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荆楚吟·荆州之旅·荆州古城·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荆州
荆州古城即江陵县城,位于长江流域中游,是我国南方著名的文化历史名城。它“地利西通蜀,天文北照秦,风烟含越鸟,舟楫控吴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加上荆州土地肥沃,物丰民富,故自古有“历代兵家重荆州”之说。
历代兵家重荆州
春秋战国时,这里是楚王的行宫。汉代在此始建荆州城。相传三国蜀将关羽在旧城边筑起新城。东晋时桓温为荆州镇将,为准备北伐将新旧城合为一城。五代时加筑外城和子城,均为土城。南宋时始建砖城,后多次被毁,清顺治三年(1646)依旧基重建后,经多次维修,至今完好。
古城城墙高近9米,厚10米,周长约10公里,呈多边形,起伏曲折,状若游龙,气势雄伟壮观。城墙下用条石砌基,以大城砖砌外壳,内填黄土夯实。青砖之间用石灰和糯米汁粘合,极其坚固。明嘉靖年间,长江决口,洪水袭荆州,由于城墙坚实,城门紧闭,全城竟丝毫无损。因而有“铁打的荆州”之美誉。
城墙的六座城门都用砖石砌成拱券形门洞,以木门开关。门上有城楼,北门上朝宗楼保存最完好。南门上曲江楼最有名,原来此楼东面有一楼,盛唐时贤相张九龄(人称曲江公)因遭李林甫排挤,被贬到荆州当长史,常来楼上眺望大江,饮酒赋诗。后原楼毁圮,便将南门楼改名为曲江楼,以纪念张九龄。此外,城墙东南角的“仲宣楼”也很著名,是为纪念东汉文人王粲(字仲宣)而得名。当时,王粲为避乱南下荆州依附刘表,但不受重用,便登上此楼,观周围景色,写下著名的《登楼赋》。其中第一节这样描写城楼:
《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荆州》古诗句出处: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北弥陶牧,西接昭丘。华实蔽野,黍稷盈畴。显示了此楼所居地势的显豁敞亮,登楼可尽览四周优美景色。这篇抒情小赋借写景色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思归故土的心情,对后人影响较大,以致“王粲登楼”成为落拓文人抒发思乡之情的一个常用典故;这座城楼也由此而闻名。元杂剧中有《醉思乡王粲登楼》,明代首相张居正登楼后写有《题仲宣楼》诗二首。现楼已毁圮,基址尚存。
荆州古城扼守长江,镇巴蜀之险,据江湖之会,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一些著名战争都发生在这里。三国时期,各路豪强都想据有荆州,进而图谋天下。为夺荆州古城,得荆楚大地,三国诸强们明争暗斗,血染沙场。围绕着荆州的占、借、讨、夺、守,曹魏、东吴、蜀汉各派势力,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关羽等风云人物在这里导出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活剧,以致于有“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荆州”之说。
刘备巧计借荆州
刘备借荆州,是三国时期重要的历史事件。据史料记载,赤壁大战前,荆州为刘表所据。赤壁大战前夜(208),刘表死去,次子刘琮投降曹操,荆州遂为曹操所有。赤壁之战后,曹操败退许昌,荆州交曹仁把守。这时,刘备配合周瑜乘胜前进,经过一年苦战,击败曹仁,攻下荆州,曹军退守襄阳、樊城一带,荆州落入孙权手中。孙权任命周瑜为南郡太守,坐镇荆州城,却叫刘备到长江南岸的油江口安营扎寨。刘备乘机南下,攻取了荆州的武陵等四郡。
