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荆楚吟·庐山之旅·庐山·庐山泉水清又甘
庐山雨量充沛,幽谷深涧,多深潭名泉。谷帘泉、三叠泉、招贤泉、龙池山顶泉、小天池泉、聪明泉等泉水,清纯甘甜,既是点缀于山谷的优美景点,又是驰名天下的上好泉水。唐代茶神陆羽认为天下最好的泉水在庐山。庐山不仅有“天下第六泉”——招贤泉,“天下第十泉”——龙池山顶水,而且有天下泉水之最——“天下第一泉”谷帘泉。
茶神陆羽与天下第一泉
谷帘泉在汉阳峰下康王谷中,谷两侧高峰入云,苍松翠竹叠叠层层,一道清流清澈见底,从涧谷中流过。山谷最狭处两山蔽日,人称“一线天”。山重水复十余里后,地势豁然开朗,溪水、村庄、绿树、竹林犹如《桃花源记》中描写的佳境。相传此处为陶渊明隐居于栗里村(醉石附近)时,去庐山上东林寺访问慧远等人的必经之地。在深山之中,有泉水如帘,宋代朱熹题写了“谷帘泉”三字刻在石上,这就是陆羽品出的最佳泉水——天下第一泉。宋人陈舜俞有《谷帘泉》诗曰:“玉帘铺水半天垂,行客寻山到此稀。陆羽品题真黻黼,黄州吟咏尽珠矶。重来一酌非无份,未挈吾瓶可忍归。终欲穷源登绝顶,带云和月弄清辉。”
陆羽(733—804),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自称桑苧翁,又号东冈子、竟陵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上元初年隐居笤溪,后又隐居江西上饶广教寺多年,在那里筑有山舍,后人叫它“陆鸿渐宅”,宅外种植茶园数亩。唐孟郊有《题陆鸿渐上饶新开山舍》诗云:“惊彼武陵状,移归此岩边。开亭凝貯云,凿石先得泉。啸竹引清吹,吟花成新篇。”皇甫曾诗亦曰:“千峰待逋客,香茗复丛生。采摘知深处,烟霞羡独行。幽期山寺远,野饭石泉清。”由此可知,陆羽曾在此处种植香茶,并凿石开泉,传说《茶经》亦在此写成。其所开井泉尚在,人称“陆羽泉”,泉边围以石圈,刻有“源清流洁”四个篆字,为清末饶州知府段大诚所书。
陆羽《茶经》,为全面研究茶文化的专著,内分十门,论述茶的种植、性状、品质、采茶用具、茶叶加工、饮茶器具、饮茶方法、茶叶产地、各地名泉以及茶史等内容,文末有附图,可以说是集茶学之大成的经典著作。传说唐末回纥国王愿以千匹良马换一部《茶经》,但唐皇及众学士遍寻不得此书,于是派人到江南去察访陆羽,但陆羽已不知去向,只是皮日休正刻印此书,于是交与使者,传至国外。日本也在九世纪传入此书,对日本茶道影响甚大。陆羽被后世尊为“茶祖”,卖茶者祀之为“茶神”。
陆羽不光研究茶叶而且还到各地品评泉水,因为只有茶叶好、泉水也好才能泡出好茶来。据说,对品评谷帘泉,曾发生争执。当时陆羽的老友肖瑜任洪州御史,同他一起从九江上庐山,一路品评各处泉水。他们尝过了观音桥畔三峡涧中招贤寺(即栖贤寺)下方桥(即观音桥)的泉水,认为是“天下第六泉”,又品尝过山顶龙池的泉水——“天下第十泉”,然后谈到康王谷的谷帘泉,陆羽认为此泉“不愧为天下第一”。肖瑜不以为然,陆羽说,你不信品尝一下就知道了。肖瑜于是立即命令士兵到大汉阳峰下的康王谷去取谷帘泉的泉水。两天之后,水取了回来,为了品茶,还特地把西林寺畔的诗友肖存和白鹿洞旁颜家山的颜真卿也请来聚会。