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蒙巴蜀雨·成都之旅·成都·天府之国
汉高祖刘邦占据成都,转运“蜀汉之粟”去中原前线,最终战胜项羽。因而当刘备三顾茅庐讨教复兴汉室大计的时候,诸葛亮在其著名的《隆中对》中作了精辟的分析:“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这是第一次有人将成都称为天府。最早的正式史籍记载是晋代常璩的《华阳国志》。书中说,秦蜀郡太守李冰建成了举世闻名、万代受益的都江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由此,成都乃至整个四川就享有了“天府之国”的美名。
成都迄今已有二千四百多年的历史,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首批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成都在历史上曾是著名的都会,汉代名列全国“五都会”之一,唐代则有“扬(州)一益(州)二”之说。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曾作文云:“龙镳翠辖,骈阗上路之游;列榭崇闉,磊落名都之气”;诗仙李白有诗赞曰:“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诗圣杜甫《成都府》中亦有“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的誉美之辞;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十三世纪末到成都时也感叹:“昔是强大城市,历载富强国王多人为主者垂二千多年”、“世界之人无有能想象其盛者”。
成都作为天府之国是名副其实的。成都全境1.24万平方公里,山川秀丽,地貌多样,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常绿,物产丰饶,因此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称:“西控成都,沃野千里”。
沧海桑田
成都西门外曾有几个形如石笋的巨石,杜甫《石笋行》吟道:“君不见益州城西陌上,石笋双高蹲。古来相传是海眼,苔藓蚀尽波涛痕。雨多往往得瑟瑟,此事恍惚难明论。恐是昔时卿相墓,立石为表今仍存”。由此可知,杜甫不太相信民间关于此石为古代填海眼所用巨石的说法。
传说,成都平原在远古时代曾是汪洋大海。古蜀人栽桑养蚕,在海边筑坝围滩种庄稼,生活非常困苦。年轻的酋长、后来的柏一世自告奋勇带人历尽艰辛到南海求“净土”填海。南海菩萨深受感动,答应借给他们“净土”,但条件是等蜀人的生活好了,就取海眼附近的红土来归还。同时,蜀人必须立即搬回海边,因为不然海水又会泛上来。于是,酋长与菩萨约定:海水退去,蜀人将在大地上筑城居住,待城中敲五更时,就归还“净土”。
柏王把净土撒向大海,立刻沧海变桑田。然而一想到若还“净土”。桑田又将化为泡影,柏王忧心如焚。有人献计道:既然相约在敲五更时归还,我们不打五更不就可以了吗?柏王深以为然。从此,成都城就不准敲五更,直到唐代。菩萨为报复酋长的失信,就叫力士在成都平原下掀涌海水。柏命人从深山采来巨石镇住海水上涌的海眼,才得太平无事。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在一亿八千万年前的中生代三叠纪时期,四川盆地确曾是汪洋一片,与现在的大西洋、地中海相通,被称为古地中海。经过数千万年漫长岁月的地壳运动,成都平原乃至四川盆地才从海中隆起为陆地。
人们常以“沧海桑田”来比喻历史的变迁,可以说,没有哪个地方比成都更适合于用这四个字来概括了。