刘备屯兵的油江口,即今湖北公安县城斗湖堤镇附近。公安县在东汉末年叫孱陵县,属武陵郡。因刘备曾被封为左将军,人称“左公”,于是就改孱陵县为公安县,为“左公安营”之意,也有说是以期“左公安靖,日后强雄”。
刘备虽得长江南部的荆州四郡,但当时荆州所辖八郡中最重要、最富庶的南郡和南郡的政治、经济中心荆州城却在东吴手里。这一战略要地对孙、刘双方都极为重要。孙权要保有荆州,以作东吴立国的西部屏障;刘备要得到它,以作为他西进北上的根据地。若用武力夺取荆州,刘备当时还不具备这样的实力。于是,诸葛亮给他出了“借荆州”的计策。
209年底,刘备亲自去东吴,向孙权提出借荆州。其理由是: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安民。周瑜听说此事,坚决反对,并建议:“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孙权考虑到曹操在北方虎视眈眈,其实力远在孙、刘之上,需联合刘备,才能抗击曹操的袭击,因此未采纳周瑜的建议。
孙权为加强双方的联盟,主动提出将自己的妹妹许配刘备为妻,目的显然在于“欲换刘郎鼎峙心”。刘备答应这门亲事也有自己的打算。赤壁一战,大获全胜,威望大增,成为众望所归之英雄;但在三强中,属自己地盘最小,势力最弱,通过联姻,一来好抵抗曹操,二来日后好从舅爷手中“借”到梦寐以求的荆州。209年,年过四十九岁的刘备同芳龄十九的孙尚香成婚,因有“刘郎”之美称。
《三国演义》中对孙刘联姻这桩本是两厢情愿而又有各自打算的“政治婚姻”,改头换面,并在“吴国太佛寺看新郎、刘皇叔洞房续佳偶”,“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等章节进行了生动有趣的描写。说孙权为了要回被刘备借而不还的荆州,采用周瑜的计策,谎称要把自己的妹妹孙尚香嫁给刘备,好把刘备骗到京口扣留起来作人质,不还荆州,不放刘备。不想,此计被诸葛亮识破,临行前给了护卫刘备的赵云三条锦囊妙计,让刘备到东吴后依计行事。刘备他们按诸葛亮的安排,一到东吴就大力张扬刘孙联姻的事情,同时带礼拜见乔国老,通过乔国老把这消息传到吴国太的耳朵里。吴国太听说此事,忙叫来儿子孙权,大骂一顿,而且决定在甘露寺相婿。巧的是一相便中,弄假成真,使得孙权“赔了夫人又折兵”。故事编得生动曲折,虽与史实不符,但引人入胜,妙趣横生。
事实上,刘备成亲时,荆州仍在孙权手中。210年周瑜病故,鲁肃接替周瑜重任。鲁肃从孙、刘联盟对抗曹操的大局出发,劝说孙权暂借荆州给刘备,这样刘备借荆州才侥幸得手。刘备终于获得了荆州南郡的大片土地,迈出了跨有荆、益以图天下的关键一步。而孙刘联姻则在其中起到了相当的作用。因此,这里留下许多美好的传说。
据《资治通鉴》注文:“江陵府石首县沙步有刘郎浦,蜀先主纳吴女处。”又据《石首县志》载:“绣林山,在石首县治北,原名阳岐山,刘备纳孙夫人于此,挂锦在山,结绣如林,因改今名。”相传刘备从东吴纳孙夫人回荆州时,诸葛亮率三军在阳岐山迎接,满山遍野挂锦结绣,还在山上搭起一座帐篷,挂上锦帏,作为刘备欢度蜜月的临时行宫。因此改名绣林山。又说刘备先从绣林山对岸的一片江滩上岸,然后换乘彩船到绣林山,因此,这个原叫浦口的地方就改叫刘郎浦了。
唐吕温针对孙刘的“政治婚姻”写有一首《刘郎浦》:“吴蜀成婚此水浔,明珠步障幄黄金。谁将一女轻天下?欲换刘郎鼎峙心。”
在绣林镇,有照影桥、望夫山等许多纪念刘备和孙夫人的古迹。照影桥,原系绣林古镇“牌楼湖”中的一座石拱桥。传说孙夫人为博得刘备欢心,每天都站在牌楼湖中的小桥上,面对清澈见底、宛若明镜的湖水,着意地梳妆打扮。后来,人们就在这里建起了一座“照影桥”。桥为大理石砌成,高约3.3米,长约9.9米。清代诗人汪一元在《影桥清鉴》一诗中写道:“天外巧妆桥上行,徘徊还顾美人名。凌波检点芙蓉面,不负珍妃一片情。”