以此水沏开庐山云雾茶,清香淳润,人们都赞不绝口。但陆羽尝了一口,立刻皱起了眉头,说:“这水恐怕不是谷帘泉的水吧?”众人大惊。正在这时,江州刺史张又新特地带来一坛谷帘泉之水。那士兵见景只好承认,他那水是随便弄来的泉水。肖瑜和众人皆叹服陆羽的品茶神功。湖北天门陆羽家乡也有类似传说,说陆羽在浙江湖州府衙中品茶,刺史李秀卿问何处水好,陆羽说扬子江心南零水最好,李秀卿于是命二军士去镇江金山取南零水,那时金山还在江中,过江时不小心把水荡失了一半,只得以江水加满。品茶时,陆羽说此水非南零水,军士不承认,陆羽倒去半桶水后说,剩下的才是真正的南零水,军士只好说明真相,刺史叹服陆羽品泉如神。
人们还说陆羽善于煎茶。有一次他的师父竟陵的积公被唐代宗请到宫中品茶,积公刚喝了一口就把茶杯放下不饮了,代宗问何故,积公说:“我饮惯了弟子陆羽煎的茶,再饮别人煎的就淡而无味了。”代宗问陆羽何在,答曰正在各处名山大川品茶与泉水。代宗就派人四处寻访,请到宫中,让他煎了茶给积公送去,此茶淡绿澄澈,香气扑鼻,积公饮后乃问:“渐儿何在?”他知道陆羽已来到宫中。
天女浴躬
小天池在牯岭街东北二里处。山上松林覆盖,山顶有一圆池,泉水终年不断,不因天旱而干涸,也不因雨多而外溢,故名小天池。由此南望,可见女儿城、大校场历历在目。当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时,曾扎营在儿女城,并在大校场练兵,在东南山腰捉马岭放马,并曾饮马小天池。
山顶有白塔,俗称诺那塔、凌云白塔,是西藏喇嘛诺那·呼图克图的墓塔。此塔为印度五轮式白塔,在峰顶甚为醒目。此塔文革中被毁。天池亭建于其地基之上,在亭中可眺望长江、鄱阳湖和良田阡陌。小天池南有诺那佛院,为宫殿式建筑,绿琉璃瓦,巍峨壮丽。
池西边有“天女浴躬碑”,记述天上仙女在此沐浴之事。据说有一次王母娘娘外出有事,三位天女见庐山东北面的峰顶上有天池碧如明镜便偷偷下凡来池中沐浴。沐浴完毕,一神鹊给三妹肖思凤吐下一粒朱果,她拿起一闻,香味扑鼻,刚一沾唇就滚入腹中,不久怀孕。王母娘娘说她败坏了天庭清规,把她打入凡尘。肖思凤后来生下一个男孩,这就是庐山的开山老祖匡君。“小天女浴池”后来便简称“小天池”。
神奇汤泉
离陶渊明故乡栗里不远,有著名的温泉。此泉在黄龙山麓,水温高达六、七十度,水质好,含三十多种矿物质,属“淡温泉”,与西安华清池、英国“拜斯”温泉、法国“凡而德白”温泉属同一类型,对关节炎、胃病、支气管炎、皮肤病和神经衰弱症均有疗效。李时珍《本草纲目》记曰:“庐山温泉有四孔,可以熟鸡蛋。……患有疥癣、风癞、杨梅疮者,饱食入池,久浴后出汗,以旬日自愈。”晋《桑记》一书亦曰:“温泉在胡廊庙南数里主薄山下,穴口为一丈许,沸泉涌出如汤,冬夏常热。”可见其流量甚大。
朱熹曾探讨此温泉的成因:“谁燃丹黄燃,爨此玉池水?”但当时无法解决此问题。现在,已有圆满解释。李四光《庐山地质记》写道:“庐山西南有大断层,长达十四、五里。泉水从断层经过,吸收地热即成温泉。”如今这里已建成大型疗养院,面积二万余平方米,有床位三百多张,浴池六十多个,并正在建设现代化的康乐中心。
三峡轰雷