望丛治蜀 “功在田畴”
望丛祠是古蜀国望帝杜宇、丛帝开明的祀祠。祠虽不宏伟,但红墙绿瓦,古柏森森,四周是一望无际的田畴沃野,极易引发思古幽情。
古蜀人很早就开始立祠祭祀望、丛二帝,最初设在都江堰市的玉垒山麓,南北朝齐明帝时,迁至距成都22公里的郫县城南。现存望丛祠是经清代道光十四年(1834)和1985年两次扩建而成,陵、祠、林、水、楼、阁、台、亭浑然天成。祠中有望帝和丛帝的坐像。左、右门额分别题写着“德垂揖让”、“功在田畴”几个大字,昭示了蜀王的功德业绩。殿后有相对屹立的二陵,状若山丘。陵前的墓碑分别刻着“古望帝之陵”、“古丛帝之陵”。
关于望帝、丛帝的事迹,传说与史料说法不一。据民间传说,古代蜀王杜宇是个贤明的君主,与爱妃朱利一起带领人民打猎、种植庄稼。他统治后期,成都平原遭受特大洪水。岷江上游的水因被玉垒山所阻而全部流到成都平原。善于教民务农的杜宇不善治水,于是就委任巴国来的鳖灵治水。鳖灵凿开玉垒山,消除了水害,就被任命为丞相。后来,杜宇又将王位禅让给了鳖灵。鳖灵称丛帝,号开明帝。杜宇带爱妃朱利隐居西山(即青城山)。孤独的杜宇死后魂化为杜鹃。因怀念故土,阳春三月,杜鹃群集蜀地上空,昼夜啼鸣,音若“布谷”(播谷),直至口中滴血,意在催促农人赶快播种,不违农时。人们听到杜鹃啼鸣,都说是望帝的魂魄回来了。
“杜宇曾为蜀帝王,化禽飞去旧城荒。年年来叫桃花月,似向春风诉国亡”,这首唐诗却隐含另外一种说法:杜宇是被鳖灵赶走的,杜鹃泣血悲鸣便是诉说复位不得的亡国之恨。《蜀王本纪》载:“时玉山出水,若尧之洪水。望帝不能治,使鳖灵决玉山,民得安处。鳖灵治水去后,望帝与其妻通,惭愧,自以为德薄不如鳖灵,乃委国授之而去,如尧之禅让。”《四川通志》云:“望帝自逃之后,欲复位不得,死化为鹃。每春月间,昼夜悲鸣,蜀人闻之曰:我望帝魂也。”此典故流传甚广,在古代诗文中时有所见。晋代文学家左思《蜀都赋》中有“鸟生杜宇之魂”之句。唐杜甫《杜鹃行》:“古时杜宇称望帝,魂作杜鹃何微细”,“我见常再拜,重是古帝魂”。杜鹃也长期成为人们寄托愁思的对象。唐李商隐《锦瑟》有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唐代诗人罗邺的《闻子规》诗也为世人所传诵:“蜀魂千年尚怨谁,声声啼血满花枝。满山明月东风夜,正是愁人不寐时。”文人雅士认为杜鹃的啼叫声非“布谷布谷”,而是“不如归去”,故而王实甫《西厢记》中有“不信呵,去那绿杨影里听杜宇,一声声道不如归去”之句。
关于丛帝治水之功,北宋著名诗人、郫县人张愈在《蜀望帝丛帝新庙碑记》中作了公允的评说:“厥后千五百年,蜀有开明氏,能振其道,故禹之功复兴焉。”从清末起,每年清明节,成都府掌水利的官员到都江堰举行放水典礼路过郫县之时,必先往望丛祠祭祀。
望丛二帝遗爱在民,故受后人尊祀,每年春、秋二祭。每逢端午节,群众喜同游望丛祠,并举行对歌会,俗称“吼山歌”。对歌时,青年人还向意中人投掷李子以传情,大有《诗经·木瓜》中“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之古风。
望丛祠附近有杜鹃山,“蜀之先有男子,从天堕此山中,自立为西海君,号曰望帝”(《徵诸旧纪》)。扬雄《蜀王本纪》载:“杜宇,一名杜主,代鱼凫王国,徙都于郫,即杜鹃城也。”其遗址位于距望丛祠不远的郫县郫筒镇西,浅岗隆起,如废城垣,长约半里,翠竹杂树,宛若林带。
“一年成邑,二年成都”
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在秦就被誉为“天府之国”。汉扬雄、晋左思皆有《蜀都赋》盛赞成都之繁荣富庶。“既丽且崇,实号成都”,左思之言曾被视为“成都”之名的由来。
一般认为,成都之名源于“以周太王从梁山止岐下,‘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太平寰宇记》)。近年有学者认为:“成都”二字乃古蜀语,“成”即蜀族人自称,“都”表示“地方”、“地域”,故“成都”义为“成族人居住的地方”。