望夫山即东岳山,又名楚望山,坐落在绣林镇西北,因孙夫人在这里送别先主、盼夫祭江而得名。望夫山西端,有一块形同书桌大小的石台,上面刻有一对脚印,传说是孙夫人西望刘备留下的。传说刘备得荆州后西征入川,孙夫人天天站在这里眺望,盼夫归来。不料,此别竟成永诀。刘备兵败猇亭后,谣传他身死乱军之中。孙夫人闻此噩耗,来到江边,望西嚎啕大哭,然后投江而死。实际上,婚后不久刘备就驻军油江口,而孙夫人则住在离油江口五六里处,后人称之为“孙夫人城”。据唐《元和郡县志》记载:“孙夫人城在孱陵城东五里,汉昭烈夫人,与昭烈相疑,别筑此城居之。”孙夫人跳江一事也属虚构。刘备借到荆州后,第二年就决定率师入川。当刘备西征时,孙权便乘机迎妹归吴。孙夫人不但自己愿意回去,还要把阿斗抱走作为人质,由于赵云江上拦截才没得逞。
荆州作为蜀国立国之根据地,借之不易,守之更难。因此刘备率军西征时,军师诸葛亮毫不犹豫地决定自己与关羽协同镇守,为的就是万无一失。几年后,由于进川辅佐刘备的副军师庞统阵亡,诸葛亮奉诏西去。于是,把守荆州的重任就落在关羽等人肩上。而围绕着荆州的争夺并未结束,由此又引出了吴国吕蒙偷袭、关羽大意失荆州的著名历史事件。
鸡鸣岭·拖刀沟·换帽冢
刘备、诸葛亮“借荆州”,本来打的就是“只借不还”的主意。当初他们答应得了益州便归还,可得益州后,孙权来讨,刘备却说:“须得凉州,当以荆州相与。”孙权大怒,遂派吕蒙袭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也摆出阵式与之争夺。这时,曹操定汉中,张鲁遁走巴西,刘备得知这一情况,才与孙权讲和,以湘水为界,用湘水以东的长沙、桂阳两郡换取南郡一郡,并派出自己手下最得力的大将关羽镇守荆州。
据《水经注》记载,关羽为确保古城安全,在荆州修筑了异常坚固的土城墙。相传今荆州古城中心的荆州医院一带,就是当年关羽守荆州时设虎帐的处所,著名的关公刮骨疗毒一事就发生在这里。《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则有声有色地描述了这一故事。《三国志·关羽传》载:“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这种刚毅坚强的气概,千百年来为人传颂。
关羽武艺高强,且练功不辍。在离荆州古城不远的荆门市流传着关羽练武的故事。城北的一处山坡,人称“鸡鸣岭”。传说关羽在荆门驻兵时,每天鸡鸣即起,跑马练武,从不懈怠。一次,土地爷与关羽开了个小玩笑,故意提前让鸡叫唤,关羽照常闻鸡而起。直到现在,鸡鸣岭的雄鸡比别处鸡啼叫得早。由于关羽经常练武,来回拖刀的地方,划出一条深沟,人们叫它“拖刀沟”。在荆门市南数里的关坡,是关羽的跑马冈。传说关羽每天鸡叫头遍就骑着赤兔马到这里跑马射箭。赤兔马脖上系着一个铜铃,那清脆的铃声萦绕山坡,因此人们也称跑马冈为“响马岭”。
在荆州城,有关关羽守城时的传说更多得不计其数。城北门外3里许的拍马山,相传是因关羽教刘备义子刘封练武而得名。城西北五六里处有个高大的圆土堆,据说是关羽在此点将的点将台。八岭山上有座高达14米、直径约百米的大坟,顶端平齐,如同刀削,人称平头冢。传说关羽得青龙偃月宝刀后,非常高兴。他跃马挥刀,跑过这古墓时,一刀砍去,削掉坟头。现在平头冢近旁有一小冢,顶部高高隆起,其坟脚正好跟平头冢顶部相当,据说这就是平头冢的坟顶。此外,还有落帽冢、换帽冢。落帽冢是因关羽经过这里时帽子被风吹落,化而为冢,故名;换帽冢则是因关羽曾在此换帽休息而得名。
在荆州博物馆内,陈列着传为关羽喂马用的石马槽和蜀军的行军锅。北城墙附近有传为关羽洗过马的洗马池。
关羽大意失荆州