三峡涧在汉阳峰和五老峰之间,由九十九条溪水汇合而成,坡陡水急,有长江三峡之势,涧中多大石,黄庭坚书“三峡涧”三个大字即刻在观音桥下的一块砥石上。两岸松柏苍翠,终年急流汹涌不断,涧上观音桥,乃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所建。同时在桥边建观音寺,故名。桥下有深潭,称“金井”。苏东坡曾有《三峡桥》诗:“玉渊神龙近,云雨乱晴昼。垂瓶得清甘,可咽不可漱。”此处水好,被陆羽评为“天下第六泉”,故桥头有“六泉亭”。观音桥横跨两山,用七排大块花岗石砌成单孔石桥,把两边百尺悬崖连接起来,古人赞其“神施鬼设”、“巧夺天工”。桥孔中有建桥碑记,说明此桥为宋代九江石匠陈氏三兄弟所建。欧阳玄有诗咏观音桥曰:“百尺悬潭万道山,一虹横枕翠微间。半天云锦开青峡,几地轰雷撼玉关。”苏辙亦有《三峡桥》诗:“三峡波涛饱溯沿,过桥雷电记当年。江声仿佛瞿塘口,石角参差滟滪前。应有夜猿啼古木,已将秋叶作归船。老僧未省游巴蜀,松下相逢问信然。”
玉杖唤龙
玉渊潭在三峡涧观音桥东北、栖贤寺门前,是一大片白石河床中的一个深潭。石壁上有巨幅石刻:“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为1936年冯玉祥手书《墨子》中的话。据说玉渊潭深不可测,可以直通湖南的岳麓山下。宋人张孝祥有诗曰:“灵源直上与天通,借路来从五老峰;试倚阑干敲玉杖,为君唤起玉渊龙。”
这首诗写了一个龙女故事。据说此潭是龙王在庐山的一个行宫。他喜欢洞庭湖白鱼精的大公子,把三公主嫁给他为妻。谁知此婿为人奸诈粗暴,虐待龙女,使她痛苦不堪。唐代学者李渤,原在栖贤寺苦读,后到外地游学,在洞庭湖边遇到三公主。公主向他哭诉苦情并求他给龙王传书。李渤说凡人到不了龙宫,龙女给他一根金柱玉杖,告诉他只要在玉渊潭的玉石栏杆上敲三下,龙王就会接见。李渤回到玉渊潭,果然进了龙宫,交出了龙女的书信。龙王于是打算把女儿嫁给他,李渤连说“不可”。后来他考中进士,离开庐山。人们在他读过书的栖贤寺、白鹿洞和住过的神庙里,都塑了他的神像。那些神像都是红脸,据说是因为他在龙王面前谈婚事时羞红过脸。
青玉美容
秀峰瀑布龙潭的上面,有个水潭,似用青玉铺成,故名青玉峡。传说潭中的水有仙气,用潭中的水洗脸可使丑陋变得俊俏。而这个故事是从南唐中主李璟说开的。
李璟从小生得很丑,为避人,故到庐山深山中读书。有一天,他在读书台读书,见龙潭中出来一朵金色的芙蓉,忽然化为一美丽的少女。李璟见她如此之美,就用双手掩面避开了她。而此女却求他救命,说她是龙女,曹彬要抓她为妾,不久就会带兵追来。李璟仍不松手,龙女说人的美丑主要在内心而不在外表,请他发发慈悲。李璟于是带龙女到上面的山峡里,让她藏到瀑布后面的石洞中。不久,曹彬带队追来,问李璟美女下落,李璟说我是穷书生,长得丑,正在这儿用剑砍杜鹃花,美丑不能共存,所以没见美女,见了也不会容她……曹彬只好悻悻而去。龙女出来,到水潭里洗了脸,胭脂把水都染红了,洗毕对李璟说:“感谢公子救命之恩,只以这潭水留个纪念。”李璟捧水洗脸,潭水变得更深,映照出他的脸,他看到自己的容貌已变得秀气多了。后来,这青玉峡的水就始终带有龙女的仙气,洗了可以返老还童变得年轻,丑脸也会变美。
