝:“呵呸!两个痴虫,你看国在哪里?家在哪里?君在哪里?父在哪里?偏是这点花月情根割他不断么?”李香君顿生羞愧,断情入道,跟卞玉京一起入葆贞观为尼。“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吹风衣”,后人于此颇有感慨。
上一篇:悠悠吴越曲·杭州之旅·灵隐寺·“胜景数西湖第一”
下一篇:煌煌荆楚吟·湘西之旅·桃花源·《桃花源记》与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