关羽虽然有万夫不当之勇,但有一致命的缺点——骄傲自负。关羽镇守荆州期间,孙权曾派使者为子求聘关羽之女。关羽不仅不许婚,还辱骂来使,以致激怒孙权,给本来就不稳固的孙刘联盟增添了新的裂痕。《三国志·关羽传》还记载道“南郡太守麋芳在江陵,将军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轻己”。这成为后来失荆州的一个重要原因。据说,关羽的骄傲自负,使得他对诸葛亮深得刘备器重不服。为了发泄不满,一次,他趁诸葛亮出城巡视,拆除了护城河上吊桥,想使诸葛亮难堪。而诸葛亮深知关羽自傲脾性,不与之计较,连夜建桥,反使关羽悔愧,赔礼请罪。
建安二十四年(219),关羽奉命从荆州挥师北上,发动了襄樊战役,水淹于禁所统帅的七军,活捉于禁,斩庞德,一时“威振华夏”,以致曹操考虑迁都,以避其锐。
这时东吴的陆逊利用关羽“始有大功,意骄志逸,但务北进”的弱点,给关羽写了封极尽吹捧之能事的信:
《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荆州》古诗句出处:前承观衅而动,以律行师,小举大克,一何巍巍!敌国败绩,利在同盟,闻庆拊节,想遂席卷,共奖王纲。近以不敏,受任来西,延慕光尘,思禀良规。……于禁等见获,遐迩欣叹,以为将军之勋足以长世,虽昔晋文城濮之师,淮阴拔赵之略,蔑以尚兹。
本就自傲的关羽看后,对东吴更不加设防。于是,东吴大将吕蒙以战船冒充商船,让摇橹士兵穿上白衣扮成商人,迅速偷袭荆州。守公安的傅士仁和守荆州的麋芳,在关羽出兵襄樊时,故意不予全力支持,气得关羽要跟他们算帐,因而恐惧不安,孙吴方面趁机招降了他们,一举夺得了公安、荆州。待关羽回救,已为时太晚。气得关羽把衣甲掷到荆州城西北角紧连城墙的土山上(后名为“掷甲山”)。关羽带领残兵败将,向西退走麦城,又从麦城败走,逃向临沮罗峪沟(今远安县城西),被吕蒙部下马忠用绊马索绊倒,杀于漳乡(今当阳关陵一带)。
有关关羽失守荆州的传说很多。关羽从襄樊撤军回救,行至荆门城南,不见援军到来,想到自己一世英雄,落到这种地步,又急又恼,于是,高举起青龙偃月刀,狠狠往石上一掇,大刀深深掇入石中,再也拔不起来。此地至今沿用“掇刀石”地名。现荆州博物馆中存有青龙偃月刀,当然是后人所铸。荆门有座山,方圆数十里,山上青石林立,每块石头都朝北,人称“望兵石”。相传这里地势本较平坦,关羽当年盼望救兵,曾站在一石上向北瞭望救兵,因嫌石头太低,便大声吼道:“顽石,抬起头来!”此石真的应声而长,其他山石也纷纷抬头,向北翘望。荆门还有座拾回桥,镇因桥命名。据说当年关羽在桥上焦急地盼望援军,来回走了十次,桥因此得名。
据史书记载,关羽被斩首后,孙权怕刘备兴师问罪,一面将关羽首级奉献曹操,企图嫁祸于人;一面以诸侯之礼,葬其尸骸于当阳。曹操一眼识破东吴用心,也以诸侯之礼,葬关羽头颅于洛阳南门外。故有“身卧当阳,头枕洛阳”之说。关羽身躯墓在当阳市城区附近。宋朝以来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多有修建,遂成规模宏大、占地百亩的关陵。关陵门首有“神道碑”,高大的石碑上,用阳文镌刻着“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汉前将军汉寿亭侯墓道”二十四个威威赫赫的大字。沿神道,过“汉室忠良”石牌坊,穿三元门入内,殿堂森严,径正殿和启圣殿,最后才是陵园。这里古木参天,且所有大树顶部都光秃,据说连草木也为这位威神“脱帽致哀”。而关陵门首的两副对联,更道出人们对这位古代英雄的怀念和哀悼:“夕阳丘首三分土;古道江头一片碑。”“滩水夜嚎蛟龙饮泣三分恨;秋山昼啸草木声诛两贼魂。”
上一篇:煌煌荆楚吟·长沙之旅·长沙·长沙说沙古城稽古
下一篇:茫茫高原雪·西宁之旅·青海湖·青色的湖