北宋李昉等编撰的《太平御览》引扬雄《蜀王本纪》称:“蜀王据巴蜀之地,本治广都樊乡,徙居成都。”扬雄为汉代人,比左思更早,可见成都之得名应早于晋代。
近年,成都北门外羊子山出土了古蜀王城遗址,证明成都建城并非始于张仪入蜀。宋祝穆《方舆胜览》云,杜宇迁都郫县之前,成都就是蚕丛的国都。《华阳国志》云,大约在战国前期,蜀王开明氏徙居成都后,开始在此筑城。主要建筑分布于今城区北部武担山、宁夏街、文殊院、青羊宫一带。蜀王荒淫奢侈,国力日衰,故有亡国之祸。《华阳国志·蜀志》云:“武都(今甘肃成县西)有一丈夫化为女子,美而艳,盖山精也,蜀王纳为妃……无几物故,蜀王哀之,乃遣五丁之武都,担土为妃作冢,盖地数亩,高七丈,上有石镜,今成都北角武担是也。”蜀妃的墓冢封土高达20多米,故称武担山。蜀王曾置石镜于墓前。宋京《武担》诗曰:“君不见蜀王妃子墓,突兀成都城中若山积。墓头寒镜涩无光,妒月欺烟化为石。鸿荒无根凭野史,直谓山妖化妃子。临终未免怀首丘,远土山中葬于此。山名武都锦江边,用是得名千万年。”杜甫凭吊后慨叹:“蜀王将此镜,送死置空山。冥漠怜香骨,提携近玉颜。众妃无复叹,千骑亦虚还。独有伤心石,埋轮月宇间。”
公元前316年,秦派大将张仪、张若率兵灭蜀后,用土筑大城、少城,周长12里,高7尺,式样仿照秦都咸阳,故有“仪筑成都,以象咸阳”之说。
成都河渠纵横,地下水位高,来自北方的张仪等人不识水性,“屡筑不就”,最后只好遇小渠填平,遇大渠则顺其势,于是筑成一龟形城池,故名龟城。传说则谓张仪始筑墙时总是一筑就垮,一夜,忽见一大龟伏地,尔后又走出营门,天明时即潜入池中。部将中有人言:龟乃地中之灵,定是来此助将军筑城的。张仪于是命兵士沿大龟爬行痕迹筑墙,果然获得成功。龟城基本上奠定了古城成都的基础。少城的宣明门楼,后人称张仪楼,十分壮丽。唐代诗人岑参曾描绘其盛:“常爱张仪楼,西山正相当。千峰带积雪,百里临城牖。”因此,龟城又名“秦城”、“张仪城”。
汉代对成都城作了扩建,大城、少城各开九道城门,称为“十八郭门”,城内建了大道。
唐末,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用砖石筑成方圆25里、街坊一百二十条的城池,史称“高骈故城”,又称“罗城”。这是成都城池建设史上规模较大的一次,主要是防范南诏等少数民族的再度入侵。罗城以江为堑,凿地为濠,俨若“金城汤池”。
明代,朱元璋第十一子朱椿被封为蜀王,建蜀王城,俗称“皇城”,即今成都内城,占地570亩,城周有护城河。
明末清初,张献忠撤离成都时,“尽焚成都宫殿庐舍,夷其城”。经清代康熙年间和乾隆年间两次大修,成都城才又恢复昔日大都会风貌。其外城布局呈斜置菱形,以顺应府河、南河的流路,更利于城区街道排水,十分科学。成都还因其建筑轮廓酷似北京,而在近代享有“小北京”之称。清朝果亲王完颜崇实诗云:“鱼凫都会壮西南,封域先经版部谙。今日亲临锦官境,更收名胜入骖驔。”
成都别名考
“成都”之名沿用至今逾两千年,在地名学上也属少见。除此之外,成都还有几个别名、美称。
其一曰:“锦官城”(简称锦城)。扬雄《蜀都赋》称:“尔乃其人,自造奇锦。”唐末陆龟蒙在《记锦裙》中言成都蜀锦“有若驳雨残红,流烟堕雾,春草夹径,远山截空,浓淡霏拂,香霭冥密”。诸蔼亮亦曾云:“决敌之资,惟仰锦耳!”这说明三国蜀汉的大部分财政收入来自蜀锦织造业。汉代筑锦官城,置锦官,管理织锦业。城内的成都江(即今南河)因织锦人常在江水濯锦而又被称为锦江。
其二曰:“蓉城”。蓉城是“芙蓉城”的简称。五代后蜀皇帝孟昶甚喜芙蓉,命人在城墙上和街道旁遍植芙蓉。每年九月,芙蓉花盛开,蔚为壮观。孟昶率文武百官,登城巡赏,曾兴奋地说:自古以蜀为锦城,今日观之,真芙蓉城也。于是,成都就有了芙蓉城的美称,成都现简称“蓉”,亦源于此。