青玉峡畔有漱玉亭,为苏东坡常游之地。此处风景引起诗人丰富的想象,写诗咏龙宫仙界:“我来不忍去,月出飞桥东;荡荡白银阙,沉沉水晶宫;愿从琴高去,脚踏赤鲤公;手持玉芙蓉,跳下清冷中。”
秀峰漱玉
秀峰寺原名开先寺,此处原为南唐中主李璟幼年读书台,亦有说为萧昭明太子旧居。
传说李璟曾进入庐山君的神仙洞府,同庐山君的女儿漱玉仙子结为伉俪。过了三年,神仙传话,李璟即将回南京即位,临别那天,他们唱起李璟所填的《山花子》:“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按天流。”唱毕二人抱头痛哭。别后漱玉仙子相思成疾,在黄岩峭壁上远眺南京,被大风吹落于瀑布中,变作一朵车轮大的莲花——“瑞莲”。后李璟在他的读书台建庙,名开先寺,并在龙潭旁正对黄崖飞瀑处,造了一座美丽的望仙亭——漱玉亭。
秀峰潭壁墨宝甚多。李璟读书台上有米芾所书江淹咏庐山诗《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由康熙临摹刻石。读书台下有颜真卿书《大唐中兴颂》(元结撰)全文四言四十五句,共有碑四块,今存三块。还有黄庭坚书《七佛偈》全文,并注明是坡仙之遗意,应开先寺鉴瑛禅师之请而书写的。此外,另有王守仁书《纪功碑》。
秀峰龙潭边则有米芾所书“第一山”三个大字,石壁上有南宋朱端章写的“庐山”两字,每竖有一人高。龙潭月门外石径之右,有康熙所题“秀峰寺”三字石碑,其左有太子胤祁所书“洒松雪”三字。瀑布左石壁上有3.2米、长2.6米宽的一个“龙”字,为宋时南唐太守李亦书,右壁上则有元代丞相剌石花书的一个大“虎”字。在上下龙潭间的石山上,有米芾所书“青玉峡”三个大字。龙潭石壁上还有明代兵部尚书乔宇书“暴布泉”三个篆字,以及朝鲜爱国志士李宁斋1932年所写“笑啼岩”三字,石上有附记云:“宁斋先生韩遗民也。国亡来华。睹吾国现状颇与韩同,乃亲书笑啼岩三字于此,复嘱余增书一韩字,以明其国籍所在。”北宋末年方道纵曾在此石壁上题“濯缨洗耳,喷雪奔雷”八个大字,表现了振兴邦国的雄心壮志。
芦林仙湖
在庐山博物馆南一里,有芦林湖。原来的芦林谷是传说中蛟龙出没的“神湖”,1955年在星洲、玉峰峡口筑起了高32米、长120米的大坝,形成了一个约二百亩的高山平湖。湖心有亭,坝上部为五孔石桥,水盛时溢洪,如五条人工瀑布。附近有大松林,幽静清雅,古朴深邃。
庐山古代有大湖,后忽然消失,于是有了仙湖的传说:晋朝将军桓冲任江州刺史时,曾派人到神话的故乡庐山探险。使者翻山越岭,爬到很高的山上,忽然发现一个数百亩大的湖泊,湖边芦花盛开,四周绿树环绕,百鸟和鸣,湖中天鹅戏水,湖水宝石闪光,真乃神仙境界。使者口干正要痛饮湖中清水,忽见波涛中闪出一条赤鳞大鱼,摆尾弄鳍欲与他对饮,吓得他六神无主,拔脚便逃。后来再去找此仙湖,却已遍寻不得。
此仙湖何在?据地质学家李四光考察后认为:这仙湖即是今之芦林湖。古代当然没有32米高的芦林大坝,但远古冰川将山间刮下的冰碛物,壅塞在芦林谷口,类似大坝,堵住了山水的出路,从而形成了一个冰碛湖。后来谷口松动,山水下泻,“仙湖”就消失了。
上一篇:煌煌荆楚吟·庐山之旅·庐山·庐山奇峰千重雾
下一篇:煌煌荆楚吟·庐山之旅·庐山·庐山自古出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