安史之乱使得唐玄宗李隆基被迫南逃“幸蜀”。两年后,他从成都返回收复后的长安,即封成都为南京。清人王琦说:“蜀地于天下之西,而谓之南京者,以其在长安之南故也。”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亦云:“天子一行成圣迹,锦城长做帝王州。”
明末,张献忠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入成都,以此为都建立了大西国。《明史·张献忠传》说张献忠“以蜀王府为宫,名成都为西京”。因此,成都又曾有西京之名。
闭关自雄频割据
古人云:“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成都乃蜀之治乱的关键,几乎每个封建王朝末年,成都都会出现与中央对抗的独立割据政权。
王莽篡汉之后,改益州为庸部,蜀郡称导江。据《后汉书·公孙述传》记载,导江的最高行政长官公孙述曾梦见有人对他说:“八厶子孙,十二为期。”他醒后问其妻:“虽贵而祚短,若何?”妻答道:“朝闻道,夕死尚可,况十二乎!”于是,公孙述趁北方战乱,于更始二年(24)自立为蜀王,次年在成都称天子,国号“成家”,寓“在成都起家”之意。东汉建武十二年(36),光武帝刘秀遣将征讨公孙述,灭“成家”。“成家”国前后正好存在了十二年。
东汉末年,刘备夺取益州,并于公元221年在成都称帝,史称蜀汉,与魏、吴形成三国鼎立,长达五十年。
西晋惠帝时,秦州、汉中一带连年饥馑,流民大量入川。流民领袖氐人李特、李流兄弟于永宁元年(301)在绵竹率众起义。李特、李流相继战死、病死之后,李特之子李雄在青城山道士范长生支持下攻占成都,先称成都王,光熙元年(306)称帝,国号大成。史料记载,李特从陕南入川,在剑阁目睹蜀中雄险富饶的河山,叹曰:“刘禅有如此地而面缚于人,岂非庸才!”李雄在位三十年,“政务宽大,虚己待人,知人善任,国以大定”。并对农民实行轻赋役政策,“男丁岁三斛,女丁岁一斛五斗,户调绢不过数丈,棉不过数两”,“事少役稀,民多富实”。然而,其后继者李期、李寿、李势却骄奢淫逸。嘉宁元年(346),东晋将领桓温从水道入蜀灭掉成汉政权。
东晋末年,益州参军谯纵自称成都王,叛离东晋王朝。他虽然因战事而长期驻扎川东白帝城,却将成都王府建得华丽辉煌。义熙九年(413)东晋派朱龄石率军溯江而上,谯纵兵败自杀。
唐亡之后,北方兵戈不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更迭频繁。此时的四川境内,以成都为中心,先后出现了前蜀、后蜀两个独立的割据政权。《新五代史·前蜀世家》云:前蜀皇帝王建“少无赖,以屠牛、盗驴、贩私盐为事,里人谓之‘贼王八’”。但他称帝以后,却“为人多智诈,善待士”,典章制度,颇有唐风。他是唐僖宗幸蜀的“随驾五都头”之一,后割据四川,先被唐明宗封为蜀王,在唐亡后于907年称帝,国号蜀,史称前蜀。其子王衍荒淫,925年,后唐庄宗派兵征蜀,王衍投降。随后,庄宗委派他的侄女婿孟知祥出任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据说,庄宗李存勖为孟饯行时指着宫内珍宝说:“吾闻蜀土之富,无异于此,以卿亲贤,故以相付。”然而,孟知祥并不领情,他一到成都就并州吞县,征伐左右,于后唐明宗长兴五年(934)称帝,史称后蜀。宋乾德二年(964),宋太祖派兵从夔门、剑门两个方向水陆夹击,灭之。孟知祥与其子孟昶共在位四十一年。
北宋肇始,蜀地置四川路,成都是路、府治所。淳化四年(993),王小波、李顺在青城山起义,次年在成都建立大蜀政权,李顺自称大蜀王。大蜀“北抵剑阁,南距巫峡”,存在两年时间。
上一篇:煌煌荆楚吟·鄂东之旅·黄州赤壁·大江东去“文赤壁”
下一篇:灼灼闽粤花·广州之旅·飞霞山·天开清远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